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生态养猪中的猪舍建造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652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发酵床生态养猪中的猪舍建造技术。属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一种。其特征主要有场地选择技术:选取地下水位2m以下的高燥岗地;猪舍构成技术:猪舍由钢管大棚结构构成,宽大于6m、高不低于2.8m,屋面及南北沿墙、东西山墙墙体采用具有防水、隔热、遮强光功能的材料构成,南北沿墙设可启闭的通风口,屋顶设有可启闭的通气窗;舍内配置技术:猪舍内靠北沿墙、呈东西走向设人行走道,走道南配置圈栅及食槽,靠走道的圈栅内配置平台,平台与南沿墙之间设有发酵床,南沿墙墙根处设有饮水器、接水槽及出水管,平台上方设置的喷雾降温系统组成。使猪舍的造价降低75%以上;调节了猪舍内的小气候,特别是夏季通风降温,避免了炎热季节猪热应激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一种,特别是一种发酵床生态养猪中的 猪舍建造技术。
技术介绍
;发酵床养猪是近年从日本、韩国等地处亚寒带地区国家引进的一项新 兴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利用土著菌资源,将微生物生物技术、发 酵技术、养殖技术和工程技术用于现代养殖业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可以做 到粪尿零排放,改善养殖环境,降低猪的疾病发生率,增进动物福利,提高效益,使养殖业更 好地纳入农业生态循环体系,推动生态农业的循环发展。如何引进消化日本、韩国的现有发酵床养猪技术,并创造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 发酵床生态养猪新技术,是国内养猪业研究的新课题。其中,猪舍占地面积大,建设成本高, 100平方米只能养50-70头猪(每头猪占地面积1. 5平方米),而目前规模化养猪可饲养 100头,现有的猪舍不能用,要一大笔费用来改造,就是遇到的首要问题。其次,日本、韩国等 地处亚寒带地区,对于我国大部分处于温带,甚至热带地区的养殖户,如何通过猪舍的建筑 设计,通风降温措施的改进与加强,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降低甚至避免炎热季节猪热应激 反应,成了发酵床养猪技术的难题。由此可见,研究设计一种猪舍建造成本低,适合夏季通 风降温从而降低甚至避免炎热季节猪热应激反应的发酵床生态养猪中的猪舍建造技术是 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猪舍建造成本低,适合夏季通风降温从而降 低甚至避 免炎热季节猪热应激反应的发酵床生态养猪中的猪舍建造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酵床生态养猪中的猪舍建造技术,其特征是 包括有1、场地选择技术选取地下水位2m以下,常年不受雨季浸渍的,具有坡度的高燥 岗地。其有益效果是不会对发酵床,特别是建造于地面以下的发酵床构成湿度过大而出现 烂床的现象。2、建造选向技术猪舍建造要求座北朝南,东西走向。其有益效果是冬暖夏凉,特 别是便于夏季通风降温措施的实施。3、猪舍构成技术猪舍由钢管大棚结构构成的宽度大于6m、高度不低于2. 8m,猪 舍屋面及南北沿墙墙体采用具有防水、隔热、遮强光功能的材料构成,南北沿墙墙体设有可 启闭的通风口,通风面积大于墙体面积的一半,猪舍屋顶设有可启闭的通气窗。其有益效果 是钢管大棚结构、猪舍屋面及南北沿墙、东西山墙墙体采用具有防水、隔热、遮强光功能的 材料塑料薄膜及与之配套的塑料遮阳网,大幅度地降低了猪舍建造成本;南北沿墙墙体 设有可启闭的通风口,通风面积大于墙体面积的一半,猪舍屋顶设有可启闭的通气窗的设 置,便于夏季通风降温措施的实施。冬天采光好、保暖,猪可以安全越冬;夏天放下遮阳膜, 把四周裙膜配置卷膜器摇起,可以通风、降温。4、舍内配置技术猪舍内靠北沿墙、呈东西走向设有人行走道,走道南配置圈栅 及食槽,靠走道的圈栅内配置平台,平台与南沿墙之间设有发酵床,南沿墙墙根处设有饮水 器、其下方设有接水槽及与之配套的出水管,平台上方设置的喷雾降温系统。所述的喷雾降温系统由位于平台上方的喷雾头,与喷雾头连接的水管,给水管供水的水箱及加压泵组成。 其有益效果是科学合理地做到便于喂养,让猪为了到槽食吃食,又到对过南沿墙墙根处饮 水而不得不来回走动,饮水器在与食槽对应的另一侧的设计,巧妙地使猪在采食与饮水过 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发酵床一固化平台之间来回跑动,一方面增加了猪的活动量,有利于 生长,提高猪肉的品质;另一方面增加对垫料的踩踏翻动,必然有利于发酵床对其排泄物的 发酵分解。5、舍间设置技术两栋猪舍之间的 间距不小于7m,其间种植落叶灌木型绿化带。 其有益效果是科学合理地既减少了猪舍总的占用面积,又便于通风采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取如下的进一步技术措施来实现所述的猪舍屋面及南北沿墙墙体构成材料中优选的材料是塑料薄膜及与之配套 的塑料遮阳网。其有益效果是具有防水、隔热、遮强光功能。所述的南北沿墙墙体的可启闭的通风口优选的设计是配合有卷膜器的构成南北 沿墙墙体的塑料薄膜。其有益效果是卷膜器方便地控制经通风口从下部进入猪舍的通风量。所述的猪舍屋顶的可启闭的通气窗优选的设计是猪舍屋面设计成北半部分屋顶 高于南半部分屋顶,两半部分屋顶高低错开处成为通气窗。其有益效果是便于夏季通风降 温措施的实施。所述的平台可以为夯实的粘土或三合土,或以夯实的粘土为基底铺设砖块,或水 泥混凝土或预制板构成。所述的发酵床深度为70-90cm、面积为平台的2-3倍。其有益效果 是平台与发酵床科学设置,既降低了整个发酵床养猪的成本,又便于夏季通风降温措施的 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本申请人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资镇石马水台村实施,经 过六年多试用,显示了如下有益效果1、创造性地把塑料大棚园艺技术应用于发酵床生态养猪,使猪舍的造价大为降 低。与砖木水泥结构的猪舍相比,建造方法大大缩短了建造周期,且钢制标准杆件与砖木水 泥结构相比,材料成本也得到降低,整个造价从350 400元/平方米降到70 100元/ 平方米,建造成本降低了 75%以上。2、更好地调节了猪舍内的小气候,更加有利于土著微生物和猪的生长,特别是适 合夏季通风降温,从而避免炎热季节猪的热应激反应。卷膜器方便地控制经前、后通风口从 下部进入棚架内的进风量,与棚顶设有的通气窗一起配合于复盖于顶部之上的黑色遮阳塑 料网设计,在棚架内形成风洞效应,产生自然风,巧妙地营造出四季空气流动新鲜,夏秋温 度下降的小气候。当炎热季节气温超过34°C时猪会选择在散热快的水泥平台上休息,此时 启用平台上方设置的喷雾降温系统,通过在流动的空气中的喷雾降温会使平台上休息的猪 只处于比气温低4-6°C的环境里,从而避免了炎热季节猪热应激反应。本申请人所在的江苏 省镇江市丹徒区高资镇石马水台村的发酵床猪舍内已经连续六年实现成猪安然度夏,先后 出圈近万头肉猪,从未出现热死猪的情况。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人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资镇石马水台村,选择比水库 水面高出50米的西向高坡岗地上,建造棚架结构发酵床猪舍20幢,每幢长30米、宽8. 5米、 高3. 6米。猪舍屋面及南北沿墙、东西山墙墙体采用具有防水、隔热、遮强光功能的农用塑料薄膜复盖。每幢猪舍用水泥圈栅分隔成4个长7. 5米、宽6. 5米的猪圈。由于采用钢管 标准杆件组装建造方法,比水泥砖砌猪舍的建造方法更省本省工,实 际造价为每平方米90兀。权利要求一种发酵床生态养猪中的猪舍建造技术,其特征是包括有——场地选择技术选取地下水位2m以下,常年不受雨季浸渍的,具有坡度的高燥岗地;——建造选向技术猪舍建造要求座北朝南,东西走向;——猪舍构成技术;猪舍由钢管大棚结构构成的宽度大于6m、高度不低于2.8m,猪舍屋面及南北沿墙、东西山墙墙体采用具有防水、隔热、遮强光功能的材料构成,南北沿墙墙体设有可启闭的通风口,通风面积大于墙体面积的一半,猪舍屋顶设有可启闭的通气窗;——舍内配置技术猪舍内靠北沿墙、呈东西走向设有人行走道,走道南配置圈栅及食槽,靠走道的圈栅内配置平台,平台与南沿墙之间设有发酵床,南沿墙墙根处设有饮水器、其下方设有接水槽及与之配套的出水管,平台上方设置的喷雾降温系统组成。所述的喷雾降温系统由位于平台上方的喷雾头,与喷雾头连接的水管,给水管供水的加压水箱组成。;——舍间设置技术两栋猪舍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酵床生态养猪中的猪舍建造技术,其特征是包括有--场地选择技术:选取地下水位2m以下,常年不受雨季浸渍的,具有坡度的高燥岗地;--建造选向技术:猪舍建造要求座北朝南,东西走向;--猪舍构成技术;猪舍由钢管大棚结构构成的宽度大于6m、高度不低于2.8m,猪舍屋面及南北沿墙、东西山墙墙体采用具有防水、隔热、遮强光功能的材料构成,南北沿墙墙体设有可启闭的通风口,通风面积大于墙体面积的一半,猪舍屋顶设有可启闭的通气窗;--舍内配置技术:猪舍内靠北沿墙、呈东西走向设有人行走道,走道南配置圈栅及食槽,靠走道的圈栅内配置平台,平台与南沿墙之间设有发酵床,南沿墙墙根处设有饮水器、其下方设有接水槽及与之配套的出水管,平台上方设置的喷雾降温系统组成。所述的喷雾降温系统由位于平台上方的喷雾头,与喷雾头连接的水管,给水管供水的加压水箱组成。;--舍间设置技术:两栋猪舍之间的间距不小于7m,其间种植落叶灌木型绿化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网成沈晓昆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天成畜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