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正渗透装置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正渗透装置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7177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正渗透装置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进水泵、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臭氧发生装置、正渗透装置。包括以下步骤:(1)臭氧发生装置产生臭氧输送至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产生臭氧微纳米气泡,工业污水通过进水泵出水口以一定速度打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2)在臭氧微纳米气泡作用下,同时进行工业污水混凝同步预处理;(3)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正渗透装置,使污水透过正渗透膜,达到工业污水水质净化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将臭氧微纳米气泡与正渗透膜工艺结合协同处理工业污水的方法,可以实现高效除去废水的有机物与含氮物质,且膜污染小,成本较低,简便易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业污水处理,特别是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正渗透耦合装置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地表水污染状况堪忧,城镇中产生大量工业及生活污水,严重危害饮用水安全,尤其石油化工以及造纸农药等工业企业产生大量有机污染物,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环境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2、传统的生物化学方法很难处理这些废水中含有的多环芳烃、卤代烃、杂环类化合物、有机农药等有毒难降解有机物。目前,高级氧化技术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分为光化学氧化法、催化湿式氧化法、声化学氧化、臭氧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fenton氧化法、类fenton法等。在目前的废水处理领域,需要开发低成本的后处理或改进的替代工艺。

3、臭氧作为水处理领域中常用的氧化剂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由于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低,同时在传统的曝气方式下臭氧在混合液中停留时间短、气液接触面积小,传质效率较低,且氧化不彻底导致其仍有提升空间。而微纳米气泡具有体积小、存在时间长、气液传质效率高、强氧化性、无二次污染等特征,微纳米气泡对于臭氧氧化具有强化作用,因此臭氧与微纳米气泡联用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微纳米气泡破裂时会生成大量的羟基自由基,使得氧化能力增强,有机物去除率随之提升。

4、正渗透(fo)作为新兴的渗透驱动膜工艺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利用原料液和浓度较高的汲取液之间的渗透压梯度,使得水分子自发地从渗透压低的一侧透过膜扩散到渗透压高的一侧,由膜两侧的溶质浓度差异驱动。正渗透膜具有耗能低、操作条件要求低、汲取液来源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海水淡化等过程。然而,正渗透膜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像其他膜技术一样,在渗透过程中膜污染易使膜性能受到影响。膜结垢问题的存在导致的水通量下降、膜寿命降低严重制约了正渗透技术在实际水处理过程中的发展和应用。

5、目前尚未有利用臭氧、微纳米气泡以及正渗透膜技术结合处理工业污水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正渗透耦合装置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2、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正渗透耦合装置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将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输送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内,形成含臭氧微纳米气泡的溶气水;

4、(2)工业污水经进水泵以一定速率进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中与含有臭氧微纳米气泡的溶气水混合;

5、(3)将工业污水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混合液使用混凝剂处理后,将上层浮渣筛除,得到预处理后的污水;

6、(4)将预处理后的污水输送入正渗透装置,以一定的水利条件为输送动力,使污水透过正渗透膜,达到水质净化效果。

7、优选地,所述的混凝剂为氯化铁混凝剂。

8、优选地,所述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尺寸小于200nm。

9、优选地,所述臭氧微纳米气泡处理时长为30~60min。

10、优选地,所述正渗透膜为复合聚酰胺膜。

11、相应地,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正渗透耦合装置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泵、臭氧发生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混凝剂和正渗透装置;

12、所述臭氧发生器用于产生的臭氧输送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内,形成含臭氧微纳米气泡的溶气水;

13、进水泵用于将工业污水打入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中与含有臭氧微纳米气泡的溶气水混合;

14、混凝剂用于将工业污水与臭氧微纳米气泡的上层浮渣筛除得到预处理后的污水;

15、正渗透装置用于使污水透过正渗透膜,达到水质净化效果。

16、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法,臭氧以微纳米气泡的形式存在于水体内,臭氧微纳米气泡粒径较小,可在水体内长时间稳定存在,不容易上浮溢出并可随水流大范围迁移;利用臭氧作为氧化剂,其反应条件温和、降解效率高、副产物少,且氧化剂本身不会引入任何污染物质,并能有效的氧化降解污水中的氨氮污染物。

18、(2)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法,采用臭氧微纳米气泡与正渗透膜的组合工艺处理工艺污水,臭氧微纳米气泡能显著减轻膜表面的污染并促进水透过膜,提高了fo工艺对有机物、溶解固体和抗生素等污染物截留效率,从而提高了污水的净化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正渗透装置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正渗透装置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为氯化铁混凝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正渗透装置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尺寸小于200 n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正渗透装置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微纳米气泡处理时长为30 ~ 60 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正渗透装置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渗透膜为复合聚酰胺膜。

6.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正渗透装置的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泵、臭氧发生器、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混凝剂和正渗透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正渗透装置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正渗透装置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为氯化铁混凝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臭氧微纳米气泡-正渗透装置的工业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微纳米气泡的尺寸小于200 nm。

4. 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林易耀平张沛张弛王大伟荣晟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