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炭硅双相补强填料的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8276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炭硅双相补强填料的混合装置,属于轮胎生产技术领域。该种新型炭硅双相补强填料的混合装置,包括搅拌机构、疏通机构和驱动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罐,搅拌罐的底部开设有出料槽,且出料槽处连接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外侧安装有电磁阀,疏通机构包括固定座,固定座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的顶部安装有套筒,套筒的内部滑动有活塞,且活塞的一侧安装有塞杆,套筒的顶部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套筒和出料管之间连接有出气管,且出气管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单向阀,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疏通机构工作,能够将空气注入出料管中,使得堵住的出料管内的气压增大,从而将堵塞物冲出,以达到疏通出料管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胎生产,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炭硅双相补强填料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1、炭硅双相补强填料主要用于橡胶的补强填充材料,在汽车轮胎中炭硅双相补强填料使用量约占轮胎重量的25%左右,据统计载重胎滚动阻力每降低2%-4%,可以节省燃油1%,轿车胎滚动阻力每降5%-7%,可以节省燃油1%,降低胎面胶的滚动阻力对轮胎节油起决定性作用,而轮胎的补强是指在橡胶中加入炭硅双相补强填料后,能够使硫化胶的耐磨性、抗撕裂强度、拉伸强度、模量、抗溶胀性等性能获得较大提高,轮胎的填料则是在橡胶中加入炭硅双相补强填料后,能够提高橡胶的体积,降低椽胶制品的成本,改善加工工艺性能,而又不明显影响橡胶制品性能。

2、目前,炭硅双相补强填料往往是作为轮胎的补强剂使用,而若作为填充剂使用,炭硅双相补强填料会因自身特性,而较难提高轮胎的体积,从而很难降低轮胎的制作成本,因此,生产者往往会对炭硅双相补强填料进行改性,对于炭硅双相补强填料的改性,是将改性剂添加至炭硅双相补强填料中,并不断搅拌,使其混合在一起,因此,会使用到混合装置,而改性后的炭硅双相补强填料由于粘性大,炭硅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炭硅双相补强填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机构(100)、疏通机构(200)和驱动机构(300),所述搅拌机构(100)包括搅拌罐(1001),所述搅拌罐(100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槽,且出料槽处连接有出料管(1006),所述出料管(1006)的外侧安装有电磁阀(1007),所述疏通机构(200)包括固定座(2001),所述固定座(2001)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座(2005),所述连接座(2005)的顶部安装有套筒(2006),所述套筒(2006)的内部滑动有活塞,且活塞的一侧安装有塞杆(2007),所述套筒(2006)的顶部连接有进气管(2009),所述进气管(200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炭硅双相补强填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机构(100)、疏通机构(200)和驱动机构(300),所述搅拌机构(100)包括搅拌罐(1001),所述搅拌罐(100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槽,且出料槽处连接有出料管(1006),所述出料管(1006)的外侧安装有电磁阀(1007),所述疏通机构(200)包括固定座(2001),所述固定座(2001)的顶部安装有连接座(2005),所述连接座(2005)的顶部安装有套筒(2006),所述套筒(2006)的内部滑动有活塞,且活塞的一侧安装有塞杆(2007),所述套筒(2006)的顶部连接有进气管(2009),所述进气管(2009)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单向阀(2010),所述套筒(2006)和出料管(1006)之间连接有出气管(2008),且所述出气管(2008)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单向阀(2011),所述固定座(200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腔(2012),所述驱动机构(300)安装在安装腔(2012)内,且所述驱动机构(300)的输出端和塞杆(200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炭硅双相补强填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2010)的输出端靠近套筒(2006),所述第二单向阀(2011)的输入端靠近套筒(20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炭硅双相补强填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00)包括第一电机(3001),且所述第一电机(3001)安装在安装腔(2012)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机(300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转轴(3002),所述转轴(3002)的外侧安装有转盘(3003),所述转盘(3003)的顶部一侧通过销轴连接有曲柄(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雷张乾张玉德王子熠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菲勒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