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展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0455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50
一种展示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展示架不便收纳,及使用时易被风吹倒的问题;包括两个上下轴向且左右相对的主体筒,两个主体筒相对端的下端分别铰接有下展杆,主体筒前后两端分别铰接有稳定杆,主体筒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环,下展杆与稳定杆分别经支撑杆与其对应侧的移动环铰接连接,主体筒内同轴滑动连接有升降筒,两个升降筒相对端的上端分别铰接有上展杆,两个上展杆的相对端铰接连接;通过升降筒的移动来带动稳定杆的展开与收回,使展开后的稳定杆占用较大的地方从而对主体筒下端进行稳定的支撑,防止风吹等原因造成的倾倒状况发生,增加了资料展示的稳定性,减少对于空间的占用,更加的方便移动与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资料展示,具体涉及一种展示装置


技术介绍

1、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教师通常需要准备一些思想政治相关的资料来进行展示,现在常见的方式为使用展示架来进行展示,但现有的展示架体积较大,在不使用时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收纳十分不便,并且为了减少现有的展示架对于空间的占用与便于移动,通常其下部会比较窄且重量较轻,无法对整体进行稳定的支撑,在有风时会发生晃动甚至倾倒,此时通常人们会拿些重物放在展示架下面从而增加下部的重量,进而防止展示架发生倾倒,但这无疑对美观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也并非每次都能找到合适的重物,不利于资料的正常展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展示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展示架不便收纳,及使用时易被风吹倒的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两个上下轴向且左右相对的主体筒,两个主体筒相对端的下端分别铰接有下展杆,主体筒前后两端分别铰接有稳定杆,主体筒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环,下展杆与稳定杆分别经支撑杆与其对应侧的移动环铰接连接,主体筒内同轴滑动连接有升降筒,两个升降筒相对端的上端分别铰接有上展杆,两个上展杆的相对端铰接连接。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升降筒的移动来带动稳定杆的展开与收回,使展开后的稳定杆占用较大的地方从而对主体筒下端进行稳定的支撑,防止风吹等原因造成的倾倒状况发生,增加了资料展示的稳定性,利用旋钮插入插孔内来对升降筒的位置进行限定,进而对上展杆、下展杆、稳定杆的位置进行限位,无需复杂的操作,操作更加的便利,并且折叠后使两个主体筒互相靠近,使稳定杆收于主体筒两侧,减少对于空间的占用,更加的方便移动与收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展示装置,包括两个上下轴向且左右相对的主体筒(1),其特征在于,两个主体筒(1)相对端的下端分别铰接有下展杆(2),主体筒(1)前后两端分别铰接有稳定杆(3),主体筒(1)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环(4),下展杆(2)与稳定杆(3)分别经支撑杆(5)与其对应侧的移动环(4)铰接连接,主体筒(1)内同轴滑动连接有升降筒(6),两个升降筒(6)相对端的上端分别铰接有上展杆(7),两个上展杆(7)的相对端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环(4)与主体筒(1)滑动连接,移动环(4)上端经弹性环带(8)与主体筒(1)连接,升降筒(6)下端经拉绳(9)与移动环(4)下端连接,主体筒(1)内下侧设有与拉绳(9)接触的换向柱(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筒(6)内设有可左右移动且可与其对应侧的上展杆(7)接触的倒L形杆(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倒L形杆(11)的相背端分别经弹性带(12)与其对应侧的升降筒(6)连接,升降筒(6)下侧开设有插孔,主体筒(1)上侧螺纹连接有可插入插孔内且可与倒L形杆(11)接触的旋钮(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展杆(7)与下展杆(2)上分别经弹性绳(14)连接有挂钩(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右侧的所述主体筒(1)右端开设有凹槽(16),左侧的主体筒(1)左端设有可插入凹槽(16)内的弹性圈(1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展示装置,包括两个上下轴向且左右相对的主体筒(1),其特征在于,两个主体筒(1)相对端的下端分别铰接有下展杆(2),主体筒(1)前后两端分别铰接有稳定杆(3),主体筒(1)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移动环(4),下展杆(2)与稳定杆(3)分别经支撑杆(5)与其对应侧的移动环(4)铰接连接,主体筒(1)内同轴滑动连接有升降筒(6),两个升降筒(6)相对端的上端分别铰接有上展杆(7),两个上展杆(7)的相对端铰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环(4)与主体筒(1)滑动连接,移动环(4)上端经弹性环带(8)与主体筒(1)连接,升降筒(6)下端经拉绳(9)与移动环(4)下端连接,主体筒(1)内下侧设有与拉绳(9)接触的换向柱(10)。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