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藻管道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8909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藻管道培养装置,涉及螺旋藻生产相关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底板,底板正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培养箱管,培养箱管内部的中部设置有培养杆,培养杆左右端位于培养箱管内部的位置处均固定有圆架,两个圆架之间的位置设置多个呈环形均布设置的置放板,立板的右侧位于培养箱管正上方的位置处固定有培养灯,置放板正下方的位置处均设置有配重杆。本技术通过圆板带动置放板的旋转移动,可使多个置放板逐一从弧形口的位置穿过,使置放板上侧的螺旋藻的灯光照射范围和时间得到均布,实现螺旋藻的均布培养,同时配重杆装配在置放板的下侧位置,保证置放板的位置稳定,可避免置放板上侧的螺旋藻不会掉落到培养箱管的内壁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螺旋藻生产相关,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旋藻管道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1、螺旋藻是全面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营养素来源。此外,它还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在螺旋藻的养殖中主要以光合自养法为主,为了提高螺旋藻的养殖效率,一般会使用到相应的管道培养装置用于对螺旋藻的养殖工作,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2、1、在使用管道培养装置对螺旋藻进行培养时,由于螺旋藻处在管道培养装置被光线照射的时间和范围不均匀,进而会导致管道培养装置内部的螺旋藻被培养的效果不一致;

3、2、在使用管道培养装置对螺旋藻进行培养时,由于置放螺旋藻的结构稳定性不足,因此在对螺旋藻的位置进行旋转调节时,会导致螺旋藻在结构上脱出,以此使螺旋藻无法被光线照射。

4、因此,现有的螺旋藻管道培养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藻管道培养装置,通过圆板带动置放板的旋转移动,可使多个置放板逐一从弧形口的位置穿过,使置放板上侧的螺旋藻的灯光照射范围和时间得到均布,实现螺旋藻的均布培养,同时配重杆装配在置放板的下侧位置,可保证置放板的位置稳定,可避免置放板上侧的螺旋藻不会掉落到培养箱管的内壁上。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螺旋藻管道培养装置,包括底板,底板正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培养箱管,培养箱管内部的中部设置有培养杆,培养杆的左右端位于培养箱管内部的位置处均固定有圆架,两个圆架之间的位置设置多个呈环形均布设置的置放板,培养箱管左方的底板上侧壁固定有立板,立板的右侧位于培养箱管正上方的位置处固定有培养灯,置放板正下方的位置处均设置有配重杆,置放板的下侧均固定有装配板,装配板下侧的左右部位均开设有t形口,配重杆上侧的左右部位均固定有t形块,t形块滑动设置在t形口内部。

4、进一步地,培养箱管上侧的中部位置开设有弧形口,弧形口的内部固定有观察板。

5、进一步地,两个圆架相反的侧壁中部均固定有与培养箱管的左右侧壁转动连接的轴杆,置放板均通过左右侧壁固定的转杆与圆架的侧壁转动连接。

6、进一步地,位于培养箱管右方的轴杆端部均固定有从轮板。

7、进一步地,底板上侧的中部位置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转轴端固定有主轮板,主轮板通过皮带与从轮板转动连接。

8、进一步地,培养箱管的下侧固定有与底板相固定的撑架,电机处在撑架的内侧位置。

9、进一步地,培养箱管的前侧开设有封闭口,封闭口的内部设置有与之两侧铰接的封闭板。

1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在使用时,将螺旋在放入到培养箱管内部的置放板上侧位置,然后在通过电机工作,进而电机可经过主轮板通过皮带带动从轮板的旋转,并以此带动培养杆和圆架的转动,由此培养杆和圆架会直接带动两个圆架之间的置放板进行位置转动,使多个置放板逐一从弧形口的位置穿过,此时培养灯可对对应的置放板进行照射,以此使置放板上侧的螺旋藻的灯光照射范围和时间得到均布,进而实现螺旋藻的均布培养。

12、2、本技术在使用时,配重杆安装在配重杆的下侧位置,由此圆架在转动时,通过配重杆对置放板的拉扯,进而配重杆使置放板的下侧部位一致处于重心向下,可使置放板的上侧位置一直朝向上方,以此使置放板两侧的转杆会在圆架的侧壁上转动,以此可保证置放板的位置稳定,可避免置放板上侧的螺旋藻不会掉落到培养箱管的内壁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藻管道培养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正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培养箱管(2),所述培养箱管(2)内部的中部设置有培养杆(6),所述培养杆(6)的左右端位于所述培养箱管(2)内部的位置处均固定有圆架(602),两个所述圆架(602)之间的位置设置多个呈环形均布设置的置放板(7),所述培养箱管(2)左方的所述底板(1)上侧壁固定有立板(101),所述立板(101)的右侧位于所述培养箱管(2)正上方的位置处固定有培养灯(5),所述置放板(7)正下方的位置处均设置有配重杆(704),所述置放板(7)的下侧均固定有装配板(701),所述装配板(701)下侧的左右部位均开设有T形口(702),所述配重杆(704)上侧沿长度方向固定有两个T形块(705),所述T形块(705)滑动设置在所述T形口(702)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藻管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管(2)上侧中部开设有弧形口(203),所述弧形口(203)的内部固定有观察板(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藻管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圆架(602)相反的侧壁中部均固定有与所述培养箱管(2)的左右侧壁转动连接的轴杆(603),所述置放板(7)均通过左右侧壁固定的转杆(703)与所述圆架(602)的侧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藻管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培养箱管(2)右方的所述轴杆(603)端部均固定有从轮板(6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旋藻管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侧的中部位置固定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转轴端固定有主轮板(401),所述主轮板(401)通过皮带与所述从轮板(601)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螺旋藻管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管(2)的下侧固定有与所述底板(1)相固定的撑架(3),所述电机(4)处在所述撑架(3)的内侧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藻管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管(2)的前侧开设有封闭口(204),所述封闭口(204)的内部设置有与之两侧铰接的封闭板(2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藻管道培养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正上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培养箱管(2),所述培养箱管(2)内部的中部设置有培养杆(6),所述培养杆(6)的左右端位于所述培养箱管(2)内部的位置处均固定有圆架(602),两个所述圆架(602)之间的位置设置多个呈环形均布设置的置放板(7),所述培养箱管(2)左方的所述底板(1)上侧壁固定有立板(101),所述立板(101)的右侧位于所述培养箱管(2)正上方的位置处固定有培养灯(5),所述置放板(7)正下方的位置处均设置有配重杆(704),所述置放板(7)的下侧均固定有装配板(701),所述装配板(701)下侧的左右部位均开设有t形口(702),所述配重杆(704)上侧沿长度方向固定有两个t形块(705),所述t形块(705)滑动设置在所述t形口(702)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藻管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管(2)上侧中部开设有弧形口(203),所述弧形口(203)的内部固定有观察板(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藻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荣任海飞杨喜红
申请(专利权)人:鄂托克旗德荣藻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