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9006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液筐,属于医疗用品领域。所述输液筐包括主筐;在主筐内设置有多个隔板;在主筐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安瓶放置槽;在所述主筐的前侧面中部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卡片槽;在所述主筐的前侧面设置有平板,所述平板的上部背面与主筐的前侧面中部铰接;在平板的上部正面设置有夹子。利用本技术能够使医生开具的输液用品在摆放环节即分组放置,方便临床操作,减少了差错发生几率,而且能够单独放置安瓶,减少了安瓶破损及给药方法错误的概率,满足了大容量液体(三升袋)的摆放,整体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筐,用于分组摆放静脉输液液体及配置药物。


技术介绍

1、目前,临床中用于摆放输液用品的容器多为长方形通体塑料材质的敞口盒或者筐,俗称输液筐。但是,医生开具的输液用品(通常包括安瓶、输液袋)大多是分组配置,一组配置中包括输液袋与要加入到输液袋中的药品(例如一袋10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要加入一种保肝药,500毫升液体里面要加入一只氯化钾),如果将溶液和药品统一放置在一个通体输液筐内,有造成配置错误的风险。输液用品放在一个输液筐内,也无法保证它们能够正确配置以及分组放置,这样不方便操作与核对,增加了配置错误的风险。

2、而且,为了避免安瓶之间发生碰撞导致破损等情况的发生,通常的方式是统一将安瓶放置在输液筐前面的桌面上(即放置在输液筐的外面),但是这样增加了临床工作出现差错的机会。

3、另外,如果医生开具的输液用品中还有大容量液体(三升袋),一个输液筐的容量不能满足摆放需求,只能增加另一个输液筐摆放在旁边。两个输液筐之间没有连接,增加了发生差错的风险,工作中易出现忘拿摆放有三升袋液体的输液筐的情况,这样就增加了出现差错的机会,或者需要临时在摆放有三升袋液体的输液筐上进行床号标识,增加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输液筐,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分类分组放置的容器,便于核对,方便操作,降低差错发生几率;而且能够避免安瓶之间发生碰撞导致破损,且能够满足大容量液体(三升袋)的存放。>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液筐,所述输液筐包括主筐;

4、在主筐内设置有多个隔板;

5、在主筐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安瓶放置槽;

6、在所述主筐的后侧面中部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卡片槽;

7、在所述主筐的前侧面设置有平板,所述平板的上部背面与主筐的前侧面中部铰接;

8、在平板的上部正面设置有夹子。

9、优选的,每个安瓶放置槽为圆形凹槽。

10、优选的,所述平板的上部背面通过阻尼合页与主筐的前侧面中部铰接。

11、优选的,所述输液筐进一步包括副筐;

12、在主筐的右侧上部设置有卡槽;

13、在副筐的左侧和/或右侧设置有卡扣,卡扣能够插入到卡槽内。

14、优选的,在主筐的前侧面、后侧面的上部设置有长椭圆形孔,所述长椭圆形孔位于平板、卡片槽的上方。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技术能够使医生开具的输液用品在摆放环节即分组放置,方便临床操作,减少了差错发生几率,而且安瓶能够单独放置,减少了安瓶破损及给药方法错误的概率,满足了大容量液体(三升袋)的摆放,整体提高了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筐包括主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筐,其特征在于:每个安瓶放置槽为圆形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的上部背面通过阻尼合页与主筐的前侧面中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筐进一步包括副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筐,其特征在于:在主筐的前侧面、后侧面的上部设置有长椭圆形孔,所述长椭圆形孔位于平板、卡片槽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筐包括主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筐,其特征在于:每个安瓶放置槽为圆形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筐,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的上部背面通过阻尼合页与主筐的前侧面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