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生态养猪中的发酵床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63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发酵床生态养猪中的发酵床技术。属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一种。针对现有发酵床技术,往往出现发酵床烂床、死床现象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重量百分比90-95%的原木屑、5-10%的未污染过的本地泥土、0.3%的大粒原海盐加水混合成相对湿度63-67%的垫料,加入按每平方米0.5Kg的土著菌菌种经5-7天发酵即成;床面下降20-30cm时及时添加原木屑,相对湿度低于63%时喷洒浓度5ppm营养液,猪粪便堆积时及时播洒分散或用垫料搅拌均匀后埋入垫料中下层;出猪空栏后,将垫料上下翻动、堆集,用塑料膜复盖后发酵5-7天后,再加入0.5Kg/m2的土著菌菌种及用于调接相对湿度达63-67%的浓度为5ppm的营养液,再让其发酵5-7天后即可复用。其效果是经六年使用,未有烂床、死床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一种,特别是一种发酵床生态养猪中的 发酵床技术。
技术介绍
发酵床养猪是近年从日本、韩国等地处亚寒带地区国家引进的一项新 兴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利用益生菌资源,将微生物生物技术、发 酵技术、养殖技术和工程技术用于现代养殖业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可以做 到粪尿零排放,改善养殖环境,降低猪的疾病发生率,增进动物福利,提高效益,使养殖业更 好地纳入农业生态循环体系,推动生态农业的循环发展。如何引进消化日本、韩国的现有发酵床养猪技术,并创造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 发酵床生态养猪新技术,是国内养猪业研究的新课题。其中,发酵床技术是关键的核心技 术。它关系到发酵床养猪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影响了发酵床养猪的成本控制。国内进行发 酵床养猪试验的众多试点单位中,由于没有研究并掌握一套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发酵床技 术,往往出现发酵床烂床、死床,致使发酵床养猪试验失败;还有的试点单位因此而养猪成 本上升,利润急剧下降,甚至亏损而难以为继。由此可见,研究设计一套因地制宜行之有效 的发酵床技术,使之不出现发酵床烂床、死床现象,又较好地降低了养猪成本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套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发酵床技术,使之不出 现发酵床烂床、死床现象,又较好地降低了养猪成本。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酵床生态养猪中的发酵床技术,其特征是包 括有1、发酵床建造技术发酵床建造位置位于猪舍内南沿墙墙根处,深度70-90cm,地 下水位较低地区采用底部高于地面的地上式,地下水位较高地区采用底部低于地面的半地 下式;2、发酵床制作技术发酵床制作采用重量百分比90-95%的原木屑、5-10%的未 污染过的本地泥土、0. 3%的大粒原海盐加水混合均勻成垫料,垫料内相对湿度63-67%,垫 料形成的发酵床床面与地面相齐,然后加入其重量按每平方米床面0. 5Kg的土著菌菌种, 充分搅拌均勻后经5-7天发酵即成;3、发酵床管理技术发酵床使用过程中经猪的踩踏,垫料形成的发酵床床面下降 至低于地面20-30cm时及时添加原木屑,使其与地面相近,垫料内相对湿度低于63%时喷 洒浓度为五百万分之一的植物营养液加以调接,猪粪便堆积时及时播洒分散或用垫料搅拌 均勻后埋入垫料中下层;4、发酵床复用技术出猪空栏后,将发酵床垫料上下翻动、堆集,并用塑料薄膜复 盖密封,任其发酵5-7天后,再加入按每平方米床面0. 5Kg的土著菌菌种及用于调接垫料内 相对湿度达63-67%的浓度为五百万分之一的植物营养液,再让其发酵5-7天后即可进下 一批次进猪使用。所述的植物营养液的配制系在早晨露水未干时,采集抗逆性强、耐寒性好、生命力 强、生长速度快的植物之鲜嫩部分,如旱芹,艾蒿,山芋藤,空心菜的茎尖,撒上重量为植物 之鲜嫩部分采集重量一半的老红糖,均勻拌和后放入小口陶缸内并用火纸封口,环境温度CN 101971776 A说明书2/2页20°C时,经5-7天即成。所述的土著菌菌种中的土著菌是指采集于自然界中可分解猪的排泄物的有益微 生物的总称,在当地野外充分腐熟的植物茎叶贴近地表处采集的菌种,如阔叶林、竹林的腐 叶堆积的地表处,经真菌类培育的常规方法扩繁得到土著菌菌种,采集土著菌菌落后,用重 量比为3 2的米糠与浓度五百万分之一的植物营养液拌勻,平摊在能遮阳挡雨的平整土 地上,环境温度20°C时,厚度5-7cm,上面复盖草苫、稻草或麻袋再淋上适量浓度五百万分 之一的植物营养液,经3-5天发酵,目测菌丝长满,即成土著菌菌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本申请人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高资镇石马水台村实施,显 示了如下有益效果1、发酵床垫料内菌丝生长旺盛,猪粪尿经微生物菌的发酵后,得到充分 的分解和转化,经过六年多试用,从未出现烂床、死床现象。2、较好地降低了养猪成本。经 对比试验同窝猪同样的饲料分别在发酵床和水泥地面上饲养,发酵床上饲养的猪每长1 公斤猪需2. 76公斤饲料;而水泥地面饲养的猪长1公斤猪需3. 01公斤饲料。发酵床养猪 每公斤猪可节省0. 25公斤饲料;一头90公斤重的商品猪可节省饲料24. 5公斤。按每公 斤饲料2. 4元计算,可节省饲料费60元。常规养猪一个饲养员只能养300头商品猪,由于 发酵床养猪不需清理猪粪,劳动生产率可提高一倍,可养600头猪,按每人每月工资1000元 计算,每头猪可节省人工成本10元。根据测算,采用水冲式养猪,一头猪终生除饮用水外还 需5吨水进行冲洗,而发酵床养猪仅需饮水。因此每头猪可节约用水5吨,按每吨水2元计 算,可节约水费10元。由于猪生活在舒适的发酵床上,它的行为都能得到发泄,同时发酵床 上生活着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致病微生物和有害微生物很难插足,因此每头猪可节省药费5兀。具体实施例方式上述技术方案已经具体明确,这里不再重复。权利要求一种发酵床生态养猪中的发酵床技术,其特征是包括有——发酵床建造技术发酵床建造位置位于猪舍南沿墙墙根处,深度70 90cm,地下水位较低地区采用底部高于地面的地上式,地下水位较高地区采用底部低于地面的半地下式;——发酵床制作技术发酵床制作采用重量百分比90 95%的原木屑、5 10%的未污染过的本地泥土、0.3%的大粒原海盐加水混合均匀成垫料,垫料内相对湿度63 67%,垫料形成的发酵床床面与地面相齐,然后加入其重量按每平方米床面0.5Kg计算得到的土著菌菌种,充分搅拌均匀后经5 7天发酵即成;——发酵床管理技术发酵床使用过程中经猪的踩踏,垫料形成的发酵床床面下降至低于地面20 30cm时及时添加原木屑,使其与地面相近,垫料内相对湿度低于63%时喷洒浓度为五百万分之一的植物营养液加以调接,猪粪便堆积时及时播洒分散或用垫料搅拌均匀后埋入垫料中下层;——发酵床复用技术出猪空栏后,将发酵床垫料上下翻动、堆集,并用塑料薄膜复盖密封,任其发酵5 7天后,再加入按每平方米床面0.5Kg的土著菌菌种及用于调接垫料内相对湿度达63 67%的浓度为五百万分之一的植物营养液,再让其发酵5 7天后即可进下一批次进猪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床生态养猪中的发酵床技术,其特征是所述的植物营养 液的配制系在早晨露水未干时,采集抗逆性强、耐寒性好、生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植物之 鲜嫩部分,如旱芹,艾蒿,山芋藤,空心菜的茎尖,撒上重量为植物之鲜嫩部分采集重量一半 的老红糖,均勻拌和后放入小口陶缸内并用火纸封口,环境温度20°C时,经5-7天即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床生态养猪中的发酵床技术,其特征是所述的土著菌菌 种中的土著菌是指采集于自然界中可分解猪的排泄物的有益微生物的总称,在当地野外充 分腐熟的植物茎叶贴近地表处采集的菌种,如阔叶林、竹林的腐叶堆积的地表处,经真菌类 培育的常规方法扩繁得到土著菌菌种,用重量比为3 2的米糠与浓度五百万分之一的植 物营养液拌勻,平摊在能遮阳挡雨的平整土地上,环境温度20°C时,厚度5-7cm,上面复盖 草苫、稻草或麻袋再淋上适量浓度五百万分之一的植物营养液,经3-5天发酵,目测菌丝长 满,即成土著菌菌种。全文摘要发酵床生态养猪中的发酵床技术。属发酵床养猪技术的一种。针对现有发酵床技术,往往出现发酵床烂床、死床现象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网成沈晓昆陈连颐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天成畜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