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光学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光学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9421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3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该光学成像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包括由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透镜、中间介质以及第二透镜,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1,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n2,中间介质的折射率为n3;其中,|n1‑n3|/n2<0.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对第一透镜组中的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中间介质的折射率以及第二透镜的折射率进行限定,即,满足|n1‑n3|/n2<0.15,可以平衡光学成像镜头的色差,提升光学成像镜头的整体成像质量,同时,也可有效地减少全反射发生的概率,从而降低全反射所形成的“镜头鬼像”发生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学成像,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智能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于拍摄体验和照片质量的需要也越来越高。

2、在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中,例如,在阳光明媚的白天或路灯直射的夜晚使用镜头进行拍摄时,在特定的视角下,画面中会出现边界分明的亮线或亮弧,该亮线或亮弧被称之为“镜头鬼像”,这极大地严重影响用户的拍照体验和拍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可以改善或减少光学成像镜头在成像过程出现“镜头鬼像”的概率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第一透镜组,第一透镜组包括由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透镜、中间介质以及第二透镜,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1,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n2,中间介质的折射率为n3;

4、其中,|n1-n3|/n2<0.15。

5、中间介质可为固体、液体或气体介质,可选地,中间介质可为玻璃、塑料、数值、气凝胶、水、油、醇、二氧化碳等。

6、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对第一透镜组中的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中间介质的折射率以及第二透镜的折射率进行限定,即,满足|n1-n3|/n2<0.15,可以平衡光学成像镜头的色差,提升光学成像镜头的整体成像质量,同时,也可有效地减少全反射发生的概率,从而降低全反射所形成的“镜头鬼像”发生的概率。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具有朝向物侧的第一物侧面以及朝向像侧的第一像侧面,第一物侧面于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处为凸面,第一像侧面于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处为凸面,由此可知,第一透镜的屈折力为正数;

9、第二透镜具有朝向物侧的第二物侧面以及朝向像侧的第二像侧面,第二物侧面于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处为凸面,第二像侧面于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处为凹面,由此可知,第二透镜的屈折力为负数。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1,第一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2;

11、其中,-0.5<r11/r12<0。

12、可以理解地,通过控制第一透镜的第一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与第一透镜的第一像侧面的曲率半径的比值,可以有效地约束第一透镜的形状,从而控制光线平滑的从镜头的物侧进入到第一透镜组,提升光学成像镜的成像质量。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第二透镜组,第二透镜组位于第二透镜朝向于像侧的一侧;

14、其中,第一透镜组的有效焦距为fg1,第二透镜组的有效焦距为fg2,-1<fg1/fg2<0。

15、可以理解地,通过约束第一透镜组的有效焦距和第二透镜组的有效焦距的比值,有利于平衡光学成像镜头的像差,提升成像质量,同时,有利于限制整体镜头的总长(约束外形尺寸),使其具备小型化的特点。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透镜组包括由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17、第三透镜具有朝向物侧的第三物侧面以及朝向像侧的第三像侧面,第三物侧面于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处为凸面,第三像侧面于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处为凸面,由此可知,第三透镜的屈折力为正数;

18、第四透镜具有朝向物侧的第四物侧面以及朝向像侧的第四像侧面,第四物侧面于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处为凸面,第四像侧面于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处为凹面,由此可知,第四透镜的屈折力为负数;

19、第五透镜具有朝向物侧的第五物侧面以及朝向像侧的第五像侧面,第五物侧面于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处为凸面,第五像侧面于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处为凸面,由此可知,第五透镜的屈折力为正数;

20、第六透镜具有朝向物侧的第六物侧面以及朝向像侧的第六像侧面,第六物侧面于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处为凸面,第六像侧面于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处为凹面;由此可知,第六透镜的屈折力为负数。

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为f3;

22、其中,-2.5<f3/fg2<-0.5。

23、可以理解地,通过约束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与第二透镜组的有效焦距在上述范围内,有利于光线平滑地从第一透镜组进入第二透镜组,同时,还可提升第三透镜的镜片加工工艺性和组装工艺性。

2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为ct5,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为ct6,在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方向上,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空气间隔为ct56;

25、其中,1<(ct5+ct6)/ct56<2。

26、可以理解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进行合理的排布,为机械支撑结构预留组装空间。

27、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为f;

28、其中,-10<fg2/f<-3。

29、可以理解地,通过约束第二透镜组的有效焦距和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的比值,可实现光焦度的合理分配,平衡光学成像镜头整体的像散和场曲,从而提成成像质量。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为epd,

31、其中,0<f/epd<2.5。

32、可以理解地,通过约束整个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与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的比值,可以在维持光学成像镜头焦距的前提下,增加光学成像镜头的通光量,提升凸显主体的浅景深效果。

3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包括上述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

34、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摄像模组。

35、可以理解地,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的有益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由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透镜、中间介质以及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1,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n2,所述中间介质的折射率为n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朝向所述物侧的第一物侧面以及朝向所述像侧的第一像侧面,所述第一物侧面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像侧面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处为凸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1,所述第一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二透镜朝向于所述像侧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由所述物侧至所述像侧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为f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为CT5,所述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为CT6,在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方向上,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的空气间隔为CT5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为f;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为EPD,

10.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模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镜组,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由物侧至像侧的方向上依次设置第一透镜、中间介质以及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折射率为n1,所述第二透镜的折射率为n2,所述中间介质的折射率为n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朝向所述物侧的第一物侧面以及朝向所述像侧的第一像侧面,所述第一物侧面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像侧面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光轴处为凸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1,所述第一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第二透镜组,所述第二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二透镜朝向于所述像侧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奉刚王新权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