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6406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包括截流沟、人工湿地池、分流装置、污水入口通道、第一排水通道和第二排水通道;分流装置包括水箱、动力浮球、活动连杆和排水拍门;动力浮球、活动连杆和排水拍门设置于水箱内;活动连杆分别连接动力浮球和排水拍门;水箱分别连通污水入口通道、第一排水通道和第二排水通道;排水拍门盖设于第一排水通道的入口;动力浮球能够在水流浮力作用下上浮;动力浮球上浮状态下,排水拍门关闭;动力浮球未上浮状态下,排水拍门打开;第一排水通道连通人工湿地池;第二排水通道连通截流沟;该系统利用水动力对污水分流,大幅提高了水污染防治的效果,结构简单,低碳环保,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生态治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行为对水生态造成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其中,农业生产活动、水产业生产活动等面源污染是造成河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为有效防止农业、水产业排污对水环境造成污染,采用的防治手段包括农灌渠排口处和水产业下游设置生态截流沟、人工湿地等净化设施。

2、截流沟又叫导流沟、引洪渠,是在坡顶平行等高线或近平行等高线上修筑的排水沟,其沟底具有一定坡度,截流沟的作用是将坡面上部的径流导引至护岸明沟中,保护下部护岸坡面免遭冲刷。

3、人工湿地是通过人工模拟的方法所构造的湿地环境生态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污染水体修复技术,它利用透水性的填料基质、水生或沼生的植物和依附于填料基质生长的微生物所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吸附、过滤、沉淀)、化学(离子交换)和生物(植物生长提取营养物质、微生物新陈代谢)的三者之间有机结合来达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同时通过水分和可以作为营养物的污染物的循环,促进绿色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的生长繁殖,增加整个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从而最终实现有害污水的资源利用化与无害化。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包括截流沟、人工湿地池、分流装置、污水入口通道、第一排水通道和第二排水通道;

3、所述分流装置包括水箱、动力浮球、活动连杆和排水拍门;

4、所述动力浮球、所述活动连杆和所述排水拍门设置于水箱内;所述活动连杆分别连接所述动力浮球和所述排水拍门;

5、所述水箱分别连通污水入口通道、第一排水通道和第二排水通道;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入口置于所述水箱底部的地面,所述排水拍门盖设于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入口;

6、所述动力浮球能够在水流浮力作用下上浮;所述动力浮球上浮状态下,所述排水拍门关闭;所述动力浮球未上浮状态下,所述排水拍门打开;

7、所述第一排水通道连通所述人工湿地池;

8、所述第二排水通道连通所述截流沟。

9、在一个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水通道的入口高于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入口。

10、在一个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还包括应急通道;

11、所述应急通道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侧方;

12、所述水箱的预设水位高度设置有应急出口,所述应急出口连通所述应急通道;

13、所述应急通道内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

14、在一个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还包括井室;

15、所述水箱和所述应急通道设置于所述井室内。

16、在一个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通道内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

17、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置于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入口下方。

18、在一个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

19、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

20、在一个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通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格栅;

21、所述第二排水通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格栅;

22、所述应急通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格栅;

23、所述污水入口通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格栅。

24、在一个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截流沟内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净水型透水层、种植土隔离层、种植土壤层、潜水植物层、挺水植物层。

25、在一个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还包括固定支架;

26、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连杆铰接,另一端固定于地面。

27、在一个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活动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

28、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与所述固定支架铰接;

29、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连接所述动力浮球,所述第三连杆的端部连接所述排水拍门,以使所述动力能够在水流作用下活动,并带动所述排水拍门活动。

30、在一个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拍门的外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31、在一个或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截留沟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净水型透水层、种植土隔离层、种植土壤层、潜水植物层和挺水植物层。

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将截流沟和人工湿地相结合,并设置分流装置,在雨天水量大时,动力浮球浮起关闭排水拍门,使得低浓度雨污混合水直接通过截留沟截滤后入湖,在保证上游及时排水泄洪的同时,保障湿地系统不被湍急水流冲刷破坏;在晴天水量小时,动力浮球的自身重力克服水流浮力,打开排水拍门,从而将高浓度污水通入人工湿地进行有效净化,净化后再入湖,大幅提高了水污染防治的效果,且分流装置仅依靠水动力进行自动分流,结构简单,低碳环保,易于推广应用。

34、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35、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截流沟、人工湿地池、分流装置、污水入口通道、第一排水通道和第二排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通道的入口高于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还包括应急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还包括井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通道内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通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格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沟内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净水型透水层、种植土隔离层、种植土壤层、潜水植物层、挺水植物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还包括固定支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拍门的外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留沟由下至上依次铺设有净水型透水层、种植土隔离层、种植土壤层、潜水植物层和挺水植物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截流沟、人工湿地池、分流装置、污水入口通道、第一排水通道和第二排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通道的入口高于所述第一排水通道的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还包括应急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还包括井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通道内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动力分流式污水排放处理系统还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高杰张永清唐碧波张大雷方健刘丙生刘愿祝罗思杭谭泰权赵阳龚远哲卢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