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管道安装,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电力管道安装的自对接机构。
技术介绍
1、电力管道安装包括常用管材、管件、法兰、电力管道安装基本操作技术、电力管道连接、支架及补偿器安装、阀门、建筑给排水电力管道安装、供热系统安装、电力管道试压与清洗等,在电力管道安装时需要使用自对接机构。
2、首先,由于电力管道的尺寸大小各不相同,现有的自对接机构在使用时通常不便对不同尺寸和规格的电力管道进行自对接,这就使得自对接机构使用时的使用范围大大缩小,不能满足对各种电力管道的自对接需求;其次,自对接机构在使用时需要对电力管道进行校正,现有的自对接机构在使用时通常不能对电力管道进行自动校正,这就增大了对接装置对电力管道的对接时间,容易导致对接装置在电力管道对接时发生偏斜现象;再次,现有的自对接机构在使用时通常不便对电力管道辅助进行对正夹持,这就容易导致电力管道发生位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力管道安装的自对接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自对接机构使用时不便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电力管道安装的自对接机构,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底部位置处的表面皆安装有支撑脚(101),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方皆设置有移动架(102),所述移动架(102)与固定底座(1)的表面相互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架(102)顶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固定顶板(104),所述移动架(102)的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103),所述移动架(102)两侧的表面皆安装有固定框(105),所述固定底座(1)的内部与移动架(102)的表面皆设置有调节距离机构(2),所述调节距离机构(2)的内部包含有驱动电机(201)、槽体(202)、调节螺杆(2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电力管道安装的自对接机构,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底部位置处的表面皆安装有支撑脚(101),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方皆设置有移动架(102),所述移动架(102)与固定底座(1)的表面相互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架(102)顶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固定顶板(104),所述移动架(102)的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103),所述移动架(102)两侧的表面皆安装有固定框(105),所述固定底座(1)的内部与移动架(102)的表面皆设置有调节距离机构(2),所述调节距离机构(2)的内部包含有驱动电机(201)、槽体(202)、调节螺杆(203)、调节螺筒(204)与导向块(205),所述移动架(102)与固定框(105)的表面皆设置有自动对接机构(3),所述移动架(102)的内壁皆设置有辅助夹持机构(4),所述辅助夹持机构(4)的内部包含有固定螺杆(401)、转动螺筒(402)与辅助夹持组(4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力管道安装的自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壁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位于固定槽中心位置处的表面,所述固定底座(1)的内部皆设置有驱动电机(201),所述驱动电机(201)安装在固定槽的内壁,所述驱动电机(201)的输入端与控制按钮(10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力管道安装的自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0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的表面安装有调节螺杆(203),所述调节螺杆(203)与固定槽的内壁相互转动配合,所述调节螺杆(203)的一端与固定块的表面相互转动配合,所述调节螺杆(203)的表面螺纹套设有调节螺筒(204),所述调节螺筒(204)与调节螺杆(203)的表面相互转动配合,所述调节螺筒(204)顶部位置处的表面与移动架(102)底部位置处的表面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力管道安装的自对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筒(204)底部位置处的表面安装有导向块(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永川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