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变速转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9177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2
本技术具体是一种新型变速转向器,包括转动盘、变传动比转向器、变传动滑块壳体与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轮边法兰,所述变传动比转向器包括锥齿轮壳、齿轮齿条壳与锥齿轮盖,所述齿轮齿条壳与锥齿轮盖内分别插接转动安装有齿条与锥齿轮轴,所述锥齿轮壳内转动安装有锥齿轮三及与齿条啮合的圆柱斜齿齿轮,所述圆柱斜齿齿轮外端固定有与锥齿轮三啮合的锥齿轮四,所述锥齿轮轴外端分别固定有与锥齿轮三啮合的锥齿轮一及与锥齿轮四啮合的锥齿轮二,本技术变传动比设计的转向器低速转向轻盈,高速转向厚重,既能提高驾驶安全,又能增加驾驶娱乐性,采用纯机械实现变传动比,结构更加可靠,维修难度低便于维护,制造成本与维修成本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现代交通,具体为一种新型变速转向器


技术介绍

1、循环球式转向器是一种用于汽车转向系统的传动装置,然而,在一些特殊转向需求下(比如急转弯或着陆时的刹车),需要快速地改变车轮转向的方向或控制车速,此时如果偏心齿扇的变传动比范围较小,可能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从而导致转向系统响应不及时或控制不灵活。电子齿轮转向器技术。该技术通过在转向系统中引入电子设备控制传动系统的摩擦系数以及需求转向力矩,从而实现传动比的变化,来满足不同速度和路况下的转向需求。

2、可变齿轮转向技术,该技术是在传统齿轮转向技术上进行改进,通过改变中心轴和外齿轮开口角度和形状来改变传动比,从而实现转向的变化,缺点包括制造成本高、维护成本高电子齿轮转向器技术的缺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3、1.售价昂贵:由于电子设备的成本较高,电子齿轮转向器的售价较高,一些价格敏感的车型可能会放弃采用此项技术。

4、2.维护难度:电子齿轮转向器内部包含复杂的电子和传感器技术,出现故障后,维修难度会比其他转向器技术更高,可能需要更换整个转向系统模块,维修成本较高;

5、无变传动比设计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缺点:

6、1.适应性差:没有变传动比设计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传动比不变,对前期设计时的数值模拟、测试和真实道路状况限制更大。由于车辆运动状态的不同,转向力的大小也会发生较大变化,如果传动比不变,则无法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

7、2.低速转向效果差:当车速慢,转向扭矩的需求会相应增加,这时如果没有变传动比设计,则不同转向扭矩的输出效果不够明显,会影响驾驶员的操作感受。

8、3.转弯不平稳:由于转向器没有变传动比设计,无法有效实现调整转向宽度,进入和离开转弯区域时,转向宽度可能会出现波动现象,增加了安全隐患;

9、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变速转向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变速转向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变速转向器,包括转动盘、变传动比转向器、变传动滑块壳体与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轮边法兰,所述变传动比转向器包括锥齿轮壳、齿轮齿条壳与锥齿轮盖,所述齿轮齿条壳与锥齿轮盖内分别插接转动安装有齿条与锥齿轮轴,所述锥齿轮壳内转动安装有锥齿轮三及与齿条啮合的圆柱斜齿齿轮,所述锥齿轮三倾斜转动安装于锥齿轮壳内,所述圆柱斜齿齿轮外端固定有与锥齿轮三啮合的锥齿轮四,所述锥齿轮轴外端分别固定有与锥齿轮三啮合的锥齿轮一及与锥齿轮四啮合的锥齿轮二。

3、优选的,所述转动盘前端固定有与锥齿轮轴外端固定连接的转向柱,两个所述轮边法兰内端面固定有轮边立柱,两个所述轮边立柱内端面分别转动安装有与齿条外端转动连接的转向拉杆,所述齿条外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与两个转向拉杆内端转动连接的限位块。

4、优选的,所述转向柱外围转动安装有滑动轴承支座,所述滑动轴承支座滑动安装于变传动滑块壳体前端,所述变传动滑块壳体内转动安装有与滑动轴承支座匹配的滑块。

5、优选的,所述锥齿轮壳下端与齿轮齿条壳上端连接固定,所述锥齿轮盖插接安装于锥齿轮壳后端,所述锥齿轮盖与齿轮齿条壳相互匹配。

6、优选的,所述齿轮齿条壳两侧设有套设于齿条外侧的齿条壳,两个所述齿条壳外侧设有下支座,两个所述下支座后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上支座。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8、该一种新型变速转向器,可应用于运载类车辆,在满载与空载时使用不同的传动比,如满载时,出于安全考虑,转向不必过于灵敏,更应追求转向时的轻便性,可以使用第二套传动比,角传动比为70%,力传动比60%,可以完全满足满载的转向需求。空载时,可以提高角传动比,让转向灵敏,汽车重量空载时也不会过高,可以适当减小力传动比,增加驾驶员的路感。

9、该一种新型变速转向器,区别于传统转向器使用齿轮齿条传动,变速转向器使用锥齿轮与锥齿轮啮合进行传动,从而实现转向,同时变速转向器具有多套传动比,可以实时进行转换,帮助车辆通过各种复杂路况,改善车辆驾驶的安全性与通过性,并且变传动比的形式纯机械化,造价便宜,且牢固可靠,使用寿命长,使用锥齿轮传动使得转向器的传动效率以及承载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该变速转向器也因此可以运用于重载卡车之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变速转向器,包括转动盘(1)、变传动比转向器(3)、变传动滑块壳体(2)与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轮边法兰(1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传动比转向器(3)包括锥齿轮壳(31)、齿轮齿条壳(32)与锥齿轮盖(30),所述齿轮齿条壳(32)与锥齿轮盖(30)内分别插接转动安装有齿条(33)与锥齿轮轴(44),所述锥齿轮壳(31)内转动安装有锥齿轮三(45)及与齿条(33)啮合的圆柱斜齿齿轮(4),所述锥齿轮三(45)倾斜转动安装于锥齿轮壳(31)内,所述圆柱斜齿齿轮(4)外端固定有与锥齿轮三(45)啮合的锥齿轮四(41),所述锥齿轮轴(44)外端分别固定有与锥齿轮三(45)啮合的锥齿轮一(43)及与锥齿轮四(41)啮合的锥齿轮二(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速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1)前端固定有与锥齿轮轴(44)外端固定连接的转向柱(11),两个所述轮边法兰(12)内端面固定有轮边立柱(13),两个所述轮边立柱(13)内端面分别转动安装有与齿条(33)外端转动连接的转向拉杆(14),所述齿条(33)外端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与两个转向拉杆(14)内端转动连接的限位块(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变速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柱(11)外围转动安装有滑动轴承支座(21),所述滑动轴承支座(21)滑动安装于变传动滑块壳体(2)前端,所述变传动滑块壳体(2)内转动安装有与滑动轴承支座(21)匹配的滑块(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速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齿轮壳(31)下端与齿轮齿条壳(32)上端连接固定,所述锥齿轮盖(30)插接安装于锥齿轮壳(31)后端,所述锥齿轮盖(30)与齿轮齿条壳(32)相互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速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齿条壳(32)两侧设有套设于齿条(33)外侧的齿条壳(34),两个所述齿条壳(34)外侧设有下支座(35),两个所述下支座(35)后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上支座(3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变速转向器,包括转动盘(1)、变传动比转向器(3)、变传动滑块壳体(2)与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轮边法兰(1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传动比转向器(3)包括锥齿轮壳(31)、齿轮齿条壳(32)与锥齿轮盖(30),所述齿轮齿条壳(32)与锥齿轮盖(30)内分别插接转动安装有齿条(33)与锥齿轮轴(44),所述锥齿轮壳(31)内转动安装有锥齿轮三(45)及与齿条(33)啮合的圆柱斜齿齿轮(4),所述锥齿轮三(45)倾斜转动安装于锥齿轮壳(31)内,所述圆柱斜齿齿轮(4)外端固定有与锥齿轮三(45)啮合的锥齿轮四(41),所述锥齿轮轴(44)外端分别固定有与锥齿轮三(45)啮合的锥齿轮一(43)及与锥齿轮四(41)啮合的锥齿轮二(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速转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1)前端固定有与锥齿轮轴(44)外端固定连接的转向柱(11),两个所述轮边法兰(12)内端面固定有轮边立柱(13),两个所述轮边立柱(13)内端面分别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扬骄张晟鑫陈勇段天宇陈昊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