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质检测,具体涉及一种野外水质现场检测的联合急性毒性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1、从20世纪 60年代开始,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迫切需要快速、灵敏、低成本的生物检测方法,因此发光菌用于环境污染毒性检测的研究越来越多,至70年代末、明亮发光杆菌、费氏弧菌等几种海洋发光菌被用于水环境毒性检测。随着发光菌检测方法的深入研究合和应用,发光菌检测毒性物质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包括土壤、空气、固体废物污染物甚至是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等领域也采用发光细菌作为毒性快速检测的重要手段。
2、目前常用的发光菌毒性测试是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的一种微生物监测环境污染及检测污染物毒性的新方法。1978年美国beckman公司即推出功能完备的生物发光光度计“microtox”,自此,这一急性毒性测试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推广。因此人们也将发光菌毒性测试称为microtox测试。采用现代光电检测手段(生物发光光度计)的发光菌生物毒性实验是毒理学中生物测定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廉价,在有毒物质的筛选,环境污染生物学评价等方面有重要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水质现场检测的联合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水质现场检测的联合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水质现场检测的联合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直径的毒性物质包括无机物类的铬、汞、锌、铜、铅、镉、砷重金属离子;所述的大分子直径的毒性物质包括有机物类的农药、抗生素类化合物、氯酚类化合物、苯酚类化合物、酞酸酯类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水质现场检测的联合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水质现场检测的联合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水质现场检测的联合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水质现场检测的联合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直径的毒性物质包括无机物类的铬、汞、锌、铜、铅、镉、砷重金属离子;所述的大分子直径的毒性物质包括有机物类的农药、抗生素类化合物、氯酚类化合物、苯酚类化合物、酞酸酯类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外水质现场检测的联合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野外水质现场检测的联合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菌株为:青海弧菌q67 vibrio qinghaiensis sp.nov.q67,或明亮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3;或明亮发光杆菌atcc11040,或费氏弧菌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野外水质现场检测的联合急性毒性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芸,赵旭,陈希超,李潍,涂铿,于云江,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