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励金友专利>正文

不易掉套的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57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易掉套的笔,包括笔身和笔套,所述笔套上设有插头,笔身的顶端设有开口,笔身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杆,杆通过带状装置与笔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笔身采用活动链接,保证了笔套不会掉落;而笔身的下凹内设置连接杆,更使书写时握笔的手感更舒服,没有累赘多余的物体,并且利用笔套上的插头插入笔身尾端的开口后,可以在书写时更好地将笔套固定在笔身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不易掉套的笔
技术介绍
常用的带笔套的笔在使用时笔套特别容易掉落,一旦笔套找不到,没有笔套保护 的笔芯就很容易摔坏,笔尖的墨也很容易凝固,使笔就此无法使用。另外,一种没有笔套的 笔通过按压尾端弹簧将笔芯弹出、收入笔身,虽然没有笔套丢失的烦恼,但是长久不使用, 笔芯的墨还是会凝固,导致笔使用困难,甚至完全报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掉套的笔,使用方便,且笔帽不易掉落,解决目 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不易掉套的笔,包括笔身和笔套,所述笔套上设有插头,笔身的顶端设有开 口,笔身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杆,杆通过带状装置与笔套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笔身采用活动连接,保证了笔套不会掉落;而笔 身的下凹内设置连接杆,更使书写时握笔的手感更舒服,没有累赘多余的物体,并且利用笔 套上的插头插入笔身尾端的开口后,可以在书写时更好地将笔套固定在笔身上。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不易掉套的笔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不易掉套的笔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中1、笔身;2、笔套;3、凹槽;4、杆;5、开口 ;6、插头;7、带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不易掉套的笔,包括笔身1和笔套2, 所述笔套2上设有插头6,笔身1的顶端设有开口 5,笔身1上设有凹槽3,凹槽3内设有杆 4,杆4通过带状装置7与笔套2连接。具体使用时,插头6插入开口 5内,这样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将笔套2与笔身1固定, 而且,为了增加握笔的舒适度,在笔身1上设有凹槽3。权利要求一种不易掉套的笔,包括笔身(1)和笔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套(2)上设有插头(6),笔身(1)的顶端设有开口(5),笔身(1)上设有凹槽(3),凹槽(3)内设有杆(4),杆(4)通过带状装置(7)与笔套(2)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不易掉套的笔,包括笔身和笔套,所述笔套上设有插头,笔身的顶端设有开口,笔身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杆,杆通过带状装置与笔套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笔身采用活动链接,保证了笔套不会掉落;而笔身的下凹内设置连接杆,更使书写时握笔的手感更舒服,没有累赘多余的物体,并且利用笔套上的插头插入笔身尾端的开口后,可以在书写时更好地将笔套固定在笔身上。文档编号B43K3/00GK201693892SQ20102020470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4日专利技术者励金友 申请人:励金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易掉套的笔,包括笔身(1)和笔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套(2)上设有插头(6),笔身(1)的顶端设有开口(5),笔身(1)上设有凹槽(3),凹槽(3)内设有杆(4),杆(4)通过带状装置(7)与笔套(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励金友
申请(专利权)人:励金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