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生物医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乏氧肿瘤治疗的叶酸靶向光动力复合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目前研究认为肿瘤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恶性肿瘤更是新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全球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给社会带来极大的疾病负担。肿瘤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引发的基因异常疾病。当机体受到环境中的化学、物理、病毒等致癌物质的影响,和/或因自身遗传、内分泌、性别、年龄等因素的作用,发生一系列基因异常改变,形成肿瘤。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瘤体性质、部位、生长速度等因素有关。病变早期多无显著症状,随瘤体增长,出现肿块、疼痛、出血、梗阻等局部症状,以及发热、乏力、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对于大多数肿瘤患者,针对自身肿瘤类型制定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目前最主要的医疗需求,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与疾病控制率和死亡率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尽管目前正在针对肿瘤治疗的新技术进行广泛研究,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
2、氧气治疗是现代医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最常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纳米药物,所述复合纳米药物包含纳米材料载体、生物还原类肿瘤增敏药物、光敏剂、聚合物和靶向物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载体含量为5~20mg,生物还原类肿瘤增敏药物含量为1~5mg,光敏剂含量为3~15mg,聚合物含量为0.5~5mg,靶向物质含量为1~5mg。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载体是在上转换纳米材料上表面包覆一层介孔硅而获得。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硅选自正硅酸乙酯、四氯化硅、硅酸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纳米药物,所述复合纳米药物包含纳米材料载体、生物还原类肿瘤增敏药物、光敏剂、聚合物和靶向物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载体含量为5~20mg,生物还原类肿瘤增敏药物含量为1~5mg,光敏剂含量为3~15mg,聚合物含量为0.5~5mg,靶向物质含量为1~5mg。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载体是在上转换纳米材料上表面包覆一层介孔硅而获得。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合纳米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硅选自正硅酸乙酯、四氯化硅、硅酸钠、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生物还原类肿瘤增敏药物选自顺铂、奈达铂、卡铂、洛铂、紫杉醇、多西紫杉醇、紫杉醇脂质体、恩度、吉西他滨、雷替曲塞、多西他赛、甘氨双唑钠(cmna)、吲哚美辛、替拉扎明、nlcq-1、巴诺蒽醌(aq4n)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光敏剂选自5-氨基酮戊酸、间-四羟基苯基二氢卟酚、初卟啉锡、亚甲基兰、亚甲苯兰、苯卟啉衍生物、苯并卟啉衍生物单酸、酞青类、得克萨卟啉、n-天门冬酰基二氢卟酚、金丝桃素、血卟啉单甲醚、二氢卟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合物选自超支化聚芳基、超支化聚芳乙烯、超支化聚芳乙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洪迁,段惠娟,李臻,孙照刚,张洪静,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