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骨料裹浆厚度的全再生细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超高性能混凝土以其优异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等特点,已在超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桥梁等建筑结构中得到应用。目前,主要依据颗粒最紧密堆积原理设计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材料制备。然而,现有的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大多直接给出,缺乏明晰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另外,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消耗大量水泥,制备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
2、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消耗河砂等天然资源。同时,旧建筑结构拆除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危害,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为此,科研人员尝试将废弃混凝土加工成再生粗骨料应用于普通混凝土的生产中,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天然岩石的开采量,已取得了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将废弃混凝土加工成再生细骨料可更大程度上减少骨料中原始缺陷的存在,若应用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中,能降低对天然资源的消耗,实现再生细骨料的高价值利用。由于再生细骨料在吸水率、表观密度和堆积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骨料裹浆厚度的全再生细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由全再生细骨料、硅酸盐水泥、辅助胶凝材料、钢纤维、减水剂和水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骨料裹浆厚度的全再生细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胶凝材料选自矿渣粉、粉煤灰、硅灰粉、石灰石粉或石英粉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骨料裹浆厚度的全再生细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全再生细骨料为粒径小于4.75mm的再生细骨料。
4.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骨料裹浆厚度的全再生细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所述超高性能混凝土由全再生细骨料、硅酸盐水泥、辅助胶凝材料、钢纤维、减水剂和水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骨料裹浆厚度的全再生细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胶凝材料选自矿渣粉、粉煤灰、硅灰粉、石灰石粉或石英粉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骨料裹浆厚度的全再生细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全再生细骨料为粒径小于4.75mm的再生细骨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骨料裹浆厚度的全再生细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目标级配下各粒级所用全再生细骨料的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丹盈,郭亚江,汤寄予,冯虎,程站起,房栋,庞育阳,丁冲,李宗泽,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