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554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8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其中,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多个绝缘堆叠层及防窥结构,所述防窥结构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金属层,所述多个金属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绝缘堆叠层之间,且所述多个金属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重合或部分重合。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多个金属层等膜层,在阵列基板上形成纵向叠层结构,配合所使用的遮光材料,在实现视觉防窥效果的同时,提高屏幕的透过率,避免给用户造成视觉疲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当前显示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个人显示装置,为了使用者隐私考量,防窥功能的需求必将越来越普遍。

2、目前的防窥膜虽然具有防窥效果,但是由于相关的防窥膜主要是基于百叶窗结构原理制成的,这种防窥膜虽然可以实现防窥,但其会使光线的透过率降低,使得显示装置的表面亮度有很大的衰减,导致人眼观察到的屏幕过暗,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多个绝缘堆叠层之间设置防窥结构,以实现盒内防窥,提高屏幕的透过率,避免给用户造成视觉疲劳。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

3、衬底;

4、多个绝缘堆叠层,设置于所述衬底的一侧;以及

5、防窥结构,与所述多个绝缘堆叠层设置于所述衬底的同一侧;

6、其中,所述防窥结构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金属层,所述多个金属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绝缘堆叠层之间,且所述多个金属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重合或部分重合。

7、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绝缘堆叠层之间分别设置有遮光层、栅极层和源漏极层;所述多个金属层分别与所述遮光层、所述栅极层和所述源漏极层其中一膜层同层设置。

8、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金属层包括与所述遮光层同层设置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遮光部和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遮光部分别设置于所述遮光层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

9、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金属层包括与所述栅极层同层设置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三遮光部和第四遮光部,所述第三遮光部和所述第四遮光部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栅极层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

10、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金属层包括与所述源漏极层同层设置的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三金属层间隔设置于所述漏极远离所述源极的一侧,且所述源极与所述多个金属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11、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绝缘堆叠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像素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漏极连接,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背离漏极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连接;

12、所述防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绝缘堆叠层之间的第一光阻层,所述第一光阻层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同层设置;

13、其中,所述第一光阻层包括两个第一黑色光阻,两个所述第一黑色光阻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黑色光阻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与所述多个金属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重合或部分重合。

14、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绝缘堆叠层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设置有公共电极层;

15、所述防窥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绝缘堆叠层背离所述衬底一侧的第二光阻层,所述第二光阻层与所述公共电极层同层设置;

16、其中,所述第二光阻层包括两个第二黑色光阻,两个所述第二黑色光阻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公共电极层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二黑色光阻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与所述多个金属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重合或部分重合。

17、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绝缘堆叠层包括:

18、缓冲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并覆盖遮光层;

19、栅极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缓冲层上,用于支撑栅极层;

20、第一层间介质层,设置在所述栅极绝缘层上,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层覆盖栅极层,并用于支撑源漏极层;

21、第二层间介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层上,并覆盖所述源漏极层;

22、平坦化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层间介质层上,用于支撑第一光阻层;

23、钝化层,设置在所述平坦化层上,所述钝化层覆盖所述第一光阻层,并用于支撑第二光阻层;

24、其中,所述缓冲层、所述栅极绝缘层、所述第一层间介质层、所述第二层间介质层、所述平坦化层以及所述钝化层中包括至少两种不同折射率的膜层。

25、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阵列基板呈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有黑色矩阵,所述黑色矩阵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与所述防窥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重合或部分重合。

26、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27、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28、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利用多个金属层,配合源漏极层、第一光阻层、第二光阻层等膜层,在阵列基板上形成纵向防窥结构,配合所使用的遮光材料,实现纵向遮光和防窥,并提高屏幕的透过率,避免给用户造成视觉疲劳。同时,对部分膜层采用同层设置,增加图形但不增加光罩,而第一光阻层、第二光阻层以及黑色矩阵可以共用光罩,从而在实现防窥效果的同时,还能避免制作工艺难度增大,以间接保证产品良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绝缘堆叠层之间分别设置有遮光层、栅极层和源漏极层;所述多个金属层分别与所述遮光层、所述栅极层和所述源漏极层其中一膜层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金属层包括与所述遮光层同层设置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遮光部和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遮光部分别设置于所述遮光层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金属层包括与所述栅极层同层设置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三遮光部和第四遮光部,所述第三遮光部和所述第四遮光部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栅极层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金属层包括与所述源漏极层同层设置的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三金属层间隔设置于所述漏极远离所述源极的一侧,且所述源极与所述多个金属层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绝缘堆叠层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阵列基板呈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靠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有黑色矩阵,所述黑色矩阵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与所述防窥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投影重合或部分重合。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绝缘堆叠层之间分别设置有遮光层、栅极层和源漏极层;所述多个金属层分别与所述遮光层、所述栅极层和所述源漏极层其中一膜层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金属层包括与所述遮光层同层设置的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遮光部和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遮光部分别设置于所述遮光层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金属层包括与所述栅极层同层设置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三遮光部和第四遮光部,所述第三遮光部和所述第四遮光部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栅极层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