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及运用该机构的多轴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967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及运用该机构的多轴绕线机,涉及绕线机,旨在解决待机等待上料完成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包括同步板、用于驱动同步板升降的升降气缸、转动连接于同步板的旋转滑动棒,以及设置于旋转滑动棒顶端的旋转盘;所述同步板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滑动棒旋转的转换机构;所述旋转盘转动安装有四个下治具,所述下治具与铁芯定位插接配合。本技术的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有效缩短绕线机等待上料的待机时间,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绕线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及运用该机构的多轴绕线机


技术介绍

1、电机俗称马达,是各种电器和机械设备的动力源。它能实现电能与动能的转换。电机分为很多种类,但内部都设有定子和转子,定子或转子上绕制有导电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得带有导电线圈的定子或转子在磁场作用下旋转,因此线圈的绕制是电机生产中的必备环节。

2、关于绕线机,公告号为cn109818468b的中国专利公告的一种电机绕线机,其技术要点是:包括配电控制箱、后送线箱、前送线箱、绕线装置;后送线箱连接送线电机;后送线箱和前送线箱内设有线盘;线盘连接线盘电机;线盘内部侧边设有送线管,线盘前端设有绕线导向头、送线头;绕线装置内绕线底板连接夹紧电机;绕线底板上设置有与旋转电机连接的旋转轴;绕线底板两侧设有滑杆;滑杆下端连接推动气缸,上端连接铰接板;铰接板上设有绕线导向夹;旋转轴上方设有锥形压头位于u形板上。

3、上述技术方案为单机,需要由人工或者机械手进行上料,绕线机在实际工作时,由于需要待机等待上料完成,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有效缩短绕线机等待上料的待机时间,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包括同步板、用于驱动同步板升降的升降气缸、转动连接于同步板的旋转滑动棒,以及设置于旋转滑动棒顶端的旋转盘;所述同步板设置有用于驱动旋转滑动棒旋转的转换机构;所述旋转盘转动安装有四个下治具,所述下治具与铁芯定位插接配合。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正常工作时,其中两个下治具承载铁芯进行绕线工作,与此同时,由工人将另外两个下治具之上的绕线后铁芯取下,并将待绕线铁芯套接于空的下治具之上;在完成绕线后,由升降气缸驱动同步板上升,直至下治具完成脱模,由转换机构驱动同步板旋转180°,从而实现四个两组下治具的换位,完成换位后,由升降气缸驱动同步板下降,进而完成下治具的连接;综上所述,采用本申请配合上料,有效缩短绕线机等待上料的待机时间,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同步板共计设置两根旋转滑动棒,两根所述旋转滑动棒均设置有轴承与同步板转动连接。

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根所述旋转滑动棒的底端均延伸出轴承,所述转换机构包括法兰紧固于旋转滑动棒底端的同步带轮、绕设于两个同步带轮的同步带,以及用于对同步带施力的转换气缸,所述转换气缸的活塞杆端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有齿板,所述齿板与连接块配合夹紧同步带的直线段。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同步板接近于两个同步带轮的所在位置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张紧轮,两个所述张紧轮抵紧于同步带。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同步板底面设置有滑轨滑块组件,所述连接块与滑轨滑块组件的滑块固定。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同步板的侧面设置有两个调节板,两个所述调节板均设置有气撑弹簧,所述连接块于两个气撑弹簧的相对端之间设置有限位防撞板。

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治具设置有旋转套与旋转盘转动连接;所述下治具的顶端设置有套接台供铁芯套接,所述套接台垂直插接有定位销;所述套接台的顶面设置有对接销。

10、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轴绕线机,通过衔接机构实现多工位转换机构与绕线机的衔接,有效确保两者的有序配合。

11、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轴绕线机,包括机架、四个飞叉绕线机构、四个放线机构、多工位转换机构、设置于飞叉绕线机构和多工位转换机构之间的衔接机构,以及安装于机架的进给机构,四个所述飞叉绕线机构安装于进给机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正常工作时,由多工位转换机构将待绕线铁芯送至衔接机构,并与衔接机构完成连接,由进给机构将四个飞叉绕线机构前送至衔接机构,由四个放线机构和四个飞叉绕线机构同步进行四个铁芯的绕线,完成绕线后由进给机构驱动四个飞叉绕线机构后退,以避免多工位转换机构受到干涉;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衔接机构实现多工位转换机构与绕线机的衔接,有效确保两者的有序配合。

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衔接机构包括压着组件和旋转驱动组件,所述压着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的龙门架、光轴滑移安装于龙门架的滑动板,以及用于驱动滑动板的下压气缸,所述滑动板等间距安装有四个上治具,所述上治具与滑动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四个转动连接于机架的连接轴,以及用于驱动四个连接轴的驱动电机,所述连接轴顶端设置有套接槽,所述套接槽与下治具底端套接配合,四个所述连接轴和驱动电机设置有带轮组件传动。

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给机构包括一体化机座,以及用于驱动一体化机座的伺服丝杠组件,四个所述飞叉绕线机构安装于一体化机座。

15、综上所述,

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转换机构配合绕线机上料,有效缩短绕线机等待上料的待机时间,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有效均衡人工操作和设备工作的耗时,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同步驱动两根旋转滑动棒转动的技术效果;两个张紧轮抵紧于同步带,从而提高传动精度,进而提高旋转滑动棒的转动角度精确性。

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轴绕线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衔接机构实现多工位转换机构与传统绕线机的衔接,有效确保两者的有序配合;通过旋转驱动组件驱动下治具旋转,从而满足铁芯整个圆周区域的绕线;实现上治具与铁芯的柔性连接,有效防止铁芯受到压损。

18、附图说明

19、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1的a部放大图,主要表示下治具顶端结构;

22、图4为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实施例二多工位转换机构和飞叉绕线机构的配合关系图;

24、图6为实施例二衔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同步板(101)、用于驱动同步板(101)升降的升降气缸(102)、转动连接于同步板(101)的旋转滑动棒(103),以及设置于旋转滑动棒(103)顶端的旋转盘(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板(101)共计设置两根旋转滑动棒(103),两根所述旋转滑动棒(103)均设置有轴承(104)与同步板(10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旋转滑动棒(103)的底端均延伸出轴承(104),所述转换机构包括法兰紧固于旋转滑动棒(103)底端的同步带轮(105)、绕设于两个同步带轮(105)的同步带(106),以及用于对同步带(106)施力的转换气缸(107),所述转换气缸(107)的活塞杆端固定有连接块(108),所述连接块(108)固定有齿板(109),所述齿板(109)与连接块(108)配合夹紧同步带(106)的直线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板(101)接近于两个同步带轮(105)的所在位置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张紧轮(110),两个所述张紧轮(110)抵紧于同步带(10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板(101)底面设置有滑轨滑块组件(111),所述连接块(108)与滑轨滑块组件(111)的滑块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板(101)的侧面设置有两个调节板(112),两个所述调节板(112)均设置有气撑弹簧(113),所述连接块(108)于两个气撑弹簧(113)的相对端之间设置有限位防撞板(1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治具(202)设置有旋转套(203)与旋转盘(201)转动连接;

8.一种多轴绕线机,包括机架(301)、四个飞叉绕线机构(302)以及四个放线机构(3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工位转换机构、设置于飞叉绕线机构(302)和多工位转换机构之间的衔接机构,以及安装于机架(301)的进给机构,四个所述飞叉绕线机构(302)安装于进给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轴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机构包括压着组件和旋转驱动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轴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机构包括一体化机座(312),以及用于驱动一体化机座(312)的伺服丝杠组件(313),四个所述飞叉绕线机构(302)安装于一体化机座(3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同步板(101)、用于驱动同步板(101)升降的升降气缸(102)、转动连接于同步板(101)的旋转滑动棒(103),以及设置于旋转滑动棒(103)顶端的旋转盘(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板(101)共计设置两根旋转滑动棒(103),两根所述旋转滑动棒(103)均设置有轴承(104)与同步板(10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旋转滑动棒(103)的底端均延伸出轴承(104),所述转换机构包括法兰紧固于旋转滑动棒(103)底端的同步带轮(105)、绕设于两个同步带轮(105)的同步带(106),以及用于对同步带(106)施力的转换气缸(107),所述转换气缸(107)的活塞杆端固定有连接块(108),所述连接块(108)固定有齿板(109),所述齿板(109)与连接块(108)配合夹紧同步带(106)的直线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板(101)接近于两个同步带轮(105)的所在位置分别转动连接有两个张紧轮(110),两个所述张紧轮(110)抵紧于同步带(10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转换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林王乐远吴泽意黄曙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嘉优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