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8611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涉及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有以下步骤:S1:挖沟机运输驳船抵达作业区域并选择安全区域进行船舶DP测试,安装定位信标;S2:通过定位信标在定位图中标记出待作业基坑的范围和待作业基坑范围的海管路由,确认吹挖位置;S3:移动挖沟机运输驳船到吹挖位置,通过挖沟机收放系统将挖沟机下放入水;S4:挖沟机入水着陆海床后对待作业基坑进行吹挖作业;S5:基坑吹挖结束后将挖沟机回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船舶在海上待机时间长对挖沟作业效率和运行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大大减少船舶的待机时间,提高作业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工程,具体而言,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


技术介绍

1、众所周知,海底输送石油、天然气的以及其他流体介质的管道在铺设后,为了保证管道在海床上的稳定性和管道介质输送的安全性,则需要将海管埋于海床底下。现如今中国的海底管道也是四通八达,而在复杂的海况情况下,波浪的循环荷载作用下海床沉积物中孔隙水压力土体强度发生变化,海床的稳定性收受到影响,导致前期预留的海底管道接头可能损坏,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底管道的的服役年限也不断增长,因此对海底管道的修复改造也会越来越多,在修复和改造时就需要在管道旁边吹扫出基坑,为潜水员、rov及施工改造机械在海底管道旁侧的悬空作业提供操作空间,由于大部分所需要清理的基坑尺寸较大,深度较深,部分区域土质坚硬,潜水员处理的话难度极其大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海底基坑进行施工作业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的挖沟机。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3、s1:挖沟机运输驳船抵达作业区域并选择安全区域进行船舶dp测试,安装定位信标;

4、s2:通过定位信标在定位图中标记出待作业基坑的范围和待作业基坑范围的海管路由,确认吹挖位置;

5、s3:移动挖沟机运输驳船到吹挖位置,通过挖沟机收放系统将挖沟机下放入水;

6、s4:挖沟机入水着陆海床后对待作业基坑进行吹挖作业;

7、s5:基坑吹挖结束后将挖沟机回收。

8、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s1中,安全区域为海上平台500米范围以外。

9、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s1之后,应检查并确认设备状态良好,保证挖沟人员与项目组以及船方的良好沟通。

10、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s2之后,应核实确认吹挖区域无其他水下设施。

11、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步骤s3中,所述挖沟机收放系统由提升绞车、a架、cursor、脐带缆绞车、脐带缆排缆器、蓄能器和液压站组成。

12、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13、s31:操作提升绞车吊起挖沟机至一定高度后停止提升;

14、s32:调整a架角度将挖沟机缓慢移动到舷外的下放位置;

15、s33:操作提升绞车缓慢下放挖沟机;

16、s34:挖沟机下放入水深度达到10m后停止下放,进行挖沟机入水后功能测试;

17、s35:功能测试正常后,继续下放挖沟机至脱离cursor,并回收cursor 至甲板;

18、s36:调整挖沟机的艏向朝向挖沟行进方向,挖沟机的中心线与海管路由中心线对准,完成入水。

19、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s3中,挖沟机下放位置距离已有的水下设施距离不小于35m。

20、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s4中,若基坑上方有海管,则挖沟机沿着海管路由方向进行,若基坑上方无海管,则挖沟机沿着基坑长边方向进行。

21、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s4中,吹挖作业通过操作挖沟机喷射臂模块由浅至深插入进行,艉部抽吸模块同步进行抽吸作业。

22、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s5中,回收包括以下步骤:

23、s51:下放cursor,提升挖沟机回到cursor 上;

24、s52:移船至挖沟机距离已有水下设施不小于35m的安全区域;

25、s53:启动提升绞车,将挖沟机提升到水面以上;

26、s54:调整 a 架角度,将挖沟机移动到船舶甲板上;

27、s55:操作提升绞车下放挖沟机至甲板上并固定,回收作业完成。

2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

29、1、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首先进行路径规划,进行船舶dp测试以及标记出待作业基坑的范围和待作业基坑范围的海管路由,确认吹挖位置,移动挖沟机运输驳船到吹挖位置,通过挖沟机收放系统将挖沟机下放入水,挖沟机入水着陆海床后对待作业基坑进行吹挖作业,基坑吹挖结束后将挖沟机回收,从而实现了对海底基坑进行施工作业的有益效果。

30、2、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在挖沟机收放系统的控制下,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借助收放系统的a架和提升绞车进行竖直移动和水平下放,移动灵活,便于快速到达水下作业地点,高压射流机构运行,在调整小喷嘴的直径、间距和水射流方向后,进行挖沟作业,同时,艉部抽吸模块同步进行抽吸作业,吹挖过程中使用delta-t和二维声呐进行基坑处理效果监测,最后配合履带轮实现连续性挖沟作业;本专利技术通过借助收放系统及挖沟机本身的履带工作机构,实现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作业,解决了船舶在海上待机时间长,对挖沟作业效率和运行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大大减少了船舶的待机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使得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实现了在海底土壤强度大、潮汐水流影响大和能见度降低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作业的有益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安全区域为海上平台500米范围以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后,应检查并确认设备状态良好,保证挖沟人员与项目组以及船方的良好沟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之后,应核实确认吹挖区域无其他水下设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挖沟机收放系统由提升绞车、A架、Cursor、脐带缆绞车、脐带缆排缆器、蓄能器和液压站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挖沟机下放位置距离已有的水下设施距离不小于35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若基坑上方有海管,则挖沟机沿着海管路由方向进行,若基坑上方无海管,则挖沟机沿着基坑长边方向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吹挖作业通过操作挖沟机喷射臂模块由浅至深插入进行,艉部抽吸模块同步进行抽吸作业。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回收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安全区域为海上平台500米范围以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后,应检查并确认设备状态良好,保证挖沟人员与项目组以及船方的良好沟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之后,应核实确认吹挖区域无其他水下设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履带式接触喷射挖沟机大面积作业基坑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挖沟机收放系统由提升绞车、a架、cursor、脐带缆绞车、脐带缆排缆器、蓄能器和液压站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晨磊俞金林傅文志王迪祥唐毫李东生黄鑫李俊邱可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深圳海洋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