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载药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29125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载药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该温控载药水凝胶使用PLGA‑BDNF纳米微球和含有Zn纳米粒的PLGA‑PEG‑PLGA水凝胶混合制备而成,该水凝胶在高于36℃时为凝胶状态;在15℃‑30.5℃时为液体状态。因此,在常温下该水凝胶为液体状态,可直接经穿刺针精准地将负载的药物以液体状态通过注射递送到中耳;注入中耳后,在人正常体温36℃‑37℃时,该水凝胶自动转变为凝胶状态,可较长时间驻留在中耳,药物通过缓释作用持续进入内耳发挥治疗作用;治疗结束后,通过向外耳道内注入冰水或采用冰袋冷敷,进行降温处理,该水凝胶又转变为液体状态,可以在短时间通过咽鼓管排出体外,不在体内残留,最大程度降低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尤其涉及一种温控载药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感音神经性聋(神经性聋)主要包括老年性耳聋、噪声性耳聋、药物性耳聋和遗传性耳聋四种形式。当前,罹患感音神经性聋的人群数量极多,据估计全球人口总数的大约25%-30%正在遭受各种形式感音神经性聋的困扰。因此事实上,感音神经性聋正在日益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

2、相比较而言,目前针对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方法较为局限,助听器和人工耳蜗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听力水平,但是上述两种设备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难以做到广泛的使用和推广。因此,通过药物有效治疗感音神经性聋仍然是最具前景的治疗方法。

3、内耳与体内绝大多数器官不同,其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内耳血管屏障,因此无论采用口服、肌注或是静脉等常规给药方式,药物都很难透过这个屏障进入内耳来改善内耳微环境、修复受损害的耳蜗毛细胞、神经突触以及听神经等重要听觉结构,因而也无法发挥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常规给药的另外一个限制因素是,由于药物难以进入到内耳,却很容易达到心脏、肝脏以及肾脏等全身重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载药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载药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控载药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中BDNF与双蒸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5mg/μL;步骤S102中PLGA与二氯甲烷的质量体积比为100~125:2mg/mL;步骤S104中PVA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100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载药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含有Zn纳米粒的PLGA-PEG-PL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载药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载药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控载药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1中bdnf与双蒸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5mg/μl;步骤s102中plga与二氯甲烷的质量体积比为100~125:2mg/ml;步骤s104中pva与去离子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100mg/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载药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含有zn纳米粒的plga-peg-plga水凝胶中含有0.5‰-1.0‰直径为50nm金属锌纳米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柯于倩茹郭瑞刘胜楠尹斓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