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中的取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9973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中的取水结构,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取水结构工程布置范围占地面积较大、工程投资大的问题。所述取水结构包括:溢流坝,设置在河道中,其上设置有取水口,所述取水口的下方设置有拦沙坎;具有倾斜底面的溜沙槽,设置在溢流坝的上游;冲沙闸,位于所述溢流坝的侧边;所述溜沙槽的底面中靠近所述冲沙闸的一端低于远离所述冲沙闸的一端。本技术用于河道取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中的取水结构,属于水利工程。


技术介绍

1、在水利工程中,取水构筑物按构造形式分为固定式(如岸边式、河床式、斗槽式等)和活动式(如浮船式、缆车式等)两类。取水口是灌溉和供水工程的龙头,对工程耐久性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取水口需防止泥沙、漂浮物积聚在进水口门前,减小影响正常引流;同时避免有害泥沙和漂污物进入引水系统,堵塞过水建筑物,影响设备耐久性和降低工程效益。因此通常在取水口处布置有取水闸、挡水坝、泄洪闸(孔)、冲沙闸等建(构)筑物。

2、然而现有技术中河道挡(泄)水、排沙和取水建筑物的布置型式较独立或者兼顾少量功能,工程布置范围占地面积较大,导致窄深河道建筑物布置难度大,两岸开挖较大形成高边坡,浪费土地资源,工程投资大,且高边坡易对工程运行安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中的取水结构,能够解决现有取水结构工程布置范围占地面积较大、工程投资大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中的取水结构,包括:

3、溢流坝,设置在河道中,其上设置有取水口,所述取水口的下方设置有拦沙坎;

4、具有倾斜底面的溜沙槽,设置在所述溢流坝的上游;

5、冲沙闸,位于所述溢流坝的侧边;所述溜沙槽的底面中靠近所述冲沙闸的一端低于远离所述冲沙闸的一端。

6、可选的,所述取水口倾斜设置,并且所述取水口的前端高于其后端。

7、可选的,所述溢流坝的取水口为鱼嘴形。

8、可选的,所述取水口的前端设置有拦污栅。

9、可选的,所述溢流坝内设置有取水流道;所述取水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取水口连通,另一端穿出所述溢流坝与输水管渠连通。

10、可选的,还包括:

11、沉沙池;所述取水流道通过所述沉沙池与所述输水管渠连通。

12、可选的,还包括:

13、排沙涵,位于所述沉沙池的下游;所述沉沙池底部具有排沙口,所述排沙涵与所述排沙口连通。

14、可选的,所述溢流坝和所述冲沙闸的下游设置有护坦。

15、本技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16、(1)本技术提供的取水结构,通过在溢流坝的上游设置溜沙槽,在溢流坝的侧边设置冲沙闸,流向溢流坝的水流先在溜沙槽中进行沉沙,沉积的沙子会通过溜沙槽的倾斜底面流向冲沙闸,这样减少了取水口前泥沙淤积,保证取水口前为清水,这种结构布置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小。

17、(2)本技术提供的取水结构,通过将取水、泄洪、输水、排沙等一系列所需水利设施的功能融合,在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采用新型取水口的布置型式,优化了多泥沙河流、浅水及窄深河流中取水构筑物布置受限的问题,布置合理,措施经济有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中的取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口倾斜设置,并且所述取水口的前端高于其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取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坝的取水口为鱼嘴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口的前端设置有拦污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坝内设置有取水流道;所述取水流道的一端与所述取水口连通,另一端穿出所述溢流坝与输水管渠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坝和所述冲沙闸的下游设置有护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中的取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口倾斜设置,并且所述取水口的前端高于其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取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坝的取水口为鱼嘴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口的前端设置有拦污栅。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莉韩晓荣何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