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体量人工堆土造景山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8862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大体量人工堆土造景山体施工方法,包括:堆土前做好前期清除表层植被层和陡坎削本发明专利技术坡工作;清表完成后的地形,分级堆载填筑主、次峰;填筑主、次峰后在山体表面铺设土工布、土工格栅;设抗水平滑移桩和悬臂式挡土墙;在堆土至预定标高且达到规定沉降休止期后,在山体进行散置块石堆砌;山体排水管网设置;在山体进行景观绿化;在填筑过程及竣工后,对山体及周边建筑物进行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刚性排桩控制、多种措施排水、全过程监测相结合,同时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做为部分堆山填料,不仅可以完成堆山工程,还可以消纳城市建筑垃圾,节约工程成本,解决城市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大体量人工堆土造景山体施工方法,属于山体施工。


技术介绍

1、园林工程中,人工堆土造景是较为常见且工程量大、安全要求高的工程内容,如何保证抗滑移、稳固至关重要。人工堆土造景山体工程需要大量土方,工程开挖弃土量及土质并不能完全满足堆山土方需求,外购土则会增加工程投资。超大体量堆山填筑高,周边环境复杂,同时由于岩土工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易发生沉降导致山体失稳。堆山过程中排水不完善,也会造成雨水冲毁坡面,降低土体强度造成局部滑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超大体量人工堆土造景山体施工方法,采用刚性排桩控制、多种措施排水、全过程监测相结合,同时利用城市建筑垃圾做为部分堆山填料,不仅可以完成堆山工程,还可以消纳城市建筑垃圾,节约工程成本,解决城市难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大体量人工堆土造景山体施工方法,包括:

3、堆土前做好前期清除表层植被层和陡坎削坡工作;

4、堆山填筑前,对距离堆山边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超大体量人工堆土造景山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量人工堆土造景山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灌注桩Ф800mm,L=25m,桩间距2.8m,行间距2m,旋挖灌注桩施工顺序为:定位和护筒埋设→机械就位和钻具校验→成孔施工→第一次清孔→钢筋笼吊放→第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移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量人工堆土造景山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筑采用分层碾压法,每层碾压厚度 30~50cm,与耕植土交界部位形成阶梯平台,压实度≥90%,用18t平碾,碾压7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量人工堆土造...

【技术特征摘要】

1.超大体量人工堆土造景山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量人工堆土造景山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挖灌注桩ф800mm,l=25m,桩间距2.8m,行间距2m,旋挖灌注桩施工顺序为:定位和护筒埋设→机械就位和钻具校验→成孔施工→第一次清孔→钢筋笼吊放→第二次清孔→灌注混凝土→移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量人工堆土造景山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筑采用分层碾压法,每层碾压厚度 30~50cm,与耕植土交界部位形成阶梯平台,压实度≥90%,用18t平碾,碾压7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量人工堆土造景山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铺设土工布、土工格栅的方法为:现场铺设的土工布、土工格栅宽度,总幅宽应>20m,摊铺平整完毕后,上覆土层进行下一层碾压摊铺;横向铺设接头拼接采用“包缝”法缝合,搭接宽度>20cm;在拼接场地将两块单幅宽度的布铺开,在横边各折叠出20cm布宽;将这两层20cm布用手提缝纫机穿涤纶线缝合后,按照缝过的线痕折叠,再在10cm宽度处缝二条线,缝制针距每10cm控制在13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体量人工堆土造景山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水平滑移桩采用前后排梅花形布置,规格及设置同山脚灌注桩;桩顶部为悬臂式挡土墙,桩纵筋锚入压顶梁800mm,锚入挡土墙底板35d;所述挡土墙底部设置100mm厚度c20混凝土垫层,每边宽出100mm,墙体抗震四级,采用c3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40mm ;挡土墙每间隔20m设置一道沉降伸缩缝,宽度为20~30mm,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深度≥20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星夏冰沈健仲童强魏句京周珂侯传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山水环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