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屏蔽型叠层电感制造技术_技高网

屏蔽型叠层电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063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屏蔽型叠层电感,该屏蔽型叠层电感包括壳体、线圈部、金属屏蔽罩和第一电极部,其中,线圈部位于壳体内部,线圈部包括第一外接线圈、第二外接线圈和若干内部线圈,若干内部线圈设置于第一外接线圈和第二外接线圈之间,第一外接线圈、若干内部线圈和第二外接线圈依次电连接;金属屏蔽罩位于壳体内部,且包覆线圈部,第一电极部位于壳体外侧,第一电极部包括第一外部电极、第二外部电极和第三外部电极,第一外部电极、第二外部电极和第三外部电极间隔设置,第一外部电极与第一外接线圈电连接,第二外部电极与第二外接线圈电连接,第三外部电极与金属屏蔽罩电连接。本方案可以提高其自身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感,具体涉及一种屏蔽型叠层电感


技术介绍

1、叠层电感即叠层型片式电感器,可简称为片式电感器,它与其它片式元器件一样,是适用于表面贴装技术的新一代无引线或短引线微型电子元件。叠层电感能较好地吸收电源噪声。目前,为适应新型电子设备,叠层电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设计要求。叠层电感已逐步向高频化、小型化、功率化的方向发展。

2、然而,目前的叠层电感的抗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能力较差,导致电路系统的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蔽型叠层电感,可以提高其自身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蔽型叠层电感,包括:

3、壳体;

4、线圈部,所述线圈部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线圈部包括第一外接线圈、第二外接线圈和若干内部线圈,若干所述内部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外接线圈和所述第二外接线圈之间,所述第一外接线圈、若干所述内部线圈和所述第二外接线圈依次电连接;

5、金属屏蔽罩,所述金属屏蔽罩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且包覆所述线圈部;

6、第一电极部,所述第一电极部位于所述壳体外侧,所述第一电极部包括第一外部电极、第二外部电极和第三外部电极,所述第一外部电极、所述第二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三外部电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外部电极与所述第一外接线圈电连接,所述第二外部电极与所述第二外接线圈电连接,所述第三外部电极与所述金属屏蔽罩电连接。

<p>7、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蔽型叠层电感中,所述金属屏蔽罩朝向所述第一电极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8、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蔽型叠层电感中,还包括:

9、第二电极部,所述第二电极部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第二电极部包括第一引出电极、第二引出电极和第三引出电极。

10、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蔽型叠层电感中,所述第一引出电极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接线圈、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引出电极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外接线圈、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引出电极分别与所述金属屏蔽罩、所述第三外部电极电连接。

11、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蔽型叠层电感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引出电极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引出电极之间具有第二间距。

12、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蔽型叠层电感中,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均大于或等于30um。

13、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蔽型叠层电感中,所述金属屏蔽罩与所述线圈部之间具有第三间距。

14、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蔽型叠层电感中,所述第三间距大于或等于30um。

15、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蔽型叠层电感中,所述金属屏蔽罩与所述壳体侧面之间具有第四间距。

16、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蔽型叠层电感中,第四间距大于或等于15um。

17、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屏蔽型叠层电感包括壳体、线圈部、金属屏蔽罩和第一电极部,其中,所述线圈部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线圈部包括第一外接线圈、第二外接线圈和若干内部线圈,若干所述内部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外接线圈和所述第二外接线圈之间,所述第一外接线圈、若干所述内部线圈和所述第二外接线圈依次电连接;所述金属屏蔽罩位于所述壳体内部,且包覆所述线圈部,所述第一电极部位于所述壳体外侧,所述第一电极部包括第一外部电极、第二外部电极和第三外部电极,所述第一外部电极、所述第二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三外部电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外部电极与所述第一外接线圈电连接,所述第二外部电极与所述第二外接线圈电连接,所述第三外部电极与所述金属屏蔽罩电连接。本方案通过在壳体内部增加金属屏蔽罩,使得该屏蔽型叠层电感自身携带屏蔽功能,可以在屏蔽外部对自身干扰的同时,屏蔽掉其自身产生的60%~80%的干扰信号。也即,本方案可以提高其自身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蔽型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型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罩朝向所述第一电极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型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型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电极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接线圈、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引出电极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外接线圈、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引出电极分别与所述金属屏蔽罩、所述第三外部电极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型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引出电极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引出电极之间具有第二间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型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均大于或等于30um。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屏蔽型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罩与所述线圈部之间具有第三间距。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蔽型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间距大于或等于30um。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屏蔽型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罩与所述壳体侧面之间具有第四间距。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型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第四间距大于或等于15u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蔽型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型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罩朝向所述第一电极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型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型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出电极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外接线圈、所述第一外部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引出电极通过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外接线圈、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引出电极分别与所述金属屏蔽罩、所述第三外部电极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蔽型叠层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嘉诚李耀光曾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