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拉结合的电缆混凝土保护管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938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地下管线施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顶拉结合的电缆混凝土保护管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包括工作井组;工作井组包括间隔设置的始发井和接收井;始发井内设置顶进设备,接收井内设置钻进设备;钻进设备用于开设始发井和接收井之间的通孔,并以牵引方式驱动电缆混凝土保护管在通孔内移动;顶进设备以顶进方式驱动电缆混凝土保护管在通孔内移动。采用顶拉结合工法,采用钻进施工出顶进孔洞,孔内充满膨润土泥浆,减小顶管需要的顶推力,则工作井就无须采用传统的排桩或地下连续墙结构,钻进通孔施工则能够保证顶进线路中无大的障碍物,无须担心顶管失败的情况,且牵引下顶管时也无须出渣机测量钻进等繁琐的工作,极大降低了顶管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管线施工领域,涉及一种顶拉结合的电缆混凝土保护管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城市输、配电电缆通道的建设高速发展,电缆通道过路、过河以及穿越建构筑物的需求日益增多,采用水平定向钻、顶管等非开挖的方法敷设电缆保护管成为电缆过路过河的主要选择。然而,水平定向钻敷设电缆保护管时导向系统容易受到地下钢筋混凝土等结构物的影响,且在软土等地层中,保护管后期还可能发生蠕动偏移,导致难以精确定位实际敷设路径,而水平定向钻一般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氯乙烯(pvc)和改性聚丙烯(mpp)等管材,无防外破能力,后期电缆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破损伤,造成停电甚至人员伤害事故,且维修和更换困难,严重威胁城市电网安全。

2、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目前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均不采用非开挖定向钻进拖拉管,这就使得城市电缆工程在过路、过河或穿越建(构)筑物时不得不采用大口径顶管或明开挖隧道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建设周期和成本,且采用明开挖方式施工时还需要进行封路、封河等措施,极大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

>3、但是,采用大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拉结合的电缆混凝土保护管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井组(1);工作井组(1)包括间隔设置的始发井和接收井;始发井内设置顶进设备(3),接收井内设置钻进设备(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拉结合的电缆混凝土保护管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始发井和接收井内壁均设置钢板桩(101);始发井和接收井底部均通过注浆方法或压重方法设置加固层;所述始发井内壁上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钢板的方式设置反力后背墙(102),反力后背墙(102)与顶进设备(3)远离电缆混凝土保护管(4)的一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拉结合的电缆混凝土保护管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拉结合的电缆混凝土保护管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井组(1);工作井组(1)包括间隔设置的始发井和接收井;始发井内设置顶进设备(3),接收井内设置钻进设备(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拉结合的电缆混凝土保护管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始发井和接收井内壁均设置钢板桩(101);始发井和接收井底部均通过注浆方法或压重方法设置加固层;所述始发井内壁上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钢板的方式设置反力后背墙(102),反力后背墙(102)与顶进设备(3)远离电缆混凝土保护管(4)的一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拉结合的电缆混凝土保护管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进设备(2)包括定向钻机(201)、钻杆(202)、导向钻头(203)、扩孔钻头(204)以及转换牵引头(205);转换牵引头(205)包括连接杆(205-1)和转动轴承(20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拉结合的电缆混凝土保护管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进设备(2)还包括导向控制装置;所述导向钻头(203)内设置导向传感器,导向传感器用于获取导向钻头(203)的状态信息并发射给导向控制装置,导向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导向钻头(203)的状态信息控制导向钻头(2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拉结合的电缆混凝土保护管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进设备(3)包括千斤顶(301)、顶进板(3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雷刘华清马山青卢渊石增利王宝齐冯自霞董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