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信号线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信号线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551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信号线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板、活动板、第一导棒和第二导棒,活动板在固定板的第一滑孔内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一导棒与活动板之间滑动连接,第一导棒与活动板之间连接第一拉簧,第一导棒设有第一外接端,第一导棒与第一外接端之间导电连接;第二导棒与活动板之间滑动连接,第二导棒与活动板之间连接第二拉簧,第二导棒设有第二外接端,第二导棒与第二外接端之间导电连接。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信号线连接装置,在不拆监测设备原有信号线的情况下,可快速对监测设备现场维护用的自带信号线进行连接,不仅极大节约现场维护时间,而且彻底消除原方式因恢复接线不牢造成监测系统无法采集数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信号线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1、安全监测对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掌握建筑物安全性至关重要。日常工作中,在后方监测中心站发现监测系统出现故障时,需要携带装有监测系统控制软件的笔记本电脑到现场开展维护工作。具体方法为:先把现场监测设备原有的信号线的两根芯线分别取下,再将自带的信号线一端的两根芯线接入监测设备,另一端usb接口接入笔记本电脑,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的监测系统控制软件开展故障排查和维护工作;工作结束后,先把自带的信号线一端的两根芯线从监测设备上取下,再将监测设备原有的信号线的两根芯线分别装回。长期工作过程中发现,拆装信号线耗时较长,极大影响工作效率,且装回监测设备原有信号线时,如果没接好的话当场不易察觉,回到后方监测中心站发现监测系统无法采集数据时,还需再次到现场进行排查,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可能会造成监测数据丢失。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线连接装置,节约监测设备现场维护时间,彻底消除原方式因恢复接线不牢造成监测系统无法采集数据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信号线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板、活动板、第一导棒和第二导棒,所述固定板具有沿竖直方向开设的第一滑孔,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有用于夹紧接线柱架的弹性夹紧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向前后两边探出,活动板的纵截面呈t型,活动板插入且贯穿第一滑孔,活动板的顶部支撑于固定板的上端面,活动板在第一滑孔内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第一导棒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导棒沿水平方向贯穿于活动板,第一导棒与活动板之间滑动连接,第一导棒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位于第一导棒的前后两侧,第一导棒的第二端与活动板之间连接第一拉簧,第一拉簧套设在第一导棒上,第一导棒的第二端设有用于连接第一芯线接头的第一外接端,第一导棒的第一端与第一外接端之间导电连接;所述第二导棒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导棒沿水平方向贯穿于活动板,第二导棒与活动板之间滑动连接,第二导棒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位于第二导棒的前后两侧,第二导棒的第二端与活动板之间连接第二拉簧,第二拉簧套设在第二导棒上,第二导棒的第二端设有用于连接第二芯线接头的第二外接端,第二导棒的第一端与第二外接端之间导电连接,第二导棒位于第一导棒的正下方,第一导棒与第二导棒的长度相等。

3、利用本专利技术的信号线连接装置,在不拆监测设备原有信号线的情况下,可快速对监测设备现场维护用的自带信号线进行连接,不仅极大节约现场维护时间,而且彻底消除原方式因恢复接线不牢造成监测系统无法采集数据的问题。

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板和活动板,使活动板可沿着固定板水平方向平移,便于导棒移动到需要接入的监测设备接线柱架上并列设置的多组接线柱的位置,提高工作效率,无需将固定板从监测设备上拆卸下来。

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固定板的两侧固定连接弹性夹紧板,可使固定板紧紧卡在接线柱架的两侧,便于对接线柱架上的多组接线柱依次检测。

6、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导棒上连接拉簧,一方面使导棒与接线柱紧密贴合与导电连接,另一方面,当其中一组接线柱检测完毕后,可将导棒向外拉出,便于将活动板平移至需要检测的接线柱上。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具有沿水平方向开设的第二滑孔,第二滑孔贯穿于固定板的前端面与后端面,第一滑孔与第二滑孔相连通,第一滑孔与第二滑孔沿水平方向的长度相等,第一导棒贯穿第二滑孔,活动板在第一滑孔内沿水平方向滑动时带动第一导棒在第二滑孔沿水平方向滑动。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线连接装置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第一导棒的第一端与第二导棒的第一端。当需要将活动板平移时,便于将第一导棒和第二导棒同时向外拉出。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的朝外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便于将连接板向外拉出。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棒与第二导棒均为金属材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棒包括第一棒体和第一端帽,第一端帽的外径大于第一棒体的外径,第一端帽固定连接于第一棒体的端部,第一导棒的第一端位于第一棒体上,第一导棒的第二端位于第一端帽上,第一拉簧连接于第一端帽与活动板之间,第一外接端设于第一端帽上;所述第二导棒包括第二棒体和第二端帽,第二端帽的外径大于第二棒体的外径,第二端帽固定连接于第二棒体的端部,第二导棒的第一端位于第二棒体上,第二导棒的第二端位于第二端帽上,第二拉簧连接于第二端帽与活动板之间,第二外接端设于第二端帽上。通过设置端帽,便于连接拉簧,进而便于使导棒伸缩于接线柱。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端帽与第二端帽。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接端为用于夹持第一芯线接头的第一导电夹,第一导电夹固定连接于第一端帽上,第二外接端为用于夹持第二芯线接头的第二导电夹,第二导电夹固定连接于第二端帽上。提供一种芯线接头与导棒的快速连接方式,便于将自带的信号线的芯线快速与接线柱导电连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接端为在第一端帽上开设的用于插入第一芯线接头的第一线槽,沿与第一线槽的深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向第一线槽内旋入用于顶紧外接线的第一螺栓;第二外接端为在第二端帽上开设的用于插入第二芯线接头的第二线槽,沿与第二线槽的深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向第二线槽内旋入用于顶紧外接线的第二螺栓。提供另一种芯线接头与导棒的快速连接方式,便于将自带的信号线的芯线快速与接线柱导电连接。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槽开设于第一端帽的侧部,第一螺栓从第一端帽的外端旋入第一线槽内,第二线槽开设于第二端帽的侧部,第二螺栓从第二端帽的外端旋入第二线槽内。可防止自带的信号线的芯线在活动板平移的过程中与固定板反复摩擦而导致磨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号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具有沿水平方向开设的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贯穿于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面与后端面,所述第一滑孔与所述第二滑孔相连通,所述第一滑孔与所述第二滑孔沿水平方向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导棒贯穿所述第二滑孔,所述活动板在所述第一滑孔内沿水平方向滑动时带动所述第一导棒在所述第二滑孔沿水平方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棒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棒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朝外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信号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棒与所述第二导棒均为金属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棒包括第一棒体和第一端帽,所述第一端帽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棒体的外径,所述第一端帽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棒体的端部,所述第一导棒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棒体上,所述第一导棒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端帽上,所述第一拉簧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帽与所述活动板之间,所述第一外接端设于所述第一端帽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帽与所述第二端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接端为用于夹持第一芯线接头的第一导电夹,所述第一导电夹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帽上,所述第二外接端为用于夹持第二芯线接头的第二导电夹,所述第二导电夹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端帽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接端为在所述第一端帽上开设的用于插入第一芯线接头的第一线槽,沿与所述第一线槽的深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向所述第一线槽内旋入用于顶紧外接线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二外接端为在所述第二端帽上开设的用于插入第二芯线接头的第二线槽,沿与所述第二线槽的深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向所述第二线槽内旋入用于顶紧外接线的第二螺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槽开设于所述第一端帽的侧部,所述第一螺栓从所述第一端帽的外端旋入所述第一线槽内,所述第二线槽开设于所述第二端帽的侧部,所述第二螺栓从所述第二端帽的外端旋入所述第二线槽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具有沿水平方向开设的第二滑孔,所述第二滑孔贯穿于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面与后端面,所述第一滑孔与所述第二滑孔相连通,所述第一滑孔与所述第二滑孔沿水平方向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导棒贯穿所述第二滑孔,所述活动板在所述第一滑孔内沿水平方向滑动时带动所述第一导棒在所述第二滑孔沿水平方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棒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棒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朝外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信号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棒与所述第二导棒均为金属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棒包括第一棒体和第一端帽,所述第一端帽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棒体的外径,所述第一端帽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棒体的端部,所述第一导棒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棒体上,所述第一导棒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端帽上,所述第一拉簧连接于所述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欢庞博慧曹学兴陈豪余记远陈鸿杰聂兵兵曲力涛李金洁余意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