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和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9308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该电池包括:箱体,包括:中部容纳空间和边缘容纳空间;第一电池单体,设置于所述中部容纳空间;第二电池单体,设置于所述边缘容纳空间;其中,所述边缘容纳空间的容积小于所述中部容纳空间的容积,且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体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和用电设备,使得电池中容积较小的边缘容纳空间也能够用于放置电池单体,实现了电池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能够提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动汽车由于其高环保性、低噪音、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且能够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有利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电动汽车而言,电池技术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电池往往是由多个电池单体组合而成,业内通常通过增加电池单体的个数以提升电池的整体能量,但相应地,电池的重量和体积也会增加,使得电池的使用受限。因此,如何提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和能量密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和用电设备,能够提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箱体,包括:中部容纳空间和边缘容纳空间;第一电池单体,设置于所述中部容纳空间;第二电池单体,设置于所述边缘容纳空间;其中,所述边缘容纳空间的容积小于所述中部容纳空间的容积,且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体积。

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体积较大的第一电池单体设置于箱体的容积较大的中部容纳空间,将体积较小的第二电池单体设置于箱体的容积较小的边缘容纳空间,使得容积较小的边缘容纳空间也能够用于放置电池单体,实现了电池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能够提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缘容纳空间包括所述箱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端部空间,所述中部容纳空间包括所述箱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部空间。

5、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边缘容纳空间包括箱体在第一方向上的端部空间,并设置中部容纳空间包括箱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中部空间,使得中部容纳空间能够包括位于箱体的较为规则的中部空间,从而在中部容纳空间放置较多数量的第一电池单体,第一电池单体的体积较大,能够提升电池能量,并且在箱体的端部空间放置体积较小的第二电池单体,实现了电池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能够提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部空间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小尺寸小于所述中部容纳空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小尺寸,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7、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端部空间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小尺寸小于中部容纳空间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小尺寸,使得端部空间可以更好地配合用电设备为电池预留的空间,并在端部空间中设置有第二电池单体,实现了电池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能够提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缘容纳空间为多面体空间,所述第二电池单体设置于所述多面体空间中的角落空间。

9、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边缘容纳空间为多面体空间,并将第二电池单体设置于多面体空间中的角落空间,使得边缘容纳空间中的空间实现合理利用,能够提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还包括:高压模块和/或控制模块,所述高压模块和/或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边缘容纳空间中。

1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池的边缘容纳空间中设置高压模块和/或控制模块,使得边缘容纳空间的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电池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能够提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压模块和/或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边缘容纳空间的中部空间,所述第二电池单体设置于所述边缘容纳空间中的边缘空间。

1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边缘容纳空间中,将高压模块和/或控制模块设置于中部空间,将第二电池单体设置于边缘空间,使得边缘容纳空间的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电池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能够提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还包括:容纳壳,设置于所述中部容纳空间,且将所述中部容纳空间划分为至少一个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一电池单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壳的内部具有第二容纳空间;第三电池单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

15、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容纳壳设置于中部容纳空间,并在容纳壳内部的第二容纳空间中设置第三电池单体,使得中部容纳空间中增加了容纳壳,能够提升箱体的强度,降低箱体内部的电池单体被挤压的概率,同时在容纳壳内部设置第三电池单体,提升了电池的体积利用率。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壳包括所述箱体中的横梁。

17、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容纳壳包括箱体中的横梁,使得在提升箱体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在容纳壳内部设置第三电池单体,提升了电池的体积利用率。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中设置有安装件,所述电池通过所述安装件安装于用电设备中,所述第三电池单体设置于所述横梁内部除所述安装件以外的空间。

19、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横梁中设置安装件,且电池通过安装件安装于用电设备中,便于电池的安装和拆卸,同时在横梁内部除安装件以外的空间设置第三电池单体,合理利用了电池的内部空间,能够提升电池的体积利用率和能量密度。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电池单体和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相同。

2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三电池单体与第二电池单体相同,使得可以灵活地设置第三电池单体,从而合理利用电池的内部空间,同时在两者相同时,能够便于电池单体的管理,进而提升电池的性能。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电池单体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池单体,多个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的数量小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的数量。

2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电池中包括数量较多的多个第一电池单体和数量较少的多个第二电池单体,使得在第二电池单体相较于第一电池单体先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在维修电池时,只需要更换数量较少的第二电池单体,能够极大地降低维修成本。

2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电池单体形成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体组,多个所述第二电池单体形成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体组,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组和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组相互串联,且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组的容量小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组的容量。

25、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多个第一电池单体形成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体组,将多个第二电池单体形成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体组,并将第一电池单体组和第二电池单体组相互串联,能够增大整个回流电流,进而使得整个电池能够满足充放电需求。

2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多个所述第一电池单体形成多个第一电池单体组的情况下,多个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组相互串联,且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组中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相互并联;和/或,在多个所述第二电池单体形成多个第二电池单体组的情况下,多个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组相互串联,且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组中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相互并联。

27、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电池单体组内的多个第一电池单体相互并联,以及第二电池单体组内的多个第二电池单体相互并联,能够增大整个电路的回路电流,进而使得整个电池能够满足充放电需求。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组的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容纳空间(114)包括所述箱体(110)在第一方向(x)上的端部空间,所述中部容纳空间(113)包括所述箱体(110)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中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空间在第二方向(y)上的最小尺寸小于所述中部容纳空间(113)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最小尺寸,其中,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容纳空间(114)为多面体空间,所述第二电池单体(130)设置于所述多面体空间中的角落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高压模块(140)和/或控制模块(150),所述高压模块(140)和/或所述控制模块(150)设置于所述边缘容纳空间(114)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模块(140)和/或所述控制模块(150)设置于所述边缘容纳空间(114)的中部空间,所述第二电池单体(130)设置于所述边缘容纳空间(114)中的边缘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容纳壳(160),设置于所述中部容纳空间(113),且将所述中部容纳空间(113)划分为至少一个第一容纳空间(1131),所述第一电池单体(120)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31),所述容纳壳(160)的内部具有第二容纳空间(1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壳(160)包括所述箱体(110)中的横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中设置有安装件(162),所述电池通过所述安装件(162)安装于用电设备中,所述第三电池单体(170)设置于所述横梁内部除所述安装件(162)以外的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池单体(170)和所述第二电池单体(130)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多个所述第一电池单体(120)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池单体(130),多个所述第二电池单体(130)的数量小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池单体(120)的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电池单体(120)形成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体组,多个所述第二电池单体(130)形成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体组,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组和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组相互串联,且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组的容量小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组的容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第一电池单体(120)形成多个第一电池单体组的情况下,多个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组相互串联,且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组中所述第一电池单体(120)相互并联;和/或,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组的容量Cap1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组的容量Cap2满足如下条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120)的能量密度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130)的能量密度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120)的能量密度小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130)的能量密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120)与所述第二电池单体(130)的化学体系不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120)的化学体系是磷酸铁锂化学体系,和/或,所述第二电池单体(130)的化学体系是三元材料化学体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单体(120)包括:圆柱形电池单体或方形电池单体;和/或,所述第二电池单体(130)包括:圆柱形电池单体或方形电池单体。

20.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容纳空间(114)包括所述箱体(110)在第一方向(x)上的端部空间,所述中部容纳空间(113)包括所述箱体(110)在所述第一方向(x)上的中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空间在第二方向(y)上的最小尺寸小于所述中部容纳空间(113)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最小尺寸,其中,所述第二方向(y)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容纳空间(114)为多面体空间,所述第二电池单体(130)设置于所述多面体空间中的角落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高压模块(140)和/或控制模块(150),所述高压模块(140)和/或所述控制模块(150)设置于所述边缘容纳空间(114)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模块(140)和/或所述控制模块(150)设置于所述边缘容纳空间(114)的中部空间,所述第二电池单体(130)设置于所述边缘容纳空间(114)中的边缘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容纳壳(160),设置于所述中部容纳空间(113),且将所述中部容纳空间(113)划分为至少一个第一容纳空间(1131),所述第一电池单体(120)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1131),所述容纳壳(160)的内部具有第二容纳空间(1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壳(160)包括所述箱体(110)中的横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中设置有安装件(162),所述电池通过所述安装件(162)安装于用电设备中,所述第三电池单体(170)设置于所述横梁内部除所述安装件(162)以外的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池单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忠牛建新袁胜刚王鹏李贺远郭宝铃赵佩杰张凡陈其胜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