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660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工字钢梁、第一槽钢、第二槽钢、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承托件。工字钢梁设置有多个,多个工字钢梁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两个相邻工字钢梁之间形成中间段,其中一个工字钢梁的远离中间段的一侧形成悬挑段。第一槽钢设置在中间段,第二槽钢设置在悬挑段。第一支撑件垂直于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承托件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支撑件,承托件形成有容纳槽。第二支撑件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每个第二支撑件至少容纳于两个容纳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能够简化结构,提高结构支撑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混凝土浇筑。而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中较为繁琐与困难的过程,在建筑过程中也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传统模板搭设,并采用满堂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但该结构占用空间大,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用料过多、工作量大、工序繁琐的问题,对后续施工工序造成影响。同时,在需要满足预拱下挠结构中,此种结构还存在主梁与混凝土不协调下挠而导致混凝土中存在剪力的问题,从而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已知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提出了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能够简化结构,提高结构支撑强度。

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包括:

3、工字钢梁,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工字钢梁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两个相邻所述工字钢梁之间形成中间段,其中一个所述工字钢梁的远离所述中间段的一侧形成悬挑段;

4、第一槽钢,设置在所述中间段,多个所述第一槽钢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间隔搭设在两个相邻所述工字钢梁的下翼板的上表面;

5、第二槽钢,设置在所述悬挑段,多个所述第二槽钢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抵接于所述工字钢梁的下翼板的下表面,且所述第二槽钢的一端与设置在同一所述工字钢梁的所述第一槽钢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

6、第一支撑件,垂直于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多个所述第一支撑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

7、承托件,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远离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的一端,所述承托件形成有容纳槽,且所述承托件沿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长度方向的高度可调;

8、第二支撑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二支撑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排列,且每个所述第二支撑件至少容纳于两个所述容纳槽。

9、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简化结构,提高结构支撑强度。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三支撑件以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垂直的方式搭设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方,且所述第三支撑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三支撑件间隔设置;

11、模板,所述模板搭设于多个所述第三支撑件的上方,且所述模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工字钢梁的上翼板的上表面齐平。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于同一所述工字钢梁的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固定。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于同一所述工字钢梁的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分别设置有螺纹孔,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槽钢的螺纹孔和所述第二槽钢的螺纹孔,将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固定连接。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搭接部和肋部;

15、所述搭接部的一侧搭接于所述工字钢梁,所述肋部设置于所述搭接部的另一侧,焊接于所述第二槽钢并沿所述第一方向支撑所述搭接部,以将所述第二槽钢与所述工字钢梁的下翼板固定连接。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搭接部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邻且垂直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抵接于所述工字钢梁的下翼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抵接于所述工字钢梁的下翼板的侧面。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槽钢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工字钢梁的下翼板的厚度。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沿第二方向延伸,连接于各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施工方法,用于建造上述任一项的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如下步骤:

20、根据确定的各工字钢梁之间的距离,以及悬挑段的长度,确定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长度;

21、在相邻的所述工字钢梁之间搭设所述第一槽钢;

22、将所述第一支撑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的方向焊接于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将承托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远离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的一端;

23、将所述第二槽钢设置在所述悬挑段的所述工字钢梁下方并与所述工字钢梁的下翼板的下表面抵接,将所述第二槽钢的靠近所述第一槽钢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槽钢固定连接,将所述第二槽钢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工字钢梁固定连接;

24、将加强件连接于各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将第二支撑件安装于所述承托件;

25、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方间隔设置多个第三支撑件,在多个所述第三支撑件上方铺设模板。

2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施工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够简化结构,提高结构支撑强度。

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槽钢的一端搭接在相邻所述工字钢梁中的一个工字钢梁的下翼板的上表面,另一端搭接在另一个工字钢梁的下翼板的上表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于同一所述工字钢梁的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于同一所述工字钢梁的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分别设置有螺纹孔,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槽钢的螺纹孔和所述第二槽钢的螺纹孔,将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搭接部和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邻且垂直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抵接于所述工字钢梁的下翼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抵接于所述工字钢梁的下翼板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槽钢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工字钢梁的下翼板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沿第二方向延伸,连接于各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

9.施工方法,用于建造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钢的一端搭接在相邻所述工字钢梁中的一个工字钢梁的下翼板的上表面,另一端搭接在另一个工字钢梁的下翼板的上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于同一所述工字钢梁的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于同一所述工字钢梁的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分别设置有螺纹孔,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槽钢的螺纹孔和所述第二槽钢的螺纹孔,将所述第一槽钢和所述第二槽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搭接部和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承式模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冯进文梁健杨启锋贺松邓炳禄邵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