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快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915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0
本申请公开了模具快换结构,包括:快换结构,快换结构包括快换盘,用于更换所需进行加工的模具,且快换盘的底部设有用于对快换盘进行支撑的底座,底座内设有用于驱动快换盘转动的驱动组件,底座的顶面转动设有底盘,底盘顶面与快换盘固定连接,且驱动组件与底盘之间设有传动组件。本技术通过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半齿轮转动,当半齿轮上的凸齿与齿轮上的凸齿相互啮合时,半齿轮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底盘转动,底盘带动快换盘转动,从而将快换盘上的模具移动至全自动模切机的模切处,从而避免了通过拉动手柄,对工人的手腕易造成损伤的情况,同时也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模具快换,具体涉及模具快换结构


技术介绍

1、模切机主要用于相应的一些模具、非金属材料、不干胶、双面胶、电子或手机胶垫、商标标签等的模切(全断、半断)、压痕和烫金作业,是印后包装加工成型的重要设备。

2、现有公开号为cn208976618u,公开了一种模具快换结构,包括上模和下模,还包括抽条,所述抽条设置在上模与下模之间,所述抽条两端平行位置分别设置有手柄和限位块,所述抽条下端还设置有限位槽和拉杆,所述拉杆上端与限位槽接触,所述抽条下方还设置有冲头组件。

3、上述装置中,通过手柄和拉杆的抽拉配合改变冲头对冲孔位置的改变,实现了同一个模具针对不同孔位产品的冲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该装置通过手柄和拉杆的抽拉来更换冲头的位置,此种方式需通过工人来拉动手柄,从而更换冲头的位置,由于需长时间的拉动手柄,对工人的手腕易造成损伤的情况,同时也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因此需要模具快换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模具快换结构。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模具快换结构,包括快换结构,所述快换结构包括快换盘,用于更换所需进行加工的模具,且快换盘的底部设有用于对快换盘进行支撑的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驱动快换盘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面转动设有底盘,所述底盘顶面与快换盘固定连接,且驱动组件与底盘之间设有传动组件。

3、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底座内的转轴,且底座内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动力源,所述底座内设有用于对转轴进行限位的限位盘,且限位盘上设有与转轴相互匹配的第二限位槽。

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于转轴上的半齿轮,所述底盘的底面中心固定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固定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半齿轮啮合连接。

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齿轮上设有限位轴,且底座内的内壁设有与限位轴相互匹配的轴槽,所述限位轴与轴槽之间设有限位结构。

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于限位轴上的限位环,且轴槽的内壁设有与限位环相互匹配的环形槽。

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快换盘的圆周侧面开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定位槽,用于容纳所需进行加工的模具,且定位槽内设有用于将模具固定在定位槽内的定位结构。

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分别设于定位槽内壁两侧的两个定位块,且定位槽的相对两侧内壁均设有用于容纳定位块的容纳槽,两个所述定位块相背离的两端部分别插入两个容纳槽滑动连接。

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与定位块的端面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且弹簧的一端与容纳槽的内壁固定,另一端与定位块固定。

10、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公开了模具快换结构,通过电机的动力输出轴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半齿轮转动,当半齿轮上的凸齿与齿轮上的凸齿相互啮合时,半齿轮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底盘转动,底盘带动快换盘转动,从而将快换盘上的模具移动至全自动模切机的模切处,从而避免了通过拉动手柄,对工人的手腕易造成损伤的情况,同时也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模具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快换结构,所述快换结构包括快换盘(1),用于更换所需进行加工的模具,且快换盘(1)的底部设有用于对快换盘(1)进行支撑的底座(2),所述底座(2)内设有用于驱动快换盘(1)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底座(2)的顶面转动设有底盘(21),所述底盘(21)顶面与快换盘(1)固定连接,且驱动组件与底盘(21)之间设有传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于转轴(221)上的半齿轮(222),所述底盘(21)的底面中心固定设有传动轴(231),所述传动轴(231)上固定设有齿轮(23),所述齿轮(23)与半齿轮(222)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3)底面设有限位轴(232),且底座(2)内的内壁设有与限位轴(232)相互匹配的轴槽,所述限位轴(232)与轴槽之间设有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固定于限位轴(232)上的限位环(233),且轴槽的内壁设有与限位环(233)相互匹配的环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盘(1)的圆周侧面开设有多个呈环形排列的定位槽(13),用于容纳所需进行加工的模具,且定位槽(13)内设有用于将模具固定在定位槽(13)内的定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分别设于定位槽(13)内壁两侧的两个定位块(131),且定位槽(13)的相对两侧内壁均设有用于容纳定位块(131)的容纳槽,两个所述定位块(131)相背离的两端部分别插入两个容纳槽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与定位块(131)的端面之间通过弹簧(132)连接,且弹簧(132)的一端与容纳槽的内壁固定,另一端与定位块(131)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模具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快换结构,所述快换结构包括快换盘(1),用于更换所需进行加工的模具,且快换盘(1)的底部设有用于对快换盘(1)进行支撑的底座(2),所述底座(2)内设有用于驱动快换盘(1)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底座(2)的顶面转动设有底盘(21),所述底盘(21)顶面与快换盘(1)固定连接,且驱动组件与底盘(21)之间设有传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于转轴(221)上的半齿轮(222),所述底盘(21)的底面中心固定设有传动轴(231),所述传动轴(231)上固定设有齿轮(23),所述齿轮(23)与半齿轮(222)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快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23)底面设有限位轴(232),且底座(2)内的内壁设有与限位轴(232)相互匹配的轴槽,所述限位轴(232)与轴槽之间设有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良蔡家胜
申请(专利权)人:荣艺电子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