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6219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包括:主阀体;呼阀单元,其包括呼阀阀体和布置在所述呼阀阀体内的呼阀阀盘;呼阀阻火耐烧单元;吹扫单元,其包括吹扫气管道、设在吹扫气管道上的控制阀,以及与控制阀信号连接的温度监测元件;其中,呼阀单元能够在储罐内压力达到预定正压开启压力时打开,而在储罐内压力降低到预定正压关闭压力时关闭,温度监测元件能够在监测到呼阀阻火耐烧单元上方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使控制阀自动开启,以使吹扫单元向呼阀阻火耐烧单元喷射惰性气体,呼阀阻火耐烧单元构造成能够使其上方燃烧产生的热量沿径向向外传递,并能够形成轴向隔热,从而阻止外部燃烧产生的热量向储罐内传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储罐阻火通风安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耐烧型阻火呼吸阀


技术介绍

1、储罐在进料及外界温度升高过程中,罐内气相压力升高,为防止储罐超压破裂,需设置超压保护装置。储罐在出料及外界温降过程中,罐内气相压力降低,甚至产生负压,为防止储罐抽瘪事故,需设置负压保护装置。呼吸阀是保护储罐在超压及负压时免遭破坏的一种安全装备。一般情况下,呼吸阀处于关闭状态,保持油罐的密闭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油品的蒸发损耗。而在必要时,能自动通气调节平衡油罐内外压力,对油罐起到安全保护作用。此外,为防止外界火灾传入储罐内,呼吸阀需要设置阻火器。

2、目前,阻火呼吸阀多为在呼吸阀下部连接1台阻火器,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520722496.3公开了一种阻火呼吸阀,该阻火呼吸阀正常工况下,阻火盘与油品蒸汽直接接触,容易发生堵塞问题,导致呼吸阀通气能力降低,影响储罐安全。另一种一体式阻火呼吸阀将阻火盘设置与阻火器的一侧,超压呼气与负压吸气共用一个通道,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2020927885.0公开了一种防爆阻火呼吸阀,然而这种结构设计导致气体流通面积减小,影响呼吸阀通气量。

3、此外,目前阻火器大多可阻爆燃或爆轰火焰传播。然而,当有可燃气体持续向非保护侧流动时,阻火器处将产生持续燃烧,此时,火焰不断加热阻火器,使其温度升高,发生回火事故。为此,对于可能有可燃气体持续排放的场景,需安装长时间耐烧型阻火器。如api2000及iso28300等标准规定,对于氮封级别1级及以下的储罐,其呼吸阀应设置长时间耐烧型阻火器。然而,目前阻火器大多不耐长时间燃烧,当存在持续可燃气源时,可能发生回火闪爆事故,还存在易堵塞、影响通气量、不耐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耐烧型阻火呼吸阀,该耐烧型阻火呼吸阀通气量大,能够防止储罐超压破裂和防止储罐负压抽瘪,并能够对呼阀阻火耐烧单元进行降温,从而能够抑制燃烧,以使火焰熄灭,显著提高呼阀阻火耐烧单元的耐烧性能,还能够有效避免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堵塞。

2、为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包括:主阀体,所述主阀体设有用于连接储罐的连接件;呼阀单元,其包括连接在主阀体上端的呼阀阀体和呼阀阀盘,所述主阀体的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呼阀阀体的内部而形成第一阀盘支撑部,所述呼阀阀盘布置在所述第一阀盘支撑部上;固定在所述呼阀阀体上端的呼阀阻火耐烧单元;吹扫单元,所述吹扫单元包括吹扫气管道、设在所述吹扫气管道上的控制阀,以及与所述控制阀信号连接的温度监测元件,所述吹扫气管道的一端对准所述呼阀阻火耐烧单元;其中,所述呼阀单元能够在储罐内压力达到预定正压开启压力时打开,而在储罐内压力降低到预定正压关闭压力时关闭,所述温度监测元件能够在监测到所述呼阀阻火耐烧单元上方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使所述控制阀自动开启,以使所述吹扫单元向所述呼阀阻火耐烧单元喷射惰性气体,所述呼阀阻火耐烧单元构造成能够使其上方燃烧产生的热量沿径向向外传递,并能够形成轴向隔热,从而阻止外部燃烧产生的热量向储罐内传递。

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扫气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呼阀阀体向外延伸,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呼阀阀体的外部。

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呼阀阻火耐烧单元通过第一支撑板和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呼阀阀体的上端,所述压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处于所述呼阀阻火耐烧单元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板构造成镂空体。

5、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呼阀阀盘的上端固定有呼阀阀杆,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固定有呼阀导向套管,所述呼阀阀杆适配插入所述呼阀导向套管内并能沿所述呼阀导向套管运动。

6、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呼阀阀盘上设有第一配重块,调整所述第一配重块的重量能够对所述预定正压开启压力进行调整。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呼阀阀体构造成圆锥筒,所述呼阀阀体的直径从下端到上端递增,且所述呼阀阀体的下端截面直径与上端截面直径之比为处于1:3至1:1.1的范围内。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呼阀阻火耐烧单元包括至少2个呼阀阻火元件和设置在相邻的所述呼阀阻火元件之间的分隔元件,相邻的所述呼阀阻火元件之间的距离h1设置为0.1-5mm。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元件构造成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分隔连杆,多个所述分隔连杆设置成沿周向均匀间隔开分布且从中心沿径向向外延伸,或多个所述分隔连杆设置成相互交叉分布而形成网状。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元件的上端与相应的所述呼阀阻火元件形成面面接触或线面接触,所述分隔元件的下端与相应的所述呼阀阻火元件形成线面接触。

11、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吸阀单元,所述吸阀单元包括:

12、连接在所述主阀体侧部的吸阀阀体,所述呼阀阀体沿所述主阀体的径向向外延伸,在所述吸阀阀体下端设有吸入口;

13、固定安装在所述吸入口的吸阀阻火元件;以及

14、吸阀阀盘,在所述吸入口的内侧设有第二阀盘支撑部,所述吸阀阀盘布置在所述第二阀盘支撑部上;

15、其中,所述吸阀阀盘能够在储罐内压力达到预定负压开启压力时打开,而在储罐内压力上升到预定负压关闭压力时关闭。

16、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吸阀阀盘的上端固定有吸阀阀杆,在吸阀阀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吸入口正对的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可拆卸式安装有盖板,在所述盖板的下端固定有吸阀导向套管,

17、所述吸阀阀杆适配插入所述吸阀导向套管内并能沿所述吸阀导向套管运动。

18、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吸阀阀盘上设有第二配重块,调整所述第二配重块的重量能够对所述预定负压开启压力进行调整。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入口构造成径向向内下沉的安装台阶,所述吸阀阻火元件通过第二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台阶内,所述第二支撑板构造成镂空板。

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呼阀阻火元件和所述吸阀阻火元件均构造成具有多个狭缝的圆柱形,所述吸阀阻火元件的狭缝高度不小于所述呼阀耐烧阻火元件的狭缝高度。

21、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呼阀阻火耐烧单元的上方设有防雨帽,所述温度监测元件设置在所述防雨帽上,

22、在所述防雨帽与所述呼阀阻火耐烧单元之间形成有燃烧空间,在所述呼阀阻火耐烧单元与所述防雨帽的周向边缘形成气体排放通道,所述防雨帽构造成能够在所述燃烧空间发生持续燃烧并达到预定熔点时自动弹开。

23、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呼阀阀体的外侧设有固定板,所述防雨帽的中部通过易熔栓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防雨帽的周向边缘构造成向下翻折并通过弹性复位件与所述固定板形成连接,

24、所述易熔栓的熔点为100-300℃,所述易熔栓在达到预定熔点时熔断,使得所述防雨帽能够在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弹至所述阀体的侧面位置。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之处在于:

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的阻火元件正常工况下不与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气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呼阀阀体向外延伸,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呼阀阀体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呼阀阻火耐烧单元通过第一支撑板(25)和压板(16)固定安装在所述呼阀阀体的上端,所述压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处于所述呼阀阻火耐烧单元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板构造成镂空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呼阀阀盘的上端固定有呼阀阀杆(22),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固定有呼阀导向套管(21),所述呼阀阀杆适配插入所述呼阀导向套管内并能沿所述呼阀导向套管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呼阀阀盘上设有第一配重块(14),调整所述第一配重块的重量能够对所述预定正压开启压力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呼阀阀体构造成圆锥筒,所述呼阀阀体的直径从下端到上端递增,且所述呼阀阀体的下端截面直径与上端截面直径之比为处于1:3至1:1.1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呼阀阻火耐烧单元包括至少2个呼阀阻火元件(320)和设置在相邻的所述呼阀阻火元件之间的分隔元件(321),相邻的所述呼阀阻火元件之间的距离h1设置为0.1-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元件构造成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分隔连杆(32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元件的上端与相应的所述呼阀阻火元件形成面面接触或线面接触,所述分隔元件的下端与相应的所述呼阀阻火元件形成线面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阀单元,所述吸阀单元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阀阀盘的上端固定有吸阀阀杆(11),在吸阀阀体的上端设有与所述吸入口正对的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可拆卸式安装有盖板(12),在所述盖板的下端固定有吸阀导向套管(13),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阀阀盘上设有第二配重块(10),调整所述第二配重块的重量能够对所述预定负压开启压力进行调整。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口构造成径向向内下沉的安装台阶,所述吸阀阻火元件通过第二支撑板(5)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台阶内,所述第二支撑板构造成镂空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呼阀阻火元件和所述吸阀阻火元件均构造成具有多个狭缝的圆柱形,所述吸阀阻火元件(6)的狭缝高度不小于所述呼阀耐烧阻火元件的狭缝高度。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呼阀阻火耐烧单元的上方设有防雨帽(17),所述温度监测元件设置在所述防雨帽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呼阀阀体的外侧设有固定板(33),所述防雨帽的中部通过易熔栓(19)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所述防雨帽的周向边缘构造成向下翻折并通过弹性复位件(34)与所述固定板形成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气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呼阀阀体向外延伸,所述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呼阀阀体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呼阀阻火耐烧单元通过第一支撑板(25)和压板(16)固定安装在所述呼阀阀体的上端,所述压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分别处于所述呼阀阻火耐烧单元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支撑板构造成镂空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呼阀阀盘的上端固定有呼阀阀杆(22),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固定有呼阀导向套管(21),所述呼阀阀杆适配插入所述呼阀导向套管内并能沿所述呼阀导向套管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呼阀阀盘上设有第一配重块(14),调整所述第一配重块的重量能够对所述预定正压开启压力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呼阀阀体构造成圆锥筒,所述呼阀阀体的直径从下端到上端递增,且所述呼阀阀体的下端截面直径与上端截面直径之比为处于1:3至1:1.1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呼阀阻火耐烧单元包括至少2个呼阀阻火元件(320)和设置在相邻的所述呼阀阻火元件之间的分隔元件(321),相邻的所述呼阀阻火元件之间的距离h1设置为0.1-5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元件构造成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分隔连杆(32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烧型阻火呼吸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鲍磊于安峰党文义白永忠王晓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