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8708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包括第一轨道单元,第二轨道单元,轨道连通单元,轨道连接单元,运输单元以及滑移单元;所述第一轨道单元沿着顶部桁架层外围设置,所述第二轨道单元分布于桁架层中部若干内宫格中,所述第一轨道单元与第二轨道单元通过轨道连通单元进行连通;所述滑移单元可在第一轨道单元和第二轨道单元上进行滑移,所述运输单元与滑移单元配合连接,将设备运输至滑移单元,滑移单元可带动设备在轨道单元上滑移。本方案通过连接件将各种形态轨道进行拼接形成环形轨道,在无需另外加装轨道的基础上来适应内外挂架的变化,提高造楼机轨道的实用性;同时并配合运输单元以及滑移单元,提高了水平轨道系统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


技术介绍

1、自爬式顶升钢平台/整体顶升钢平/造楼机(以下简称造楼机)是高层建筑重要的施工做平台。参见图1,由桁架层、外挂架、内挂架等组成。其中桁架层为贝雷架或者型钢组成的双层桁架空间结构,其顶部可以作为材料堆场和大型机械设备安装平面。挂架由立杆、横杆和脚手板组成,悬挂在桁架层之下,主要用为工人的工作面。

2、在造楼机顶部配合设有轨道用于设备的运移,常规的轨道(各种类型轨道例如工字钢轨道、滑触线轨道等)通常安装在位置、结构、形态不变的附着物上,造楼机的本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其内外挂架的位置、结构、形态会随着施工进程不断地变化,因此轨道也需要随之变化。

3、但是造楼机内外挂架上安装和一般轨道安装场景的不同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是造楼机内外挂架上空间狭小,加装轨道会进一步限制高度、宽度的可用范围,对生产施工造成不利的影响;二是内外挂架,尤其是外挂架受风荷载影响较大,会出现平面外即垂直于轨道长度方向的变形,存在使轨道拼接处错位的可能性。

4、因此,现急需一种可拆卸轨道能够便于拼接不同的轨道路径,且与造楼机结合,在无需另外加装轨道的基础上来适应内外挂架的位置、结构、形态的变化,提高造楼机轨道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于现有造楼机轨道存在实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其能够在无需另外加装轨道的基础上来适应内外挂架的位置、结构、形态的变化,提高造楼机轨道的实用性。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包括第一轨道单元,第二轨道单元,轨道连通单元,轨道连接单元,运输单元以及滑移单元;所述第一轨道单元沿着顶部桁架层外围设置,所述第二轨道单元分布于桁架层中部若干内宫格中,所述第一轨道单元与第二轨道单元通过轨道连通单元进行连通;所述滑移单元与第一轨道单元和第二轨道单元配合连接,可在第一轨道单元和第二轨道单元上进行滑移,所述运输单元与滑移单元配合连接,将设备运输至滑移单元,通过滑移单元带动设备在第一轨道单元和第二轨道单元上滑移。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轨道单元包括若干第一轨道和若干第一连通轨道,所述若干第一轨道沿着桁架层外围进行分布,相邻的第一轨道之间通过第一连通轨道进行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轨道单元包括若干第二轨道,若干第二连通轨道,若干第三连通轨道,所述若干第二轨道沿着内宫格的边缘进行分布,相邻第二轨道之间通过设置第二连通轨道进行连接可形成第二轨道组件并通过设置第三连通轨道分别与第一轨道单元以及相邻的第二轨道组件进行连通。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轨道组件中设有停机轨道,所述停机轨道一端与第二轨道组件中其中一侧的第二轨道连接,另一端横穿第二轨道组件的中间区域与另一侧的第二轨道连接,所述停机轨道与第二轨道组件的配合可构成内宫格中的第三轨道组件并通过设置第三连通轨道分别与第一轨道单元以及相邻的第三轨道组件进行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停机轨道包括弧形段以及直线段,所述弧形段与直线段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轨道连接包括单元嵌块,钢板连接件,角钢连接件,橡胶片以及弯折连接件,所述嵌块设置于轨道接缝处,两侧设置角钢连接件并组合成整体结构,所述钢板连接件和橡胶垫片叠放整齐后塞进角钢连接件翼缘之间的空隙中,并与角钢连接件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所述弯折连接件角钢连接件连接并与挂架立杆进行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顶升组件包括竖向轨道,移动组件;所述竖向轨道安装于挂架靠墙一侧立杆外侧,所述移动组件可沿着竖向轨道进行竖向移动,所述移动组件顶部设有固定扣,下部设有电感基座,所述电感基座上配合设有锁扣,所述锁扣与设备配合连接,可通过锁扣的闭合来对设备进行解锁和锁止。

9、进一步地,所述滑移组件包括基座,磁吸装置以及线轮;

10、所述基座设置于顶部环形轨道上,所述基座下带有磁吸装和线轮,所述线轮上缠绕细绳并与设备连接;当所述细绳往上提时,抵住磁吸装置后,被磁吸装置固定,然后设备可以随着基座在水平轨道上移动。

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其通过将连接件将各种形态轨道进行拼接形成环形轨道,在无需另外加装轨道的基础上来适应内外挂架的位置、结构、形态的变化,提高造楼机轨道的实用性。

12、同时并配合运输单元以及滑移单元,提高了本环式水平轨道系统操作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轨道单元,第二轨道单元,轨道连通单元,轨道连接单元,运输单元以及滑移单元;所述第一轨道单元沿着顶部桁架层外围设置,所述第二轨道单元分布于桁架层中部若干内宫格中,所述第一轨道单元与第二轨道单元通过轨道连通单元进行连通;所述滑移单元与第一轨道单元和第二轨道单元配合连接,可在第一轨道单元和第二轨道单元上进行滑移,所述运输单元与滑移单元配合连接,将设备运输至滑移单元,通过滑移单元带动设备在第一轨道单元和第二轨道单元上滑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单元包括若干第一轨道和若干第一连通轨道,所述若干第一轨道沿着桁架层外围进行分布,相邻的第一轨道之间通过第一连通轨道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单元包括若干第二轨道,若干第二连通轨道,若干第三连通轨道,所述若干第二轨道沿着内宫格的边缘进行分布,相邻第二轨道之间通过设置第二连通轨道进行连接可形成第二轨道组件并通过设置第三连通轨道分别与第一轨道单元以及相邻的第二轨道组件进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组件中设有停机轨道,所述停机轨道一端与第二轨道组件中其中一侧的第二轨道连接,另一端横穿第二轨道组件的中间区域与另一侧的第二轨道连接,所述停机轨道与第二轨道组件的配合可构成内宫格中的第三轨道组件并通过设置第三连通轨道分别与第一轨道单元以及相邻的第三轨道组件进行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机轨道包括弧形段以及直线段,所述弧形段与直线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连接包括单元嵌块,钢板连接件,角钢连接件,橡胶片以及弯折连接件,所述嵌块设置于轨道接缝处,两侧设置角钢连接件并组合成整体结构,所述钢板连接件和橡胶垫片叠放整齐后塞进角钢连接件翼缘之间的空隙中,并与角钢连接件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所述弯折连接件角钢连接件连接并与挂架立杆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包括竖向轨道,移动组件;所述竖向轨道安装于挂架靠墙一侧立杆外侧,所述移动组件可沿着竖向轨道进行竖向移动,所述移动组件顶部设有固定扣,下部设有电感基座,所述电感基座上配合设有锁扣,所述锁扣与设备配合连接,可通过锁扣的闭合来对设备进行解锁和锁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件包括基座,磁吸装置以及线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轨道单元,第二轨道单元,轨道连通单元,轨道连接单元,运输单元以及滑移单元;所述第一轨道单元沿着顶部桁架层外围设置,所述第二轨道单元分布于桁架层中部若干内宫格中,所述第一轨道单元与第二轨道单元通过轨道连通单元进行连通;所述滑移单元与第一轨道单元和第二轨道单元配合连接,可在第一轨道单元和第二轨道单元上进行滑移,所述运输单元与滑移单元配合连接,将设备运输至滑移单元,通过滑移单元带动设备在第一轨道单元和第二轨道单元上滑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单元包括若干第一轨道和若干第一连通轨道,所述若干第一轨道沿着桁架层外围进行分布,相邻的第一轨道之间通过第一连通轨道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单元包括若干第二轨道,若干第二连通轨道,若干第三连通轨道,所述若干第二轨道沿着内宫格的边缘进行分布,相邻第二轨道之间通过设置第二连通轨道进行连接可形成第二轨道组件并通过设置第三连通轨道分别与第一轨道单元以及相邻的第二轨道组件进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造楼机机器人的轨道变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组件中设有停机轨道,所述停机轨道一端与第二轨道组件中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俊李知恒黄青隆杨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