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耳内给药装置与内耳治疗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耳内给药装置与内耳治疗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9050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内给药装置与内耳治疗系统,包括载体、含水结构以及缓释涂层。载体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载体设有与其外部环境相连通的容置空间。含水结构设于容置空间中,含水结构搭载有水与药物;缓释涂层设置于载体的壁面,缓释涂层用于储存以及释放药物。上述耳内给药装置,解决了内耳给药的精准程度较低的问题,即避免了直接将药物灌满中耳腔,药物利用率低下,使得过多药物的流失给患者带来的药物副作用,从而能大大提高药物的利用率。此外,还同时解决了内耳给药持续性不够的问题,避免了多次鼓膜穿刺给药造成患者鼓膜损伤,增加感染风险,消耗医疗资源等弊端。本申请实现了无需多次鼓膜穿刺等治疗方式即可持续不断缓释药物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耳内给药装置与内耳治疗系统


技术介绍

1、一般地,存在由巨大噪声等冲击波引起的中耳和内耳损伤等爆震性耳聋、其他原因的突发性聋、自身免疫性内耳病、耳毒性聋、梅尼埃病等非常多内耳疾病需内耳给药治疗。常见的治疗主要有全身系统应用激素、扩血管药、神经营养药物、高压氧等。

2、但由于内耳位置隐蔽、存在血迷路屏障,由于血迷路屏障的存在,内耳与身体其他部分是相对独立的,圆窗膜(又称鼓膜)的半渗透性使得某些药物可以通过圆窗膜直接渗透进入鼓阶外淋巴。传统的内耳给药方式包括经鼓膜穿刺给药、载药明胶给药等,这些给药方式都是通过将药物灌满中耳腔,药物通过圆窗膜扩散至内耳,然而药物很难进入内耳,总体疗效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耳内给药装置与内耳治疗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问题。

2、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xxx。《独权内容》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从权内容》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从权内容》

5、上述耳内给药装置与内耳治疗系统,当需要对内耳结构进行给药治疗时,使耳内给药装置穿过鼓膜放入到圆窗内部,即进入到药物缓释期,载体与圆窗的周围组织接触,在一定周期内依靠缓释涂层和含水结构缓慢释放药物,药物通过圆窗进入内耳,耳内给药装置的药物完全释放结束后,耳内给药装置在含水结构的潮湿环境下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如此可见,解决了内耳给药的精准程度较低的问题,即避免了直接将药物灌满中耳腔,药物利用率低下,使得过多药物的流失给患者带来的药物副作用,从而能大大提高药物的利用率。此外,还同时解决了内耳给药持续性不够的问题,避免了多次鼓膜穿刺给药造成患者鼓膜损伤,增加感染风险,消耗医疗资源等弊端。本申请的耳内给药装置实现了无需多次鼓膜穿刺等治疗方式即可持续不断缓释药物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内给药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弹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椭球状或圆球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包括两个支持部以及位于两个所述支持部之间的多个弹性连接部;所述弹性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持部对应相连;所述多个弹性连接部与两个所述支持部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选自于Z字形、W字形、螺旋形、菱形、S形、方波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的数量为8个至12个。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部为编织网状或实体块状;和/或,所述支持部与所述弹性连接部通过编织或粘接相连。

8.一种内耳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耳治疗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耳内给药装置,还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耳内给药装置输送到内耳结构的圆窗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耳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耳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弹性夹持部相连的第一推拉部;和/或,所述弹性夹持部包括至少两个弹性臂,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每个弹性臂呈弯折状,且两个弹性臂的弯折方向相对以呈夹持状,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时受所述压握管的限制呈直线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耳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件包括管状的推动端;所述推动端的端口口径由推动端内向推动端外逐渐增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耳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端的端口内壁面为弧形面或锥形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内给药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弹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椭球状或圆球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包括两个支持部以及位于两个所述支持部之间的多个弹性连接部;所述弹性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持部对应相连;所述多个弹性连接部与两个所述支持部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选自于z字形、w字形、螺旋形、菱形、s形、方波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的数量为8个至12个。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内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部为编织网状或实体块状;和/或,所述支持部与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雯婕张立争黄凯楠李锐张劼常兆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道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