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9346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及城市轨道交通等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预制方桩,预制方桩内埋入固定型钢和外贴防水带,外贴防水带与预留防水接头组成整体构件,预留防水接头折向预制方桩的方桩结合面一侧;所述的型钢在预制方桩上露出型钢外露部分;所述预制方桩内埋入固定桩钢筋和钢筋接驳器,钢筋接驳器之间的竖向间距与桩钢筋之间的水平向间距相匹配;有益效果为:预制方桩中预留型钢,增加了预制方桩与现浇结构叠合后的整体性,改善了整体结构的受力,可有效减少结构尺寸,节省造价;通过在预制方桩中设置外贴防水带及预留防水接头,与现浇侧墙的防水卷材形成外包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及城市轨道交通等地下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基础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地下工程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地下工程明挖施工时,为确保明挖基坑的稳定需要设置大量围护桩,施工期间的围护桩可与地下结构侧墙叠合,共同抵抗水土压力。目前围护桩与地下结构墙的叠合结构及施工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与不足;

2、例如专利号为cn201810717984.3一种预制uhpc壳局部增强的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柱脚环形预制uhpc壳体、预制混凝土柱、梁端u形uhpc壳、预制混凝土叠合梁;所述预制混凝土柱在柱脚部位设置环形预制uhpc壳体;该专利技术将性能优越的预制uhpc壳用于装配式框架构件的最大受力处,结合二者的优势,降低造价,创新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形式,提升装配式框架结构抗震性能;

3、因此,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缺点围护桩与侧墙的结合面难以处理,施工后整体性较差,不能保证有效的整体受力;围护桩与侧墙叠合后,无法做到地下结构的全包防水,地下结构投入使用后漏水严重,可能会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方桩(2),预制方桩(2)内埋入固定型钢(3)和外贴防水带(7),外贴防水带(7)与预留防水接头(8)组成整体构件,预留防水接头(8)折向预制方桩(2)的方桩结合面(22)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钢(3)在预制方桩(2)上露出型钢外露部分(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方桩(2)内埋入固定桩钢筋(21)和钢筋接驳器(4),钢筋接驳器(4)之间的竖向间距与桩钢筋(21)之间的水平向间距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方桩(2),预制方桩(2)内埋入固定型钢(3)和外贴防水带(7),外贴防水带(7)与预留防水接头(8)组成整体构件,预留防水接头(8)折向预制方桩(2)的方桩结合面(22)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钢(3)在预制方桩(2)上露出型钢外露部分(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方桩(2)内埋入固定桩钢筋(21)和钢筋接驳器(4),钢筋接驳器(4)之间的竖向间距与桩钢筋(21)之间的水平向间距相匹配。

4.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施工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3任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体性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方桩(2)的高度小于水泥土桩(1)的施工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加预制叠合构件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玉田张晋毅谭现江邓朝普胡冰冰赵子寅于伯洋李勋丁凌霄韩帅郭凯刘林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