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方法及引诱器技术_技高网

一种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方法及引诱器技术

技术编号:4027893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方法及引诱器,包括性信息素制备,将诱发素、醛类、烯烃类、醇类和萜烯类等与有机溶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性信息素涂敷,将混合溶剂涂敷在潮湿的固体材料上以及引诱器组件内;引诱器组件安装,把固体材料放置在引诱器内的固定架上,并将其埋在白蚁常出没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较简单的制备性信息素,同时将该性信息素与引诱器组件和加料组件的配合,能够在引诱白蚁的过程中自动添加性信息素和药粉,极大的提高了灭杀白蚁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白蚁防治,特别是一种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方法及引诱器


技术介绍

1、白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且分布范围很广,多在温暖,潮湿、隐蔽的地方生活,白蚁具有群栖性和巢居性,白蚁食物主要是植物和木材的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如植物的根、茎及皮、木材、干枯树枝落叶及含纤维素的木材加工产品,具有较高的灾害性,因此各地都需要对白蚁进行防治灭杀,而利用白蚁性信息素来引诱白蚁再利用药粉对其种群进行灭杀是较好的白蚁灭杀方式,现有技术中的白蚁性信息素制备较为复杂,且无法在引诱过程中自动添加性信息素,较为影响引诱效果,同时在引诱一段时间后,需要人工再进行药粉的添加进行灭杀,操作过程也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方法及引诱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3、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白蚁性信息素制备较为复杂,且无法在引诱过程中自动添加性信息素,较为影响引诱效果,同时在引诱一段时间后,需要人工再进行药粉的添加进行灭杀,操作过程也较为繁琐。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方法,其包括,性信息素制备,将诱发素、醛类、烯烃类、醇类和萜烯类等与有机溶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

5、性信息素涂敷,将混合溶剂涂敷在潮湿的固体材料上以及引诱器组件内;

6、引诱器组件安装,把固体材料放置在引诱器内的固定架上,并将其埋在白蚁常出没区域;

7、当大量的白蚁被引诱至引诱器内时,自动添加白蚁药粉,白蚁将药粉带入蚁巢内,一段时间后将整个蚁巢传染,快速灭杀白蚁巢。

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白蚁性信息素采用以下比例:诱发素50-70%,醛类5-10%,烯烃类5-10%,醇类5-10%和萜烯类5-10%。

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固体材料采用松木,使用前对其进行浸泡,涂敷完性信息素后用报纸等将其包裹,以保持湿度。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引诱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引诱器组件,包括盒体、固定架、顶盖以及承接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盒体内壁,所述顶盖设置于所述盒体顶部,所述承接件设置于所述盒体内底壁,所述盒体表面开设有通孔;以及,

11、加料组件,设置于所述顶盖内,包括固定环、加料筒、加料件、限位件、触发件以及震动件,所述顶盖内壁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固定环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加料筒固定于所述固定环内侧,所述加料件设置于所述加料筒内,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环内侧,所述触发件固定于所述承接件上,所述震动件固定于所述固定环内壁。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引诱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引诱器组件还包括定位销,其固定于所述顶盖底部四角,所述盒体顶部开设有与之配合的销孔。

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引诱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承接件包括固定框、承接板、滑块以及第一弹簧,所述固定框固定于所述盒体内底壁,其四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承接板滑动于所述固定框内,所述滑块固定于所述承接板四周,并滑动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槽内壁和所述滑块固定。

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引诱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料件包括分隔板、下料管以及转动门,所述分隔板固定于所述加料筒内,并将其内部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加料筒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壁,底端延伸至所述加料筒下方,所述第一腔室内侧开设有第一孔,所述下料管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孔连通的第二孔,所述转动门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腔室底部。

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引诱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针以及限位块,所述限位针固定于所述固定环内壁,并与所述转动门配合,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加料筒两侧,所述固定环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槽。

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引诱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触发件包括触发杆以及驱动杆,所述触发件固定于所述滑块顶部,所述驱动杆固定于所述触发杆内侧端部,所述加料筒两侧均开设有螺旋槽,所述驱动杆滑动于所述螺旋槽内。

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引诱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震动件包括固定管、震动杆以及缓冲球,所述固定管固定于所述固定环内壁两侧,所述震动杆滑动于所述固定管内,所述缓冲球位于所述固定管内。

18、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能够较简单的制备性信息素,同时将该性信息素与引诱器组件和加料组件的配合,能够在引诱白蚁的过程中自动添加性信息素和药粉,极大的提高了灭杀白蚁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白蚁性信息素采用以下比例:诱发素50-70%,醛类5-10%,烯烃类5-10%,醇类5-10%和萜烯类5-1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固体材料采用松木,使用前对其进行浸泡,涂敷完性信息素后用报纸等将其包裹,以保持湿度。

4.一种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引诱器,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治方法内,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引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器组件(100)还包括定位销(105),其固定于所述顶盖(103)底部四角,所述盒体(101)顶部开设有与之配合的销孔(Y)。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引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件(104)包括固定框(104a)、承接板(104b)、滑块(104c)以及第一弹簧(104d),所述固定框(104a)固定于所述盒体(101)内底壁,其四周均开设有滑槽(H),所述承接板(104b)滑动于所述固定框(104a)内,所述滑块(104c)固定于所述承接板(104b)四周,并滑动于所述滑槽(H)内,所述第一弹簧(104d)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槽(H)内壁和所述滑块(104c)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引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件(203)包括分隔板(203a)、下料管(203b)以及转动门(203c),所述分隔板(203a)固定于所述加料筒(202)内,并将其内部分为第一腔室(V1)和第二腔室(V2),所述加料筒(202)固定于所述安装腔(P)内壁,底端延伸至所述加料筒(202)下方,所述第一腔室(V1)内侧开设有第一孔(K1),所述下料管(203b)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孔(K1)连通的第二孔(K2),所述转动门(203c)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腔室(V2)底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引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204)包括限位针(204a)以及限位块(204b),所述限位针(204a)固定于所述固定环(201)内壁,并与所述转动门(203c)配合,所述限位块(204b)固定于所述加料筒(202)两侧,所述固定环(201)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204b)配合的限位槽(J)。

9.如权利要求6、7和8任一项所述的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引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205)包括触发杆(205a)以及驱动杆(205b),所述触发件(205)固定于所述滑块(104c)顶部,所述驱动杆(205b)固定于所述触发杆(205a)内侧端部,所述加料筒(202)两侧均开设有螺旋槽(G),所述驱动杆(205b)滑动于所述螺旋槽(G)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引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件(206)包括固定管(206a)、震动杆(206b)以及缓冲球(206c),所述固定管(206a)固定于所述固定环(201)内壁两侧,所述震动杆(206b)滑动于所述固定管(206a)内,所述缓冲球(206c)位于所述固定管(206a)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白蚁性信息素采用以下比例:诱发素50-70%,醛类5-10%,烯烃类5-10%,醇类5-10%和萜烯类5-1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固体材料采用松木,使用前对其进行浸泡,涂敷完性信息素后用报纸等将其包裹,以保持湿度。

4.一种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引诱器,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防治方法内,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引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器组件(100)还包括定位销(105),其固定于所述顶盖(103)底部四角,所述盒体(101)顶部开设有与之配合的销孔(y)。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引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件(104)包括固定框(104a)、承接板(104b)、滑块(104c)以及第一弹簧(104d),所述固定框(104a)固定于所述盒体(101)内底壁,其四周均开设有滑槽(h),所述承接板(104b)滑动于所述固定框(104a)内,所述滑块(104c)固定于所述承接板(104b)四周,并滑动于所述滑槽(h)内,所述第一弹簧(104d)两端分别与所述滑槽(h)内壁和所述滑块(104c)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蚁性信息素引诱式白蚁防治引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件(203)包括分隔板(203a)、下料管(203b)以及转动门(203c),所述分隔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珺马尧孙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新城市白蚁防治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