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物检测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955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混合物检测装置和方法,所述混合物检测装置包括色谱单元和质谱单元,所述谱单元包括离子源、离子阱和检测器;膜进样单元;离子阱包括依次设置的离子门、第一端盖电极、第一隔离件、环电极、第二隔离件和第二端盖电极,所述色谱单元和膜进样单元的出口分别连通所述离子阱内部;所述离子门具有通孔,并连接所述第一端盖电极,所述通孔的长度与其半径之比处于0.5‑1;在所述离子阱的包括环电极的中心轴线的截面上,所述第一端盖电极、环电极和第二端盖电极的内表面均是开口背对离子阱中心的双曲线,离子阱的中心到环电极的最小距离与到第一端盖电极的最小距离之比处于0.7‑0.8。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定性准确、快速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质谱技术,特别涉及混合物检测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质谱分析的实际应用中,常常会遇到混合物样品,会带来如下技术问题:

2、1.对于该类样品,使用单质谱直接进样会使混合物同时被电离和检测,导致无法准确定性混合物的组成成分,仅能给出有和无的结果。

3、2.在质谱现场监测中,单次分析只能运行一种分析模式,如,当遇到浓度较低的样品且单质谱无法检出时,需要切换方法,通过吸附材料重新富集样品后再进行分析以达到检出限,如果样品为混合物则需再使用色谱分离的方法进行分离分析,整个过程耗时较长。此外,实际环境空气流动性较强,较长的分析监测时间导致分析结果时效性较差,容易错过污染物。

4、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现有技术中才去的解决方案为:

5、1.在质谱前端加一个色谱分离模块,通过色谱分离,让混合物中的各个物质先后进入质谱被电离和检测。工作原理如下:样品进入色谱柱后,各物质组分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使得各组分在流动相(载气)和固定相(色谱柱固定液)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当混合组分在两相之间做相对移动时,各组分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混合物检测装置,所述混合物检测装置包括色谱单元和质谱单元,所述质谱单元包括离子源、离子阱和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检测装置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隔离件和/或第二隔离件上设置第一样品进口和第二样品进口,所述第一样品进口连通所述色谱单元,所述第二样品进口连通所述膜进样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件和第二隔离件的宽度处于4-7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谱单元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物检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物检测装置,所述混合物检测装置包括色谱单元和质谱单元,所述质谱单元包括离子源、离子阱和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检测装置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隔离件和/或第二隔离件上设置第一样品进口和第二样品进口,所述第一样品进口连通所述色谱单元,所述第二样品进口连通所述膜进样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件和第二隔离件的宽度处于4-7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谱单元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晟升钱志恒王再生斯培剑段炼马乔刘立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