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复合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2726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8
一种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复合正极材料,包括复合活性薄膜以及涂覆在复合活性薄膜之上的电解质涂覆层,其中复合活性薄膜包括活性材料、粘结剂固体、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导电剂,按质量比计,活性材料:粘结剂固体: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导电剂=70:(1‑10):(10‑30):(1‑10);电解质涂覆层包括氯化物电解质前驱体、粘结剂固体,按质量比计,氯化物电解质前驱体:粘结剂固体=90:(0‑10);制备方法为:制备复合活性薄膜、在复合活性薄膜表面制备电解质涂覆层,得到包覆复合正极前驱体、将包覆复合正极前驱体进行烘干、烧结和压实,制得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提高了固态电池的充电电压和比能量,提升了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材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复合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固态电池作为一种新兴能源存储技术备受关注。传统锂离子电池采用液态电解质,其在高温下可能存在热失控等安全隐患,且液态电解质限制了电池形状和尺寸的设计。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具备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固态电解质的引入改变了电池的结构和性能,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够在更长的循环寿命和更广泛的应用潜力。因此,发展固态电解质技术对于改进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2、固态电解质作为一种先进电池材料,具备高离子导电性、抗热性等特点,取代传统液态电解质。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包括包覆正极材料,有望提升电池安全性、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然而,固态电解质的制备、界面工程和与电极材料的匹配仍需深入研究,以解决挑战并实现更可靠的电池性能。当前的研究聚焦于优化固态电解质的导电性、界面稳定性以及应对温度变化等,为未来电池技术的进步铺平道路。

3、当前,在电化学领域,无电解质电极材料是常见的传统技术。然而,这种传统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活性薄膜以及涂覆在复合活性薄膜之上的电解质涂覆层,其中复合活性薄膜包括活性材料、粘结剂固体、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导电剂,按质量比计,活性材料:粘结剂固体: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导电剂=70:(1-10):(10-30):(1-10);电解质涂覆层包括氯化物电解质前驱体、粘结剂固体,按质量比计,氯化物电解质前驱体:粘结剂固体=90:(0-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材料为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富锂锰基材料、镍锰尖晶石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活性薄膜以及涂覆在复合活性薄膜之上的电解质涂覆层,其中复合活性薄膜包括活性材料、粘结剂固体、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导电剂,按质量比计,活性材料:粘结剂固体: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导电剂=70:(1-10):(10-30):(1-10);电解质涂覆层包括氯化物电解质前驱体、粘结剂固体,按质量比计,氯化物电解质前驱体:粘结剂固体=90:(0-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材料为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富锂锰基材料、镍锰尖晶石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比混合物;

3.一种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活性材料为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富锂锰基材料、镍锰尖晶石中的一种或多种的任意比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复合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晓刚杨家希李磊王艺嘉赵斌沈飞卢亚飞张嘉宇彭英昊徐梦瑶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