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634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底和微针阵列,所述基底为未经固化的GelMA/PVP(甲基丙烯酰化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材料制成,基底上固定的微针阵列为经固化的GelMA/PVP复合材料制成,且微针材料内添加有药物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D)。本发明专利技术微针贴片利用GelMA/PV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将PFD与GelMA/PVP混合制备PFD缓释微针贴片,在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将微针贴片固定心脏心肌梗死部位,利用特定结构设计的微针以及GelMA/PVP出色的生物安全性及黏附特性,可长期稳定的固定在梗死区域,通过基材自然降解达到缓释PFD的特性,增加PFD在梗死区域内的潴留率,使PFD能够持续的发挥抗炎、抗纤维化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特别涉及一种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d)缓释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缺血性心力衰竭(ihf)是一种世界性的健康问题,主要是由急性心肌梗死(ami)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及随后的左心室重构可导致一系列病理障碍,如左心室室壁瘤、缺血性二尖瓣功能不全等,这不可避免地会发展为ihf。因此,除及时进行血运重建(ami后6小时内)外,尽早抑制心肌纤维化和左心室重构是ami综合治疗策略的另一个关键。既往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cei/arb)可有效预防左心室重构,并已被指南强烈推荐。然而,这些药物往往通过口服使用,不能靶向于梗死区域,从而使其抑制左心室重构和改善左心室功能的作用减弱。此外,它们并不总适用于ami早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2、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一种完全的血运重建技术且长期效果确切,已被证明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可靠手段。然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长期以来cabg已成为溶栓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二线治疗方案,主要原因除了ami早期手术风险高之外,单纯cabg无法逆转ami后左室重构是极为重要的原因。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的发展,cabg能够在ami后的第一周安全地进行。因此,开发一种在cabg手术中可以同期使用的抗心肌纤维化治疗方法就变得极为迫切和必要。

3、吡非尼酮是一种口服的聚吡啶小分子化合物,具有抑制纤维化、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能力。基于这些特点,它已被广泛应用于纤维化疾病的治疗,包括肺、肾、肝和骨髓。近年来,研究发现肺和心脏疾病具有相似的促纤维化途径,因此pfd被认为是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潜在治疗药物。然而吡非尼酮仅能口服给药,其半衰期较短约为2.5小时,因此通常需要高剂量给药才能达到所需的治疗效果,然而由此导致的肝肾功能损害,成为制约其口服用药的最大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当前cabg手术同期缺乏抑制/逆转心肌梗死区域纤维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抗心肌纤维化的pfd缓释微针贴片(mnp)及其制备方法,利用gelma/pvp(甲基丙烯酰化明胶/聚乙烯吡咯烷酮)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将pfd与gelma/pvp混合制备pfd缓释微针贴片,在实施cabg手术中将微针贴片固定在心肌梗死区域,利用特定结构设计的微针以及gelma/pvp出色的生物安全性及黏附特性,可长期稳定的固定在梗死区域,通过基材自然降解达到缓释pfd的特性,增加pfd在梗死区域内的潴留率,使pfd能够持续的发挥抗炎、抗纤维化作用。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一种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包括基底和微针阵列,所述基底为未经固化的gelma/pvp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基底上固定的微针阵列为经固化的gelma/pvp复合材料制成,且微针材料内添加有药物吡非尼酮pfd。

4、进一步地,所述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通过以下方式制得:

5、将gelma、pvp、含有光引发剂的去离子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gelma/pvp基材;

6、向gelma/pvp基材中加入pfd,得到含pfd的微针基质;

7、将含pfd的微针基质加入模具内,真空除泡,将模具表面多余的微针基质去除后置于40~50℃的烘箱中干燥,重复向模具内加入含pfd的微针基质、干燥步骤多次,然后将干燥后的微针阵列紫外线照射,光固化成型;

8、避光条件下将gelma/pvp基材涂覆在模具上并覆盖微针阵列,真空干燥以成型基底,将干燥后得到的gelma/pvp-mnp-pfd体系在40-50℃下继续干燥至与模具成功分离。

9、更进一步的,所述将gelma、pvp、含有光引发剂的去离子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gelma/pvp基材的步骤中,所述gelma与pvp的质量比为4:(0.9~1.1)。

10、更进一步的,所述将gelma、pvp、含有光引发剂的去离子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gelma/pvp基材的步骤中,所述含有光引发剂的去离子水中光引发剂的含量为0.02~0.05wt%,且gelma与含有光引发剂的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4:(40~60)。

11、更进一步的,所述制备含pfd的微针基质的步骤中,将pfd以pfd乙醇水溶液的形式加入gelma/pvp基材中。

12、更进一步的,所述制备含pfd的微针基质的步骤中,所述含pfd的微针基质中pfd含量为8~10mg/ml。

13、更进一步的,所述将干燥后的微针阵列紫外线照射,光固化成型的步骤中,微针阵列紫外线照射30~40s,光固化成型。

14、更进一步的,所述避光条件下将gelma/pvp基材涂覆在模具上并覆盖微针阵列的步骤中,选用制备微针基质的gelma/pvp基材,或选用不含光引发剂的gelma/pvp基材涂覆在模具上并覆盖微针阵列。

15、进一步的,所述微针的针尖直径为10~20μm,根部直径280~320μm,总长度为心肌厚度的1/4~1/2,微针前端直径小于50μm的长度为微针总长度的1/5~1/4。

16、第二方面,一种抗心肌纤维化的pfd缓释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将gelma、pvp、含有光引发剂的去离子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gelma/pvp基材;

18、向gelma/pvp基材中加入pfd,得到含pfd的微针基质;

19、将含pfd的微针基质加入模具内,真空除泡,将模具表面多余的微针基质去除后置于40~50℃的烘箱中干燥,重复向模具内加入含pfd的微针基质、干燥步骤多次,然后将干燥后的微针阵列紫外线照射,光固化成型;

20、避光条件下将gelma/pvp基材涂覆在模具上并覆盖微针阵列,真空干燥以成型基底,将干燥后得到的gelma/pvp-mnp-pfd体系在40-50℃下继续干燥至与模具成功分离。

2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考虑到对生物安全因素,药物载体材料须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及可生物降解性,故选择以gelma作为基体材料。心肌组织与结缔组织相比,刺入时产生的阻力更高,gelma作为独立基体材料,其力学性能难以满足微针阵列对心肌穿刺的强度要求。本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考虑力学强度及生物安全性需求,确定药物载体选用gelma/pvp复合材料,pvp除同样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及可生物降解性外,还能够调控gelma的力学强度,从而达到心肌穿刺要求。gelma与pvp的质量比为4:(0.9~1.1)。在该比例下,使用时所需的gelma水凝胶状态不会由于pvp的大量添加而改变,也不会由于pvp添加量过少降低微针力学强度而增加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和微针阵列,所述基底为未经固化的GelMA/PVP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基底上固定的微针阵列为经固化的GelMA/PVP复合材料制成,且微针材料内添加有药物吡非尼酮PF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将GelMA、PVP、含有光引发剂的去离子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GelMA/PVP基材的步骤中,所述GelMA与PVP的质量比为4:(0.9~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将GelMA、PVP、含有光引发剂的去离子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GelMA/PVP基材的步骤中,所述含有光引发剂的去离子水中光引发剂的含量为0.02~0.05wt%,且GelMA与含有光引发剂的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4:(40~6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含PFD的微针基质的步骤中,将PFD以PFD乙醇水溶液的形式加入GelMA/PVP基材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含PFD的微针基质的步骤中,所述含PFD的微针基质中PFD含量为8~10mg/mL。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干燥后的微针阵列紫外线照射,光固化成型的步骤中,微针阵列紫外线照射30~40s,光固化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心肌纤维化的PFD缓释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避光条件下将GelMA/PVP基材涂覆在模具上并覆盖微针阵列的步骤中,选用制备微针基质的GelMA/PVP基材,或选用不含光引发剂的GelMA/PVP基材涂覆在模具上并覆盖微针阵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的针尖直径为10~20μm,根部直径280~320μm,总长度为心肌厚度的1/4~1/2,微针前端直径小于50μm的长度为微针总长度的1/5~1/4。

10.一种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和微针阵列,所述基底为未经固化的gelma/pvp复合材料制成;所述基底上固定的微针阵列为经固化的gelma/pvp复合材料制成,且微针材料内添加有药物吡非尼酮pf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将gelma、pvp、含有光引发剂的去离子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gelma/pvp基材的步骤中,所述gelma与pvp的质量比为4:(0.9~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将gelma、pvp、含有光引发剂的去离子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gelma/pvp基材的步骤中,所述含有光引发剂的去离子水中光引发剂的含量为0.02~0.05wt%,且gelma与含有光引发剂的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4:(40~6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心肌纤维化的吡非尼酮缓释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含pfd的微针基质的步骤中,将p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嵘侯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