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开关电容变换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开关电容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0402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关电容变换器,属于高变换效率高功率密度高电压变比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该开关电容变换器将电压变比为4:1的Dickson开关电容变换器与5:1的Fibonacci开关电容变换器级联,构成了一种新型的电压变比为8:1的开关电容变换器。其中,4:1的Dickson开关电容变换器包含10个开关管、3个飞跨电容;5:1的Fibonacci开关电容变换器包含9个开关管、3个飞跨电容以及1个输出电容和1个负载电阻。具有高电压变比,高变换效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变换效率高功率密度高电压变比电力电子,具体涉及一种开关电容变换器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小型化、高频化和高效率已经成为直流开关电源设计的必然要求。开关电容类变换器因其体积小和能量密度高,在中小功率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随着信息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中心的市场需求和应用规模日益增长,其巨大的能量消耗逐渐成为不可被忽视的严峻问题。数据中心内各类设备要求的供电电压不同,其中cpu等负载所需的电源电压甚至低于1v,在48v直流电压转换为1v直流电压的应用场景下,需要一种高变比、高效率的开关电容变换器。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电容变换器,其变比为8:1,具有高电压变比、高变换效率的特点。

2、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开关电容变换器,包括:输入直流电压源vin、输出电容co、负载r以及依次级联的4:1的dickson开关电容变换器、5:1的fibonacci开关电容变换器;所述dickson开关电容变换器包括开关管qa_1、开关管qa_2、开关管qa_3、开关管qa_4、开关管qb_1、开关管qb_2、开关管qb_3、开关管qc_1、开关管qc_2、开关管qc_3以及飞跨电容cflya、飞跨电容cflyb、飞跨电容cflyc,所述fibonacci模块包括开关管qd_1、开关管qd_2、开关管qd_3、开关管qe_1、开关管qe_2、开关管qe_3、开关管qf_1、开关管qf_2、开关管qf_3以及飞跨电容cflyd、飞跨电容cflye以及飞跨电容cflyf;所述输入直流电压源vin负极与地连接,输入直流电压源vin正极与开关管qa_4的漏极相连,开关管qa_4的源极、开关管qa_3的漏极和飞跨电容cflya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a_2的源极、飞跨电容cflya的另一端和开关管qa_1的漏极相连,开关管qa_1的源极与地相连,开关管qa_2的漏极和输出电容co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a_3的源极、开关管qb_3的漏极和飞跨电容cflyb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b_2的源极、飞跨电容cflyb的另一端和开关管qb_1的漏极相连,开关管qb_1的源极与地相连,开关管qb_2的漏极和输出电容co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b_3的源极、开关管qc_3的漏极和飞跨电容cflyc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c_2的源极、飞跨电容cflyc的另一端和开关管qc_1的漏极相连,开关管qc_1的源极与地相连,开关管qc_2的漏极和输出电容co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c_3的源极、开关管qd_3的漏极和飞跨电容cflyd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d_2的源极、飞跨电容cflyd的另一端和开关管qd_1的漏极相连,开关管qd_1的源极与地相连,开关管qd_2的漏极与开关管qd_3的源极相连,开关管qd_3的源极、开关管qe_3的漏极和飞跨电容cflye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e_2的源极、飞跨电容cflye的另一端和开关管qe_1的漏极相连,开关管qe_1的源极与地相连,开关管qe_2的漏极和开关管qe_3的源极相连,开关管qe_3的源极、开关管qf_3的漏极和飞跨电容cflyf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f_2的源极、飞跨电容cflyf的另一端和开关管qf_1的漏极相连,开关管qf_1的源极与地相连,开关管qf_2的漏极、开关管qf_3的源极和输出电容co的一端相连。

4、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结合了现有的电压变比为4:1的dickson开关电容变换器与5:1的fibonacci开关电容变换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开关电容变换器,其电压变比为8:1。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高电压变比、高变换效率的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电容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直流电压源Vin、输出电容Co、负载R以及依次级联的电压变比为4:1的Dickson开关电容变换器、5:1的Fibonacci开关电容变换器;所述Dickson开关电容变换器包括开关管Qa_1、开关管Qa_2、开关管Qa_3、开关管Qa_4、开关管Qb_1、开关管Qb_2、开关管Qb_3、开关管Qc_1、开关管Qc_2、开关管Qc_3以及飞跨电容Cflya、飞跨电容Cflyb、飞跨电容Cflyc,所述Fibonacci开关电容变换器包括开关管Qd_1、开关管Qd_2、开关管Qd_3、开关管Qe_1、开关管Qe_2、开关管Qe_3、开关管Qf_1、开关管Qf_2、开关管Qf_3以及飞跨电容Cflyd、飞跨电容Cflye以及飞跨电容Cflyf;所述输入直流电压源Vin负极与地连接,输入直流电压源Vin正极与开关管Qa_4的漏极相连,开关管Qa_4的源极、开关管Qa_3的漏极和飞跨电容Cflya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a_2的源极、飞跨电容Cflya的另一端和开关管Qa_1的漏极相连,开关管Qa_1的源极与地相连,开关管Qa_2的漏极和输出电容Co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a_3的源极、开关管Qb_3的漏极和飞跨电容Cflyb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b_2的源极、飞跨电容Cflyb的另一端和开关管Qb_1的漏极相连,开关管Qb_1的源极与地相连,开关管Qb_2的漏极和输出电容Co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b_3的源极、开关管Qc_3的漏极和飞跨电容Cflyc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c_2的源极、飞跨电容Cflyc的另一端和开关管Qc_1的漏极相连,开关管Qc_1的源极与地相连,开关管Qc_2的漏极和输出电容Co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c_3的源极、开关管Qd_3的漏极和飞跨电容Cflyd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d_2的源极、飞跨电容Cflyd的另一端和开关管Qd_1的漏极相连,开关管Qd_1的源极与地相连,开关管Qd_2的漏极与开关管Qd_3的源极相连,开关管Qd_3的源极、开关管Qe_3的漏极和飞跨电容Cflye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e_2的源极、飞跨电容Cflye的另一端和开关管Qe_1的漏极相连,开关管Qe_1的源极与地相连,开关管Qe_2的漏极和开关管Qe_3的源极相连,开关管Qe_3的源极、开关管Qf_3的漏极和飞跨电容Cflyf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f_2的源极、飞跨电容Cflyf的另一端和开关管Qf_1的漏极相连,开关管Qf_1的源极与地相连,开关管Qf_2的漏极、开关管Qf_3的源极和输出电容Co的一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容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开关电容变换器结合了电压变比为4:1的Dickson开关电容变换器与5:1的Fibonacci开关电容变换器,其电压变比为8: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电容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直流电压源vin、输出电容co、负载r以及依次级联的电压变比为4:1的dickson开关电容变换器、5:1的fibonacci开关电容变换器;所述dickson开关电容变换器包括开关管qa_1、开关管qa_2、开关管qa_3、开关管qa_4、开关管qb_1、开关管qb_2、开关管qb_3、开关管qc_1、开关管qc_2、开关管qc_3以及飞跨电容cflya、飞跨电容cflyb、飞跨电容cflyc,所述fibonacci开关电容变换器包括开关管qd_1、开关管qd_2、开关管qd_3、开关管qe_1、开关管qe_2、开关管qe_3、开关管qf_1、开关管qf_2、开关管qf_3以及飞跨电容cflyd、飞跨电容cflye以及飞跨电容cflyf;所述输入直流电压源vin负极与地连接,输入直流电压源vin正极与开关管qa_4的漏极相连,开关管qa_4的源极、开关管qa_3的漏极和飞跨电容cflya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a_2的源极、飞跨电容cflya的另一端和开关管qa_1的漏极相连,开关管qa_1的源极与地相连,开关管qa_2的漏极和输出电容co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a_3的源极、开关管qb_3的漏极和飞跨电容cflyb的一端相连,开关管qb_2的源极、飞跨电容cflyb的另一端和开关管qb_1的漏极相连,开关管qb_1的源极与地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凯王潇翔邵蕃光唐熙智马凯易佳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