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具体为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用合金连接件及其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已经成为人们乘车时的一个重要需求。在网约车和计程车盛行的今天,司机每天会搭载不同的乘客,而这些乘客由于自己体型和习惯上的不同,会根据自身需求对座椅进行调节,以获得更舒适的乘车体验,这就使得汽车座椅调节器的磨损会比正常自用汽车快,长期以往,汽车座椅调节便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如调节不顺畅、易卡死,会给乘车人极不好的乘车体验。
2、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以往调节器所用合金的性能已经达不到目前实际需求,为了延长调节器所用合金的寿命,需要对其的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等进行改善加强,所以本专利技术将提供一种耐磨高强合金的制备方法,用于加工成汽车座椅调节器的连接件,以缓解其磨损速率、延长调节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用合金连接件及其成型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用合金连接件,所述合金连接件,包括以下原料,按质量分数比为:铜0.5~1%、镍0.2~0.6%、锰0.2~0.6%、硅8~11%、锶0.02~0.06%、硼0.02~0.04%、晶粒细化剂0.4~1%,其余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杂质≤0.03%。
4、进一步的,所述合金连接件,包括以下原料,按质量分数比为:铜0.6
5、进一步的,所述合金连接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一:在石墨烯表面原位生成镁和钪,得到纳米复合粉末,经退火处理,得到晶粒细化剂;
7、步骤二:将铝锭熔化,先加入铝硅中间合金,经搅拌,得到铝液a;再加入铝铜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铝镍中间合金、铝锶中间合金,经搅拌,得到铝液b;最后向铝液b中加入硼粉和晶粒细化剂,经搅拌,得到铝液c;最后经浇铸、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得到合金连接粗件;
8、步骤三:对合金连接粗件进行清洁后,进行等离子渗氮处理,得到合金连接件。
9、进一步的,所述晶粒细化剂的制备方法为:
10、(1)石墨烯粉末加入到四氢呋喃中,经超声分散30~60min,得到浓度为3×10-5~3×10-3g/ml的石墨烯悬浊液;
11、(2)在氩气保护下,在石墨烯悬浊液中加入萘、镁源、钪源、还原剂,在20~80℃下,搅拌反应2~6h后,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经离心、洗涤、干燥,得到纳米复合粉末;
12、(3)在氩气保护下,升温至200~300℃,退火处理3~6h,得到晶粒细化剂。
13、进一步的,所述镁源包括但不限于甲基氯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二-正丁基镁的四氢呋喃溶液、苯基溴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中的任意一种。
14、进一步的,所述钪源包括但不限于异丙氧化钪的四氢呋喃溶液、水合乙酰丙酮钪的四氢呋喃溶液中的任意一种。
15、进一步的,所述还原剂包括但不限于钾、钠、锂、钙中的任一种。
16、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粉末、萘、镁源、钪源、还原剂四者质量比为1:(8~60):100:(50~80):50。
17、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二的具体过程为:
18、(1)在氩气保护下,在将坩埚预热至250~300℃,加入铝锭升温至780~800℃使其完全熔化,再加入铝硅中间合金,搅拌20~25min,得到铝液a;
19、(2)降低温度至730~750℃,向铝液a中加入铝铜中间合金、铝锰中间合金、铝镍中间合金、铝锶中间合金,搅拌20~25min,得到铝液b;
20、(3)向铝液b中加入硼粉和晶粒细化剂,搅拌5~10min,得到铝液c;
21、(4)对铝液c进行成分分析,检验铝液各元素含量,合格即浇铸,不合格进行补料,补料至到达合格范围进行浇铸,达标后,进行水冷铜模浇铸,最后经固溶处理、时效处理,得到合金连接粗件。
22、进一步的,所述固溶处理分为三段:第一段固溶处理:温度400~410℃,保温1~2h;第二段固溶处理:温度450~470℃,保温30~60min;第三段固溶处理:温度470~480℃,保温30~60min。
23、进一步的,所述时效处理分为两段:第一段时效处理:温度130~150℃,保温6~10h;第二段时效处理:温度160~170℃,保温6~10h。
24、进一步的,所述等离子渗氮处理所用气体为氨气,工作温度400~460℃,渗氮时长4~8h,工作压力200~300pa。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石墨烯表面原位生成镁、钪,制备得到了一种晶粒细化剂,能够显著促进铝合金晶粒细化,阻碍位错内部运动,可以显著提高所制合金的力学性能;再通过中间金属引入铜、镍、锰、硅、锶,对铝合金的性能进行改善,协同硼、晶粒细化剂,浇铸得到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合金连接件;最后在对其进行渗氮处理,与铝结合,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氮化铝薄膜,该膜能够赋予合金连接件赋予合金连接件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表面硬度、耐磨性能;最终综合得到了力学性能优异,拥有良好耐磨性能的汽车座椅调节器用合金连接件。
26、(1)方案中,通过在石墨烯表面原位生成镁、钪,得到了纳米复合粉末,再经过退火处理,制备得到了晶粒细化剂。方案中将石墨烯超声分散后,再被金属镁、钪包覆,石墨烯层与层之间被金属分离,避免了石墨烯团聚,作为晶粒细化剂加入到铝液中,能够更为均匀分散到铝液中,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了晶粒细化进程。方案中对纳米复合粉末进行了退火处理,进而显著提高石墨烯和金属的结合强度,使三者能够更好的起到协同作用;晶粒细化剂中镁能够有效提升晶粒生长速度,而石墨烯和钪本身就可以促进铝合金晶粒细化,但是如果单独加入石墨烯易出现团聚,造成铝合金出现明显缺陷,所以方案中采用使用镁和钪对其进行包裹,促进其分散,三者协同更能够促进铝合金致密化过程,有效地细化晶粒,进而阻碍铝晶格滑移,实现强度力学性能增强;
27、(2)方案中,将含有所需元素的中间金属与铝锭加热熔化,经浇铸得到了合金连接粗件,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加热至很高的温度,就可以将各原料加入到铝当中,赋予铝优异的性能,极大的节约了成本,最后经固溶、时效处理,大幅度提高合金连接粗件的力学性能,其中三段固溶处理和两段时效处理又能够有效防止过度固溶;
28、(3)方案中,先在铝液中引入了硅,硅能赋予铝合金更高的力学性能和抗蚀性,但方案中加入的硅较多,会使得合金晶粒难以细化,所以方案中考虑到加入晶粒细化剂对其进行改善。再通过中间金属引入了铜、锰、镍、锶,其中锰能够对晶粒起到抑制作用,进而促进晶粒细化,能有效改善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用合金连接件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连接件,包括以下原料,按质量分数比为:铜0.5~1%、镍0.2~0.6%、锰0.2~0.6%、硅8~11%、锶0.02~0.06%、硼0.02~0.04%、晶粒细化剂0.4~1%,其余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杂质≤0.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用合金连接件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连接件,包括以下原料,具体质量分数比为:铜0.6%、镍0.4%、锰0.4%、硅10.2%、锶0.04%、硼0.02%、晶粒细化剂0.8%,其余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杂质≤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用合金连接件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连接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用合金连接件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粒细化剂的制备方法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用合金连接件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镁源包括甲基氯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二-正丁基镁的四氢呋喃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用合金连接件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具体过程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用合金连接件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溶处理分为三段:第一段固溶处理:温度400~410℃,保温1~2h;第二段固溶处理:温度450~470℃,保温30~60min;第三段固溶处理:温度470~480℃,保温30~60min;所述时效处理分为两段:第一段时效处理:温度130~150℃,保温6~10h;第二段时效处理:温度160~170℃,保温6~10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用合金连接件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渗氮处理所用气体为氨气,工作温度400~460℃,渗氮时长4~8h,工作压力200~300Pa。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用合金连接件的成型工艺制备得到的合金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用合金连接件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连接件,包括以下原料,按质量分数比为:铜0.5~1%、镍0.2~0.6%、锰0.2~0.6%、硅8~11%、锶0.02~0.06%、硼0.02~0.04%、晶粒细化剂0.4~1%,其余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杂质≤0.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用合金连接件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连接件,包括以下原料,具体质量分数比为:铜0.6%、镍0.4%、锰0.4%、硅10.2%、锶0.04%、硼0.02%、晶粒细化剂0.8%,其余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杂质≤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用合金连接件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金连接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用合金连接件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粒细化剂的制备方法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用合金连接件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镁源包括甲基氯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二-正丁基镁的四氢呋喃溶液、苯基溴化镁的四氢呋喃溶液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钪源包括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吉,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吉喜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