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古一林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854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9
本技术涉及烹饪电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功能烹饪设备,它包括主机及第一锅具,所述主机还包括电机、加热装置、显示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包括一触发元件、第一触发端点及第二触发端点,所述主机呈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触发元件与所述第一触发端点电连接,所述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为正向;所述主机翻转后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触发元件与所述第二触发端点电连接,所述的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仍为正向。采用这样的结构之后,无论是主机正放还是翻转,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均为正向,方便用户正确设置和读取时间或温度等重要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烹饪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1、空气炸锅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厨房电器,其特点在于无需使用额外的食用油即可通过空气的流动达到近似油炸的效果。因此,除了煎、煮之外的的油炸及烘烤,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空气炸锅。另一方面,户外露营、野炊也在近年来开始流行,如何解决在户外使用安全、便携的烹饪设备成为一个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空气炸锅的技术愈发成熟,利用其作为加热装置,开发多功能、多场景的运用是现阶段的技术热点。

2、现有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空气炸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改变常规空气炸锅主机在上、锅体在下的设计,转为主机在下、锅体在上,其优点非常显著,即空气炸锅的主机作为热源,不同用途的锅体,例如煎锅、炸锅或煮锅可以直接放置在主机上方,实现类似燃气灶、电磁炉的功能。但其缺陷也是非常明显,即作为空气炸锅使用时锅体底部必须采用网状设计,空气对流效果较差,容易炸糊食材,亦难以清洗。对此,另一类空气炸锅则采用翻转来实现不同的烹饪功能,即作为空气炸锅使用时仍采用主机在上、锅体在下的设计,作为煮锅使用时,则将主机翻转后置于锅体下方,有效解决了前一类空气炸锅的缺点,但其仍存在一个致命缺陷,即空气炸锅的主机翻转后显示屏中显示的内容,如时间、温度等亦随之翻转,而这些内容是操作空气炸锅时的重要信息,一旦设置或读取错误,轻则无法达到烹饪效果或炸糊食物,重则烧坏炸锅,甚至有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烹饪设备,不仅可以较好的实现多个烹饪功能,更可以确保设备显示的内容可以正确设置和读取。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提供一种多功能烹饪设备,它包括主机及与该主机匹配的第一锅具,所述主机还包括电机、加热装置、显示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电机、所述显示装置及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包括一触发元件、第一触发端点及第二触发端点,所述主机呈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触发元件与所述第一触发端点电连接,所述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为正向;所述主机翻转后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触发元件与所述第二触发端点电连接,所述的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仍为正向。

4、采用这样的结构之后,无论是主机正放还是翻转,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均为正向,方便用户正确设置和读取时间或温度等重要信息。与现有技术相比,既能使得空气炸锅的主功能不会因为要实现其他功能而受到影响,又能在主机翻转时通过控制开关自动实现显示内容同步翻转的功能,结构简单又具有较高的智能性,能较好的满足人们户外使用场景的需求。

5、具体的说,所述主机呈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主机位于所述第一锅具的上方;所述主机呈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主机位于该第一锅具的下方;所述第一触发端点及第二触发端点上下设置,所述触发元件在重力作用下始终与位于下方的第一触发端点或第二触发端点电连接,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罩,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无级调节旋钮,该调节旋钮套设于所述显示罩的外侧。第一锅具既能作为炸锅实现空气炸锅的完整功能,又能在第二使用状态时作为煮锅使用,满足用户蒸煮食物的需求;无级旋钮无论正放还是翻转均不影响其调节功能的实现,便利性提到进一步提升。

6、作为前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该烹饪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主机匹配的第二锅具,所述主机呈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主机还可位于该第二锅具的下方。第二锅具可以是煎锅,满足用户煎牛排等特殊需求,进一步提升多功能的特性。

7、详细的说,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发热管及一与该发热管配合的送风扇,该送风扇与所述电机连接。通过送风扇与发热管的配合,能更好的实现主机的加热功能。

8、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一保护开关及一可触发该保护开关的压块,所述主机的上端面向内延伸有一凸缘,所述压块穿设在该凸缘上,所述第一锅具、第二锅具分别与主机配合时均可通过所述压块触发所述保护开关。这样的结构使得第一、二锅具与主机配合时无需额外的“对位”即可以触发保护开关,一旦锅具与主机分离时可以及时切断电源,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锅具的外侧设有一可折叠把手及一用于安装该把手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内还设有至少两个弹片,所述弹片上设有固定块,所述把手打开或折叠时均可卡接于该固定块。固定块的固定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把手在使用或收纳时的意外折叠或打开,进一步提升使用的方便性。

10、作为一种优先方案,所述第二锅具的外侧设有一弹性u形手柄及一用于安装该手柄的卡接件,所述手柄开口处的两端均设有一卡槽,所述卡接件设有两个间距小于所述手柄开口的卡孔,所述手柄形变后穿入所述卡接件,所述两个卡孔内与所述两个卡槽分别卡合。这种结构使得手柄可以根据需要快速安装和拆卸,同时又能满足使用时的稳定性。

11、进一步改进,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一可分别与第一锅具及第二锅具相配合的锅盖,该锅盖上设有一可转动的拉环,当该烹饪设备呈收纳状态时,所述主机容置于所述第一锅具内,所述第二锅具位于所述主机上方,所述锅盖设置于所述第二锅具上方,所述第一锅具的把手折叠后压设于所述锅盖上方,所述拉环扣设于所述把手。锅盖上的拉环收纳时可以对第一锅具把手进行锁固,进一步提升整个设备在收纳状态时的稳定性。

12、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锅具内还活动设有一托盘及可折叠支撑脚,所述锅盖上设置有跑道型开孔,所述托盘向下延伸形成一凸沿,所述支撑脚安装在该凸沿上。跑道型开孔不仅可以排出蒸汽,还可在洗菜时作为沥水盘使用,而通过凸沿支撑托盘时可以满足空气炸锅状态下对空气流动空间的需要,打开支撑脚后托盘又可满足水蒸食物时避免食物浸入水面的要求。

13、进一步优选,所述主机的下端面内凹形成一容腔,该容腔内设有一固定座及水平穿设于该固定座内的条状提手,所述容腔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固定座的高度,所述固定座设有一开口,所述提手可经由所述开口部分拉出所述固定座。容腔的设置使得提手的设计不会导致主机翻转后底部不平整的问题。

14、通过阅读和参考以下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将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本技术的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烹饪设备,它包括主机及与该主机匹配的第一锅具,所述主机还包括电机、加热装置、显示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电机、所述显示装置及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包括一触发元件、第一触发端点及第二触发端点,所述主机呈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触发元件与所述第一触发端点电连接,所述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为正向;所述主机翻转后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触发元件与所述第二触发端点电连接,所述的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仍为正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呈所述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主机位于所述第一锅具的上方;所述主机呈所述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主机位于该第一锅具的下方;所述第一触发端点及第二触发端点上下设置,所述触发元件在重力作用下始终与位于下方的第一触发端点或第二触发端点电连接,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罩,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无级调节旋钮,该调节旋钮套设于所述显示罩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烹饪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主机匹配的第二锅具,所述主机呈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主机还可位于该第二锅具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发热管及一与该发热管配合的送风扇,该送风扇与所述电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一保护开关及一可触发该保护开关的压块,所述主机的上端面向内延伸有一凸缘,所述压块穿设在该凸缘上,所述第一锅具、第二锅具分别与主机配合时均可通过所述压块触发所述保护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锅具的外侧设有一可折叠把手及一用于安装该把手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内还设有至少两个弹片,所述弹片上设有固定块,所述把手打开或折叠时均可卡接于该固定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锅具的外侧设有一弹性U形手柄及一用于安装该手柄的卡接件,所述手柄开口处的两端均设有一卡槽,所述卡接件设有两个间距小于所述手柄开口的卡孔,所述手柄形变后穿入所述卡接件,所述两个卡孔内与所述两个卡槽分别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一可分别与第一锅具及第二锅具相配合的锅盖,该锅盖上设有一可转动的拉环,当该烹饪设备呈收纳状态时,所述主机容置于所述第一锅具内,所述第二锅具位于所述主机上方,所述锅盖设置于所述第二锅具上方,所述第一锅具的把手折叠后压设于所述锅盖上方,所述拉环扣设于所述把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锅具内还活动设有一托盘及可折叠支撑脚,所述锅盖上设置有跑道型开孔,所述托盘向下延伸形成一凸沿,所述支撑脚安装在该凸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的下端面内凹形成一容腔,该容腔内设有一固定座及水平穿设于该固定座内的条状提手,所述容腔的深度不小于所述固定座的高度,所述固定座设有一开口,所述提手可经由所述开口部分拉出所述固定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烹饪设备,它包括主机及与该主机匹配的第一锅具,所述主机还包括电机、加热装置、显示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的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电机、所述显示装置及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包括一触发元件、第一触发端点及第二触发端点,所述主机呈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触发元件与所述第一触发端点电连接,所述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为正向;所述主机翻转后处于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触发元件与所述第二触发端点电连接,所述的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内容仍为正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呈所述第一使用状态时,所述主机位于所述第一锅具的上方;所述主机呈所述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主机位于该第一锅具的下方;所述第一触发端点及第二触发端点上下设置,所述触发元件在重力作用下始终与位于下方的第一触发端点或第二触发端点电连接,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罩,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一无级调节旋钮,该调节旋钮套设于所述显示罩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烹饪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主机匹配的第二锅具,所述主机呈第二使用状态时,所述主机还可位于该第二锅具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一发热管及一与该发热管配合的送风扇,该送风扇与所述电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一保护开关及一可触发该保护开关的压块,所述主机的上端面向内延伸有一凸缘,所述压块穿设在该凸缘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一林
申请(专利权)人:古一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