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频域分析法的白光干涉信号峰间距解调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8576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频域分析法的白光干涉信号峰间距解调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利用白光干涉仪采集包含多个干涉峰的时域干涉信号I;二:保留时域干涉信号I中一个目标干涉峰,将信号其余部分置为时域干涉信号的平均强度,得到信号I<subgt;1</subgt;;保留时域干涉信号I中另一个目标干涉峰,将信号其余部分置为时域干涉信号的平均强度,得到信号I<subgt;2</subgt;;三:对信号I<subgt;1</subgt;和I<subgt;2</subgt;进行傅里叶变换至频域,分别取相位并解缠绕,获得光源谱宽范围内的相频曲线φ<subgt;1</subgt;(k)和φ<subgt;2</subgt;(k),令两条相频曲线φ<subgt;1</subgt;(k)和φ<subgt;2</subgt;(k)作差得到曲线φ(k);四:根据曲线φ(k)中相位与频率的关系,计算出两个干涉峰中心条纹间距L。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抑制噪声对解调算法的影响,提高测量准确度,并起到简化计算流程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测量,涉及一种白光干涉信号的干涉峰间距解调方法。


技术介绍

1、白光干涉测量凭借其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绝对测量等独特优点,在三维形貌测量、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光学器件测试、光纤传感测量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白光干涉信号峰中心条纹位置与待测光程相对应,因此中心条纹识别精度对光程测量精度具有决定性作用。

2、白光干涉信号的获取方式可分为时域与谱域两大类,其中时域方法主要指光程扫描法。白光干涉信号在时域上通常表现为一个或若干个干涉峰,每个干涉峰是一条以中心波长为周期、振幅受白光光源的光谱函数调制的余弦曲线。每个干涉峰通常具有一个主极大值(即中心条纹位置),与特定光程差位置对应,中心条纹的位置可为光程测量提供可靠的参考。随着测量技术不断发展,基于单个干涉峰的中心条纹位置识别方法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针对具有多个干涉峰的白光干涉信号,如何准确解调两个干涉峰中心条纹位置间的距离是制约光程测量精度的一个关键因素。

3、目前针对白光干涉信号的中心条纹间距的解调,大多采用包络提取法、重心法、频域分析法(frequenc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频域分析法的白光干涉信号峰间距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频域分析法的白光干涉信号峰间距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如果两个目标干涉峰分别位于时域干涉信号的中点位置两边,或者任一干涉峰恰好在中点附近,需要对整个时域干涉信号进行补长;此外,如果需要增加谱域信号分辨率,需要进行时域干涉信号补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频域分析法的白光干涉信号峰间距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长方法如下:在信号末端补至大于一倍的原信号长度,基本要求是对两个峰的补长操作应完全相同、且不能影响解调,若后端补长,则使两个干涉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频域分析法的白光干涉信号峰间距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频域分析法的白光干涉信号峰间距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如果两个目标干涉峰分别位于时域干涉信号的中点位置两边,或者任一干涉峰恰好在中点附近,需要对整个时域干涉信号进行补长;此外,如果需要增加谱域信号分辨率,需要进行时域干涉信号补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频域分析法的白光干涉信号峰间距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长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云龙马雨濛卢旭郎骏毅党凡阳朱瑶张晓峻苑勇贵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