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护坡,特别涉及一种运河河道生态韧性护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内河水运的蓬勃发展,船舶大型化以及高速化的发展趋势,使运河中船舶的水动力作用日益增强。频繁行船所产生的船行波及相应的水流变化将改变航道中原有的水动力条件,不断往复冲击河滨带的护岸结构,使河道护岸面临淘刷破坏甚至产生结构性失稳的潜在威胁。目前,现有的护岸结构虽能够抵抗水动力的频繁冲击,但具有结构形式复杂、运营维护难度大等缺陷。且现有的护岸结构往往不考虑实际运河长度,工程规模的大小,在护岸结构中大量使用机械式齿轮或水车等精度较高的装置,若在实际工程中大规模地使用,数量巨大,不满足经济性的要求。而护岸型式的选择极为重要,不仅要保证岸坡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能够承受频繁往复的冲击;还需满足生态环境的要求,使护岸结构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2、因此,急需研发一种不仅能满足高韧性、生态绿色的要求,同时也要保证具有一定的经济性、能够运用于实际工程中的运河河道生态韧性护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河河道生态韧性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河河道生态韧性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河河道生态韧性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土坡上部的所述砌块的所述凹槽内种有植被,且每个种有植被的所述凹槽内从下往上依次设有滤网、石渣、土工布和种植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河河道生态韧性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砌块包括两个上下相互拼接的H形半砌块,所述砌块沿着所述凹槽的轴线方向分割成两个所述H形半砌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河河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河河道生态韧性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河河道生态韧性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河河道生态韧性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土坡上部的所述砌块的所述凹槽内种有植被,且每个种有植被的所述凹槽内从下往上依次设有滤网、石渣、土工布和种植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河河道生态韧性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砌块包括两个上下相互拼接的h形半砌块,所述砌块沿着所述凹槽的轴线方向分割成两个所述h形半砌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河河道生态韧性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四个相互拼接且拼接缝呈十字状的所述砌块上,所述十字状拼接缝的中部设有连接棒,所述连接棒的轴线与对应所述砌块的所述水管预留孔的轴线相互垂直设置,每个所述砌块的上下两个侧面在与所述连接棒对应的位置上凹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棒的连接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河河道生态韧性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集水坑之间的所述截水沟自中部至两个对应的所述集水坑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河河道生态韧性护岸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国往,李泓霆,马少坤,李卓峰,龚健,刘光阳,梁峻源,林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