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6971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6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针对现有的存在不方便对患者窦道创面的大小与深度进行测量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包括人工真皮柱状体,所述人工真皮柱状体的内部设置有预留孔,所述人工真皮柱状体由人工真皮材料制成;负压吸引部,所述负压吸引部包括创面保护盖,所述创面保护盖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吸引管,所述吸引管与人工真皮柱状体上的预留孔相配合,本技术中,可利用测量杆对窦道创伤面的大小与深度进行标记测量,方便后续进行人工真皮柱状体的裁剪,操作简单,并且可在测量后对测量组件进行拆卸,不影响负压吸引的效果,便于使用,有利于对窦道创面进行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1、窦道是指机体组织感染、坏死,经体表排出体外后而形成的一个开口于体表的、不与体内空腔脏器相通的潜性盲管,可发生于软组织、脂肪、肌肉甚至骨质等。常见的有腹壁切口感染后引流不畅或切口内遗留异物造成的腹壁窦道,骨折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骨质坏死形成的慢性窦道,外伤或手术后异物残留形成的慢性窦道等。

2、经检索,公告号为cn21130135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填充部与负压吸引部,所述填充部包括与窦道内部形状相匹配的柱状件,所述柱状件的内部设置有预留孔,所述负压吸引部包括创面保护盖、吸引管与负压管,所述吸引管设置在所述创面保护盖上。本技术利用可自由裁剪的人工真皮柱状件,将其填入窦道创面内部,人工真皮柱状件血管化完全后可以成为自体的一部分,不会产生任何的排异反应,有利于窦道创面的治疗工作;并且通过负压管道对窦道内部的血液进行吸引,使血液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人工真皮柱状件内部的网眼中,从而使血管化进程得到有效加速,能够有效地加速创面的愈合,尤其适用于慢性窦道的治疗修复工作中。

3、但上述专利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4、上述专利在使用前,需要对窦道创面的大小与深度进行测量,以便后续进行人工真皮柱状件的裁剪,但为避免对病人造成额外的痛苦,实际操作起来较为复杂,不够方便。

5、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文件提出了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不方便对患者窦道创面的大小与深度进行测量的缺点。

2、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包括:

4、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包括人工真皮柱状体,所述人工真皮柱状体的内部设置有预留孔,所述人工真皮柱状体由人工真皮材料制成;

5、负压吸引部,所述负压吸引部包括创面保护盖,所述创面保护盖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吸引管,所述吸引管与人工真皮柱状体上的预留孔相配合,所述创面保护盖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与吸引管相配合,所述固定圆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圆管,所述连接圆管的另一端与负压管固定连接;

6、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用于对窦道创面的大小与深度进行测量,便于后续进行人工真皮柱状体的裁剪。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开设置在连接圆管外壁的螺纹,所述连接圆管的一端贯穿有升降盘、安装盘和调节盘,所述连接圆管的外壁与升降盘螺纹连接,所述升降盘的底部与安装盘转动连接,所述安装盘的底部通过阻尼转轴与调节盘转动连接。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测量组件还包括开设于安装盘顶部的多个第一滑孔,多个所述第一滑孔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测量杆,多个所述第一滑孔的一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相应的测量杆的一侧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测量杆的一端分别贯穿调节盘和固定圆盘,所述调节盘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固定圆盘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滑孔,多个所述测量杆的外壁与限位孔、第二滑孔的内壁滑动配合。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个所述限位孔均为倾斜设置,其延长线并未指向圆心。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创面保护盖和固定圆盘的外壁设置有同一个密封套,所述密封套滑动套设于连接圆管的外壁,所述密封套和创面保护盖、固定圆盘均密封连接。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吸引管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均匀的通孔。

1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13、本技术中,可利用测量杆对窦道创伤面的大小与深度进行标记测量,方便后续进行人工真皮柱状体的裁剪,操作简单,便于医护人员使用,使用时,首先使用测量组件,转动调节盘使多个测量杆在相应的限位孔内进行滑动,此时多个测量杆实现同时向内聚拢,由于安装盘与调节盘之间设置有阻尼转轴,且阻尼的强度大于弹簧的回弹力,可使测量杆保持在相应的位置内,通过调节多个测量杆的位置与窦道创伤面的大小相匹配,可对窦道创伤面的大小进行标记;同时还可转动升降盘,使升降盘沿着连接圆管进行上下升降,此时可带动多个测量杆同步进行升降,可调节测量杆的底端延伸出固定圆盘的底部的的长度,以此可对窦道创伤面的深度进行测量记录,之后便可根据多个测量杆形成圆柱框架的大小与长短,即可判断出窦道创伤面的大小与深度,可方便进行人工真皮柱状体的裁剪;

14、本技术中,可在测量后对测量组件进行拆卸,可方便进行填充部与负压吸引部的连接,不影响负压吸引的效果,便于使用。转动升降盘,取下测量杆及其连接物,将创面保护盖和吸引管设置与固定圆盘的底部,再通过密封套进行密封包裹,接着完成人工真皮柱状体与创面保护盖、连接圆管和负压管的组合连接,再利用医用负压真空泵持续负压吸引,即可使血液在负压的作用下进入人工真皮柱状体内部的网眼中,使血管化进程得到有效加速;

15、本技术中,可利用测量杆对窦道创伤面的大小与深度进行标记测量,方便后续进行人工真皮柱状体的裁剪,操作简单,并且可在测量后对测量组件进行拆卸,可方便进行填充部与负压吸引部的连接,不影响负压吸引的效果,便于使用,有利于对窦道创面进行修复。

16、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开设置在连接圆管(4)外壁的螺纹,所述连接圆管(4)的一端贯穿有升降盘(8)、安装盘(9)和调节盘(10),所述连接圆管(4)的外壁与升降盘(8)螺纹连接,所述升降盘(8)的底部与安装盘(9)转动连接,所述安装盘(9)的底部通过阻尼转轴与调节盘(10)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还包括开设于安装盘(9)顶部的多个第一滑孔(12),多个所述第一滑孔(1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测量杆(11),多个所述第一滑孔(12)的一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一端与相应的测量杆(11)的一侧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测量杆(11)的一端分别贯穿调节盘(10)和固定圆盘(3),所述调节盘(10)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限位孔(14),所述固定圆盘(3)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滑孔(15),多个所述测量杆(11)的外壁与限位孔(14)、第二滑孔(15)的内壁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限位孔(14)均为倾斜设置,其延长线并未指向圆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创面保护盖(2)和固定圆盘(3)的外壁设置有同一个密封套(6),所述密封套(6)滑动套设于连接圆管(4)的外壁,所述密封套(6)和创面保护盖(2)、固定圆盘(3)均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7)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均匀的通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开设置在连接圆管(4)外壁的螺纹,所述连接圆管(4)的一端贯穿有升降盘(8)、安装盘(9)和调节盘(10),所述连接圆管(4)的外壁与升降盘(8)螺纹连接,所述升降盘(8)的底部与安装盘(9)转动连接,所述安装盘(9)的底部通过阻尼转轴与调节盘(10)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窦道创面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还包括开设于安装盘(9)顶部的多个第一滑孔(12),多个所述第一滑孔(1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测量杆(11),多个所述第一滑孔(12)的一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一端与相应的测量杆(11)的一侧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测量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昱妍李建锐亓发芝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