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靶向清除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的双载荷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6266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靶向清除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的双载荷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光敏剂和天然抗菌剂为共同载荷制备双载荷脂质体,在特定波长光照下进行光动力处理实现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的清除,其中光敏剂为竹红菌乙素,采用波长为620‑770nm的LED光照射进行光动力处理,60mW/cm<supgt;2</supgt;,20‑60min,抗菌剂为香芹酚,脂质体采用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和吐温‑80为原料制备获得。该双载荷脂质体可高效清除单增李斯特菌的生物被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靶向清除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的双载荷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致病微生物在食品接触表面形成生物被膜,造成交叉污染,并引发消费者食源性疾病感染或患者重复性感染和相关经济成本的大幅提升,已成为全球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领域的严峻挑战。生物被膜是由微生物细胞分泌的蛋白、多糖或外源性dna等具有保护性和吸附性的多聚基质将其自身包裹而形成的结构性微生物群落,是菌体黏附在物体表面后为适应特定环境而构建的保护性生长策略。已形成的生物被膜还是其它多种致病菌及腐败微生物的藏身之处,菌落间的互感效应导致多种微生物协同共生,增加食品加工储运的再污染风险。此外,由于生物被膜的保护作用,菌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提高,致使传统的杀菌和消毒方式不能有效清除致病菌生物被膜。因此,致病性生物被膜的有效防控是食品卫生行业的一大难题。

2、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四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其能通过污染的食物进入人畜体内,引发脑膜炎、败血症、单核细胞增多和孕妇流产等症状,致死率可达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靶向清除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的双载荷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乙醇的体积为50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PBS的体积为100mL。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最终PBS中大豆卵磷脂的质量浓度为10mg/mL。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脂质体溶液加入凝集素溶液后获得的混合溶液中凝集素的终浓度为0.4-0.5mg/mL。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靶向清除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的双载荷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乙醇的体积为50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pbs的体积为100ml。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最终pbs中大豆卵磷脂的质量浓度为10mg/ml。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传奋唐文婷张洁付泽月王歆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