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变转速压差调控负载敏感系统及其工程机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848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7
本技术提供了变转速压差调控负载敏感系统及其工程机械,包括:驱动电机组件、定量泵、电控负载敏感多路阀组件、执行器组件、控制单元、电控先导手柄组件、工作模式选择模块以及传感器组件;驱动电机组件驱动定量泵为电控负载敏感多路阀组件供油,最终驱动执行器组件运行;控制单元接收电控先导手柄组件、工作模式选择模块和传感器组件的反馈信号,同步控制驱动电机变转速闭环调节系统压差和电控多路阀组件。旨在解决当前工程机械的负载敏感系统存在压差节流损失较大,无法实时调控压差以适应不同工况操作需求以及无法发挥电驱系统优势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具体涉及变转速压差调控负载敏感系统及其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1、负载敏感系统是通过压力补偿,使得对应各执行器的各联节流口前后端压差维持稳定一致,保证了良好的操控性和复合动作协调性,因而广泛应用在以液压挖掘机为典型代表的工程机械。但是,当前市面上的负载敏感系统的节流口压差设置保守,且一般由弹簧固定设定,在运行过程中无法动态调整。一方面,在各节流口上造成较大的压差节流损失,尤其是在大流量需求的多执行器复合动作工况下;另一方面,压差的固定设置难以兼顾工程机械精细作业和快速复合动作等复杂多变的工况需求。此外,随着工程机械电动化的快速发展,负载敏感系统的原动机由发动机变为了电机,但负载敏感系统的动力源仍然保留定转速-变排量的流量匹配方式,没有发挥电机驱动系统相对于发动机在优良调速性能方面的巨大优势。

2、有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变转速压差调控负载敏感系统及其工程机械,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工程机械的负载敏感系统存在压差节流损失较大,无法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变转速压差调控负载敏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组件、定量泵、电控负载敏感多路阀组件、执行器组件、控制单元、电控先导手柄组件、工作模式选择模块、以及传感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转速压差调控负载敏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组件包括供电源、电机驱动器、以及驱动电机,所述供电源与所述电机驱动器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电气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定量泵同轴机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转速压差调控负载敏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负载敏感多路阀组件包括溢流阀、第一电控三位六通阀、第一压力补偿阀、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变转速压差调控负载敏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组件、定量泵、电控负载敏感多路阀组件、执行器组件、控制单元、电控先导手柄组件、工作模式选择模块、以及传感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转速压差调控负载敏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组件包括供电源、电机驱动器、以及驱动电机,所述供电源与所述电机驱动器的输入端电气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电气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定量泵同轴机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转速压差调控负载敏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负载敏感多路阀组件包括溢流阀、第一电控三位六通阀、第一压力补偿阀、第二电控三位六通阀、第二压力补偿阀,所述溢流阀配置在所述电控负载敏感多路阀组件的进油口处,所述第一压力补偿阀配置在所述第一电控三位六通阀内部的节流口处,所述第二压力补偿阀配置在所述第二电控三位六通阀内部的节流口处,所述第一电控三位六通阀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控三位六通阀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转速压差调控负载敏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组件包括第一执行器、以及第二执行器,所述第一执行器与所述第一电控三位六通阀的输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执行器与所述第二电控三位六通阀的输出口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执行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执行器的输入端电气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元正林添良陈其怀任好玲付胜杰缪骋陈俊屹陈龙林德昭黄文臻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