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排水管道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912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1
本申请涉及市政排水管道防渗结构,属于排水管道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连通有波纹管,波纹管的外侧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下端部安装有下防护盖,所述下防护盖的上端部安装有上防护盖。该市政排水管道防渗结构,通过在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设置波纹管,从而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在热胀冷缩时,使其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不易发生变形破损;而在第一管道与波纹管连接处,第二管道与波纹管连接处均安装密封圈,可尽量避免连接处出现渗水情况;在其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外侧设置下防护盖与上防护盖,从而可对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进行防护,而密封槽与密封条之间的配合,可起到第二层防渗水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排水管道,具体为市政排水管道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1、市政排水管指市政道路下的雨水、污水管道,即俗称的“下水管道”,在工程上通常称为市政排水管道,根据中国市政道路下设施现状,一般设置有不同的管线,如电力、通信、煤气、给水、排水管道等等,而排水管道由于考虑雨、污分流的措施,即雨水一般就近排入河流,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所以市政排水管包括雨水和污水两种管道。

2、公告号为cn217874676u,一种用于市政排水管道防渗漏的连接结构,包括管道一、管道二和连接件,所述管道一和管道二端部分别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设有与管道一端部配合的插入管一,所述插入管一外侧的连接板侧壁上设有防渗环,所述防渗环内壁与管道一外壁贴合,所述连接板下方且位于防渗环与管道一之间处设有贯穿连接板的防渗孔,所述防渗环上设有与防渗孔连通的圆孔,所述连接板另一侧设有插入管二,所述插入管二靠近连接板一端的直径大于管道一直径,所述插入管二远离连接板一端的直径小于管道二直径,且配合插入管道二,所述防渗孔位于插入管二内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结构合理,连接方便,并且防渗漏,但依然存在不足;

3、上述申请虽然通过防渗孔,使得从插入管一与管道一夹缝中渗出的水进入到插入管二内,从而进入管道二,从而实现了防渗漏的效果,但由于管道在进行输水时,管道受内部水温变化会产生热胀冷缩现象,故而当其管道受到热胀冷缩影响伸长或缩短时,会损坏管道间的接头连接结构,轻者造成渗水现象,严重的导致接头连接结构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市政排水管道防渗结构,具备防止管道在热胀冷缩时,不易出现渗水现象等优点,解决了当其管道受到热胀冷缩影响伸长或缩短时,会损坏管道间的接头连接结构,轻者造成渗水现象,严重的导致接头连接结构脱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市政排水管道防渗结构,包括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连通有波纹管,波纹管的外侧安装有密封圈,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下端部安装有下防护盖,所述下防护盖的上端部安装有上防护盖,所述下防护盖的外侧设置有对接块,所述上防护盖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对接座。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了波纹管,从而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热胀冷缩时,尽量避免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出现弯曲,从而管道连接处容易出现渗水现象。

4、进一步,所述下防护盖上端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下防护盖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了密封条,从而可对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进行二层防渗透处理。

6、进一步,所述下防护盖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下防护盖的下端部开设有密封槽。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柱与定位槽的配合,可使其上防护盖与下防护盖进行精准的对接。

8、进一步,所述对接块通过固定座与下防护盖固定连接,所述对接块的表面开设有锁定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锁定孔,从而使其上防护盖进行锁定。

10、进一步,所述对接座的俯视图为“框架”状,所述对接座的外侧壁开设有穿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穿孔可使其锁定柱进行活动。

12、进一步,所述穿孔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锁定柱,所述锁定柱与对接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的配合下,从而使其锁定柱可与锁定槽进行对接锁定。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该市政排水管道防渗结构,通过在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之间设置波纹管,从而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在热胀冷缩时,使其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不易发生变形破损;而在第一管道与波纹管连接处,第二管道与波纹管连接处均安装密封圈,可尽量避免连接处出现渗水情况;在其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外侧设置下防护盖与上防护盖,从而可对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进行防护,而密封槽与密封条之间的配合,可起到第二层防渗水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市政排水管道防渗结构,包括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2)之间连通有波纹管(3),波纹管(3)的外侧安装有密封圈(4),所述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2)的下端部安装有下防护盖(5),所述下防护盖(5)的上端部安装有上防护盖(6),所述下防护盖(5)的外侧设置有对接块(7),所述上防护盖(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对接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排水管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护盖(5)上端部开设有定位槽(51),所述下防护盖(5)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排水管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护盖(5)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条(52),所述下防护盖(5)的下端部开设有密封槽(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排水管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块(7)通过固定座(71)与下防护盖(5)固定连接,所述对接块(7)的表面开设有锁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排水管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座(8)的俯视图为“框架”状,所述对接座(8)的外侧壁开设有穿孔(8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市政排水管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81)的内侧壁活动连接有锁定柱(82),所述锁定柱(82)与对接座(8)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83)。

...

【技术特征摘要】

1.市政排水管道防渗结构,包括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2)之间连通有波纹管(3),波纹管(3)的外侧安装有密封圈(4),所述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2)的下端部安装有下防护盖(5),所述下防护盖(5)的上端部安装有上防护盖(6),所述下防护盖(5)的外侧设置有对接块(7),所述上防护盖(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对接座(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排水管道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护盖(5)上端部开设有定位槽(51),所述下防护盖(5)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柱(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排水管道防渗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晶超曾相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防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