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0813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衬底、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以及发光件;第一导电层设置于衬底上,并包括信号走线以及第一地线单元;第二导电层设置于第一导电层靠近衬底的一侧或远离衬底的一侧,第二导电层包括第二地线单元;发光件与信号走线以及第一地线单元电性连接;其中,第一地线单元与第二地线单元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小第一地线单元的线宽,以为第一导电层提供更多的布线空间,可以根据需求来增加信号走线的线宽,降低信号走线的电阻,改善电压降现象和发热现象,降低背光模组的功耗,并提高背光模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mini led背光模组包括成千上万颗独立微小尺寸的led光源,能够在对比度、亮度、功耗上更有优势。mini led的对比度基本接近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通过超多分区技术实现对背光源的精细化控制,实现hdr超宽动态范围显示,大幅提升画质效果。并且mini led背光的成本以及耗电量比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低,同时具有优秀的画质表现,被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

2、其中,在mini led背光模组中,led光源所需要的信号通过延伸至面内的走线实现传输,进而实现mini led背光模组的多分区精细化控制,但是面内的走线会受到空间的限制,较窄的走线具有较大电阻,会导致压降较大,并使得mini led背光模组产生发热、增加功耗以及影响稳定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能够减小第一地线单元的宽度,并可以增加信号走线的宽度,改善电压降现象和发热现象,降低功耗并提高背光模组的稳定性。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

3、衬底;

4、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衬底上,并包括信号走线以及第一地线单元;

5、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靠近所述衬底的一侧或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第二地线单元;

6、发光件,与所述信号走线以及所述第一地线单元电性连接;

7、其中,所述第一地线单元与所述第二地线单元相连接。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发光区、邻接于所述发光区的外围区、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围区内的驱动组件,所述发光件设置于所述发光区内,所述第一地线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围区内的第一走线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区内的第二走线,所述第一走线连接于所述第二走线和所述驱动组件之间,所述第二走线连接于所述发光件和所述第一走线之间;

9、其中,所述第一走线和/或所述第二走线与所述第二地线单元相连接。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中设置有位于所述外围区内的至少一个第一过孔,且所述第一走线穿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地线单元相连接。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地线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围区内的第一子部,所述第一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过孔位于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一走线之间。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中设置有位于所述发光区内的至少一个第二过孔,且所述第二走线穿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地线单元相连接。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地线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区内的第二子部,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子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过孔位于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第二走线之间。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地线单元对应所述发光区以及所述外围区,并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地线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及所述信号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皆位于所述第二地线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衬底和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且所述发光件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地线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地线单元中设置有对应所述发光件的开口。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信号走线的线宽大于或等于30微米。

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区内的发光电路单元,且所述发光件连接于所述发光电路单元内,所述信号走线包括连接于所述发光电路单元的电源线以及发光信号线。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且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增设与第一导电层异层设置的第二导电层,且第二导电层包括与第一导电层中的第一地线单元连接的第二地线单元,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需要在同一金属层中形成信号线以及地线,本专利技术将地线分为异层设置的第二地线单元和第一地线单元,进而可以减小第一地线单元的线宽,以为第一导电层提供更多的布线空间,可以根据需求来增加信号走线的线宽,降低信号走线的电阻,改善电压降现象和发热现象,降低背光模组的功耗,并提高背光模组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发光区、邻接于所述发光区的外围区、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围区内的驱动组件,所述发光件设置于所述发光区内,所述第一地线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围区内的第一走线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区内的第二走线,所述第一走线连接于所述第二走线和所述驱动组件之间,所述第二走线连接于所述发光件和所述第一走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中设置有位于所述外围区内的至少一个第一过孔,且所述第一走线穿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地线单元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地线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围区内的第一子部,所述第一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过孔位于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一走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中设置有位于所述发光区内的至少一个第二过孔,且所述第二走线穿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地线单元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地线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区内的第二子部,所述第二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子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过孔位于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第二走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地线单元对应所述发光区以及所述外围区,并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地线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及所述信号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皆位于所述第二地线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衬底和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且所述发光件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地线单元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地线单元中设置有对应所述发光件的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走线的线宽大于或等于30微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区内的发光电路单元,且所述发光件连接于所述发光电路单元内,所述信号走线包括连接于所述发光电路单元的电源线以及发光信号线。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显示面板,且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发光区、邻接于所述发光区的外围区、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围区内的驱动组件,所述发光件设置于所述发光区内,所述第一地线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围区内的第一走线以及设置于所述发光区内的第二走线,所述第一走线连接于所述第二走线和所述驱动组件之间,所述第二走线连接于所述发光件和所述第一走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中设置有位于所述外围区内的至少一个第一过孔,且所述第一走线穿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二地线单元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地线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围区内的第一子部,所述第一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子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内,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过孔位于所述第一子部和所述第一走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中设置有位于所述发光区内的至少一个第二过孔,且所述第二走线穿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地线单元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地线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发光区内的第二子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昀霏刘净邓红照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