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8296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6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该处理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显影件、感光件、第一驱动力接收件和第二驱动力接收件;显影件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一盒体中,第一驱动力接收件用于驱动显影件旋转;感光件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二盒体中,第二驱动力接收件用于驱动感光件旋转;处理盒还包括设置有暴露孔和暴露部的端盖,其中,第一驱动力接收件和第二驱动力接收件之一通过暴露孔暴露,另一个进入暴露部;暴露部在处理盒的+y方向、‑y方向、+z方向和‑z方向至少之一形成有允许第一驱动力接收件或第二驱动力接收件沿与x方向相交的方向进入的开口,具有该结构的处理盒的组装难度可被降低,并具有更高的组装自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


技术介绍

1、现有一种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处理盒,其中,第一单元中可旋转地设置有显影件,第二单元中可旋转地设置有感光件,所述显影件用于将显影剂向着感光件供应,使得形成在感光件表面的静电潜像显影。

2、所述处理盒还包括端盖、第一驱动力接收件、第二驱动力接收件以及设置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迫使显影件和感光件相互靠近,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通过端盖可活动的连接,第一驱动力接收件从端盖上设置的第一通孔暴露,并用于从成像设备中接收驱动力以驱动显影件旋转,第二驱动力接收件从端盖上设置的第二通孔暴露,并用于从成像设备中接收驱动力以驱动感光件旋转。

3、实际中,在对所述处理盒进行组装时,操作人员需要用一只手同时抓住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然后用另一只手将端盖向着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安装,如上所述,第一驱动力接收件和第二驱动力接收件均需要从端盖暴露,这就要求端盖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必须要同时分别与第一驱动力接收件和第二驱动力接收件对准,端盖才能被正确安装;可见,现有处理盒的结构会降低处理盒的组装效率和组装自由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采用下述技术方案的处理盒,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具体方案为:

2、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处理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显影件、感光件、第一驱动力接收件和第二驱动力接收件;显影件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一盒体中,第一驱动力接收件用于从成像设备中接收驱动力以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并驱动显影件旋转;感光件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二盒体中,第二驱动力接收件用于从成像设备中接收驱动力以绕第二旋转轴线旋转,并驱动感光件旋转;显影件和感光件可随着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相对运动而在相互靠近的状态和相互分离的状态之间转换;处理盒还包括设置有暴露孔和暴露部的端盖,其中,第一驱动力接收件和第二驱动力接收件中的一个通过暴露孔暴露,另一个进入暴露部;暴露部在处理盒的+y方向、-y方向、+z方向和-z方向至少之一形成有允许第一驱动力接收件或第二驱动力接收件沿与x方向相交的方向进入的开口;具有该结构的处理盒的组装难度可被降低,并具有更高的组装自由度。

3、其中,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可相对转动或相对平动,处理盒还包括用于导引第一盒体运动或第二盒体运动的导引件和被导引件,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通过导引件和被导引件的结合而实现可活动的结合。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沿着x方向观察时,导引件或被导引件与暴露部相邻设置。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设置为相对转动时,导引件和被导引件之一形成为导引孔,另一个形成为被导引突起,所述导引孔与进入暴露部的驱动力接收件同轴设置。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设置为相对转动时,暴露部形成有与进入其中的驱动力接收件同轴的圆弧状匹配部,当沿着x方向观察时,导引件和被导引件的运动范围不超过匹配部的弧线所限定的范围。

7、具体的,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设置为相对转动,且第二驱动力接收件通过暴露孔暴露,第一驱动力接收件进入暴露部时,设定第一旋转轴线经过的点c为圆心,点c和显影件的圆心b的连线的延长线与显影件圆周表面相交于点a,以点c为圆形,点c和点a的连线为半径做一个参考圆,该参考圆经过导引件或被导引件。

8、优选地,当显影件和感光件相互靠近时,二者之间具有靠近位置,沿第一驱动力接收件的径向方向,所述参考圆比第一驱动力接收件更靠近所述靠近位置。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力接收件进入暴露部,第二驱动力接收件通过暴露孔暴露,当显影件和感光件处于相互靠近的状态时,所述参考圆与暴露孔的内表面在x方向的投影形成的圆相切。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盒还包括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用于从成像设备中接收迫使显影件和感光件相互分离的分离力,端盖还设置有用于导引分离机构沿预定路径运动的导引部。

11、进一步地,处理盒还包括设置在端盖上的遮挡件,分离机构具有用于接收分离力的分离力接收面,沿z方向,分离力接收面的下方末端不低于遮挡件的下方末端。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盒还包括用于与成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芯片以及用于支撑芯片的芯片架,所述芯片架可拆卸地与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端盖之一结合。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一与端盖一体形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处理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显影件、感光件、第一驱动力接收件和第二驱动力接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可相对转动或相对平动,处理盒还包括用于导引第一盒体运动或第二盒体运动的导引件和被导引件,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通过导引件和被导引件的结合而实现可活动的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当沿着x方向观察时,导引件或被导引件与暴露部相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设置为相对转动时,导引件和被导引件之一形成为导引孔,另一个形成为被导引突起,所述导引孔与进入暴露部的驱动力接收件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设置为相对转动时,暴露部形成有与进入其中的驱动力接收件同轴的圆弧状匹配部,当沿着x方向观察时,导引件和被导引件的运动范围不超过匹配部的弧线所限定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设置为相对转动,且第二驱动力接收件通过暴露孔暴露,第一驱动力接收件进入暴露部时,设定第一旋转轴线经过的点C为圆心,点C和显影件的圆心B的连线的延长线与显影件圆周表面相交于点A,以点C为圆形,点C和点A的连线为半径做一个参考圆,该参考圆经过导引件或被导引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当显影件和感光件相互靠近时,二者之间具有靠近位置,沿第一驱动力接收件的径向方向,所述参考圆比第一驱动力接收件更靠近所述靠近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力接收件进入暴露部,第二驱动力接收件通过暴露孔暴露,当显影件和感光件处于相互靠近的状态时,所述参考圆与暴露孔的内表面在x方向的投影形成的圆相切。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处理盒还包括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用于从成像设备中接收迫使显影件和感光件相互分离的分离力,端盖还设置有用于导引分离机构沿预定路径运动的导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处理盒还包括设置在端盖上的遮挡件,分离机构具有用于接收分离力的分离力接收面,沿z方向,分离力接收面的下方末端不低于遮挡件的下方末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处理盒还包括用于与成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的芯片以及用于支撑芯片的芯片架,所述芯片架可拆卸地与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和端盖之一结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之一与端盖一体形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处理盒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显影件、感光件、第一驱动力接收件和第二驱动力接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可相对转动或相对平动,处理盒还包括用于导引第一盒体运动或第二盒体运动的导引件和被导引件,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通过导引件和被导引件的结合而实现可活动的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当沿着x方向观察时,导引件或被导引件与暴露部相邻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设置为相对转动时,导引件和被导引件之一形成为导引孔,另一个形成为被导引突起,所述导引孔与进入暴露部的驱动力接收件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设置为相对转动时,暴露部形成有与进入其中的驱动力接收件同轴的圆弧状匹配部,当沿着x方向观察时,导引件和被导引件的运动范围不超过匹配部的弧线所限定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当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设置为相对转动,且第二驱动力接收件通过暴露孔暴露,第一驱动力接收件进入暴露部时,设定第一旋转轴线经过的点c为圆心,点c和显影件的圆心b的连线的延长线与显影件圆周表面相交于点a,以点c为圆形,点c和点a的连线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黄宗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鼎龙汇通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