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诱食功能的Bt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具诱食功能的Bt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8047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诱食功能的Bt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微胶囊以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核心,选用改性浒苔生物炭进行负载,以植物油为诱食剂、丝胶蛋白为紫外保护剂、麦芽糊精为热保护剂制备微胶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分别制备负载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改性浒苔生物炭的菌粉、含有诱食剂的乳液及含有热保护剂和紫外保护剂的混合溶液,然后将三者混合制备悬浮液,再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Bt微胶囊。该Bt微胶囊具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显著提高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稳定性,且赋予了Bt微胶囊对蛴螬良好的诱食功能,提高了防治效果,解决了Bt微生物制剂稳定性和药效低的问题,符合绿色农业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防治,具体涉及到一种具诱食功能的bt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为革兰氏阳性昆虫病原细菌,可产生伴孢晶体蛋白,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环境友好生物杀虫剂,由于其杀虫的特异性,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害虫防治。但是由于bt的主要杀虫成分是杀虫晶体蛋白,其抗紫外线和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较差,导致在田间防治过程中防效不稳定,残效期短,成为制约此类生物农药进一步应用的瓶颈。同时,bt杀虫晶体蛋白需要通过害虫取食才能发挥胃毒杀虫作用,害虫在杀虫晶体蛋白的取食量未达到致死效果之前仍会造成作物一定的损失,因此如何提高bt制剂的稳定性和害虫对生防菌的取食量,从而提高药效,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在bt制剂研究方面主要聚焦于改善制剂的稳定性,如通过制备成缓释颗粒剂、微胶囊等提高对紫外线照射和环境的耐受性,但在蛴螬幼虫的诱食方面相关的研究较少。

2、生物炭是由动植物残体在完全或部分缺氧的条件下经热解炭化产生的一类高度芳香化碳质材料,其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和抗分解能力强等特点,在土壤改良、作物增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积极功效。自生物炭进入农业生产应用以来,不断有研究表明,生物炭能够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提高土壤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强度、增加群落丰度及多样性,对土壤生态有修复和增质作用。

3、丝胶蛋白主要来自绢丝类昆虫,由蚕中部丝腺分泌,以鳞状粒片不规则地附着于丝素的外围,占蚕丝质量的20%-30%。丝胶蛋白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吸湿抗氧化性、低免疫原性、抗紫外能力、促细胞增殖能力活性和独特的原位荧光性等优点,逐渐成为新型天然材料的研究热点。浒苔多糖包含丰富的活性官能团,已有研究发现浒苔多糖可提高对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培养效率,增强解淀粉芽孢杆菌在烟苗的根际定殖,因此将浒苔多糖作为农作物促生抗病的辅助因子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沸石是一种由硅氧四面体(sio4)和铝氧四面体(alo4)之间通过共享顶点而形成的三维骨架,具有良好的吸附和离子交换性能,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可以提高化学肥料的利用率、改良土壤、保持土壤水分、修复重金属污染等,与生物炭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

4、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bt菌剂存在的问题,通过利用沸石改性浒苔生物炭固定苏云金芽孢杆菌,并进一步筛选诱食剂、紫外保护剂等组分,结合喷雾干燥技术制备bt微胶囊制剂,不但改善了bt制剂的稳定性,而且赋予制剂良好的诱食功能,提高了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在生产、储存和应用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诱食功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微胶囊以苏云金芽孢杆菌为模型药物,通过添加改性浒苔生物炭、诱食剂和紫外保护剂,利用喷雾干燥技术进行微胶囊制备,不但改善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紫外性能,而且对地下害虫蛴螬有良好的诱食功能,提高了防治效果。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如下:

3、首先,提供了一种具诱食功能的bt微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

4、(1)将改性浒苔生物炭与苏云金芽孢杆菌原粉加入到灭菌水中,充分震荡,多次离心、洗涤去除未吸附的菌,最终获得负载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生物炭,真空干燥后粉碎过200目筛,得到生物炭菌粉;

5、(2)将诱食剂加入到含有3%乳化剂的灭菌水中,10000r/min高速剪切2-5min,得到含有诱食剂的乳液;

6、(3)将丝胶蛋白、浒苔多糖和麦芽糊精加入到灭菌水中,充分搅拌使各组分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溶液;

7、(4)将步骤(2)制备的乳液和步骤(3)制备的混合溶液混合剪切形成均一的混合液,然后将步骤(1)得到的生物炭菌粉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含有生物炭菌粉的悬浮液。

8、(5)将步骤(4)制备的生物炭菌粉悬浮液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bt微胶囊。喷雾干燥条件为:130℃进口温度,18ml/min进料量。

9、可选地,所述的苏云金芽孢杆菌为对蛴螬有活性的b-y7-1菌株(馆藏号:cctccno.m2011267),优选地,包括芽孢及杀虫晶体蛋白,也可选用其他芽孢杆菌。

10、优选地,所述的改性生物炭为沸石改性浒苔生物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改性生物炭以浒苔为原料添加沸石后,在缺氧条件下500℃炭化2h后,再经球磨机研磨2h获得。

11、优选地,添加的改性浒苔生物炭的质量浓度为0.5%。

12、优选地,所述的诱食剂为豆蔻油、棕榈油和花生油中一种或多种,其质量浓度为0.5-2%。

13、所述的具诱食功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微胶囊各个组分的功能及用量如下:所述的丝胶蛋白为紫外保护剂,质量浓度为0.5%,所述浒苔多糖为热保护剂,质量浓度为4%,所述的麦芽糊精为热保护剂,质量浓度为6%。

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诱食功能的bt微胶囊作为防治对蛴螬的生物制剂的应用。

1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专利技术以环境友好的生物杀虫剂苏云金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以沸石改性的浒苔生物炭为固定剂,加入诱食剂、紫外保护剂、热保护剂等,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了具诱集功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微胶囊,不但显著提高了微生物菌剂的贮存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而且由于其诱集功能提高了防治对象的趋性和取食量,表现出良好的田间药效。本专利技术的微胶囊原料来源易得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和推广应用。而且符合国家绿色农业发展战略,为环境生态、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诱食功能的Bt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诱食功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微胶囊,其特征在于,苏云金芽孢杆菌为对蛴螬有活性的B-Y7-1菌株(馆藏号:CCTCC No.M2011267),包括芽孢及杀虫晶体蛋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诱食功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生物炭为沸石改性浒苔生物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诱食功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添加的改性浒苔生物炭的质量浓度为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诱食功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食剂为豆蔻油、棕榈油和花生油中一种或多种,其质量浓度为0.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诱食功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胶蛋白为紫外保护剂,质量浓度为0.5%,所述浒苔多糖为热保护剂,质量浓度为4%,所述的麦芽糊精为热保护剂,质量浓度为6%。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具诱食功能的Bt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制备的微胶囊对蛴螬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诱食杀虫活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诱食功能的bt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诱食功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微胶囊,其特征在于,苏云金芽孢杆菌为对蛴螬有活性的b-y7-1菌株(馆藏号:cctcc no.m2011267),包括芽孢及杀虫晶体蛋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诱食功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生物炭为沸石改性浒苔生物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诱食功能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添加的改性浒苔生物炭的质量浓度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华刘云飞高明惠李长友徐晓庆褚栋朱海云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