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骨撑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7286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骨撑开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移动机构以及力度调节机构;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板、撑板、移动块以及螺纹套筒,通过转动螺纹套筒,螺纹套筒转动带动对应侧的移动块进行移动,并配合撑板对患者胸骨进行撑开操作;力度调节机构包括控制杆、齿形环、第一弹簧以及齿形槽,通过第一弹簧对齿形环进行推动,两侧的齿形环自动与齿形槽相互卡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螺纹套筒,通过移动控制杆,使圆形块向对应侧移动方向移动,相反侧的齿形环与齿形槽相互分离,转动控制杆则与推动朝向一侧的螺纹套筒将通过齿形环与齿形槽相互卡合,跟随控制杆一同转动,对应移动板将按照对应速度移动扩张,避免了胸骨的损伤,降低了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胸骨撑开装置


技术介绍

1、开胸手术是显露胸腔内器官的手术方法,一般是指通过手术打开胸腔,可直视病灶并操作的一类术式。开胸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肺、食管、胸壁、纵膈、心脏以及胸腔血管等部位严重疾病。

2、目前,在对患者胸部进行手术的时候,用胸骨锯正中纵向锯开胸骨,同时需要用到胸骨撑开装置对患者的胸骨进行撑开,一般的,胸外科临床用胸骨撑开装置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由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因为骨密度不同,其胸骨能够承受的作用力极限不同,若在撑开过程中对胸骨的作用力过大,容易对患者胸骨造成损伤,增大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胸骨撑开装置,解决了在对胸骨撑开过程中撑开力度无法控制,容易对患者胸骨造成损伤,增大手术风险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骨撑开装置,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移动机构以及力度调节机构;

3、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板、撑板、移动块以及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骨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移动机构以及力度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骨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端设有一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套筒以及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壳体一端外壁,所述固定座外侧端端口面设有一环形插槽,所述固定套筒套在所述控制杆一端,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控制杆之间平滑移动,且转动相互限制,所述固定套筒跟随所述控制杆一同转动,所述固定套筒一端在所述固定套筒外壁滑动插入所述固定座外侧端,并通过所述固定套筒一端设有的环形插块与所述环形插槽相互卡合,所述控制杆与所述固定座相互之间转动锁死。>

3.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骨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移动机构以及力度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骨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端设有一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套筒以及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壳体一端外壁,所述固定座外侧端端口面设有一环形插槽,所述固定套筒套在所述控制杆一端,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控制杆之间平滑移动,且转动相互限制,所述固定套筒跟随所述控制杆一同转动,所述固定套筒一端在所述固定套筒外壁滑动插入所述固定座外侧端,并通过所述固定套筒一端设有的环形插块与所述环形插槽相互卡合,所述控制杆与所述固定座相互之间转动锁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骨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内壁环绕设有若干限定条,所述控制杆一端外壁对应环绕设有限定槽,所述限定条与所述限定槽相互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骨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端设有一标识组件,所述标识组件包括标识环、标识滑块以及滑动槽,所述圆形块外壁设有一圆槽,所述标识环位于所述圆槽内部,所述标识环与所述圆形块之间自由转动,所述标识滑块位于所述标识环上端位置,所述滑动槽位于所述壳体上端中间外壁表面,所述标识滑块位于所述滑动槽内部,所述标识滑块跟随所述圆形块同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欢郑翔翔马路遥陆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