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打印机处理盒之刮片复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5314 阅读:7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激光打印机处理盒之刮片复原方法。该复原方法涉及的激光打印机处理盒包括感光鼓、充电辊、废粉刮片、废粉仓、显影辊、密封刮片、送粉辊、出粉刀、混粉辊、送粉架和碳粉仓。该复原方法是利用其出风口温度为85℃~115℃的热风沿着废粉刮片或者密封刮片的长度方向来回往复吹拂废粉刮片或者密封刮片,直至废粉刮片或者密封刮片重新舒展后于常温下冷却使其恢复平直。出风口至废粉刮片或者密封刮片的距离保持在30mm~40mm。该复原方法可消除外部应力导致刮片所产生的波浪状形变,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废粉刮片或者密封刮片,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该复原方法涉及的处理盒是包括感 光鼓、充电辊、废粉刮片、废粉仓、显影辊、密封刮片、送粉辊、出粉刀、混粉辊、送粉架和碳粉 仓的处理盒,它通过显影辊把碳粉仓中容纳的碳粉按照预设布局敷设于感光鼓表面的静电 潜像区域,使静电潜像转换成由碳粉之类显影剂所显示的可视化图像。其中,废粉刮片承担 将感光鼓表面的残余剩粉刮入废粉仓的任务,密封刮片承担阻止碳粉自碳粉仓内流出的任 务。
技术介绍
影像形成装置通常包括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色带打印机以及LED打印机 等多种机型。在激光扫描或激光照排形式的影像形成装置中,碳粉是实现图 光 电 图转换的最终成像介质。显影辊就设置于感光鼓附近,以便于碳粉跃过显影辊和感光鼓之 间的极小间隙后在感光鼓上形成影像。由显影辊转运的碳粉来自碳粉仓。碳粉仓的储粉量 受仓体额定容积的限制,因此,碳粉仓中的碳粉用尽后须要予以补充,或者对盛载碳粉的处 理盒整体进行回收,才能再次发挥处理盒其它部件例如感光鼓、充电辊、显影辊、送粉辊、出 粉刀、送粉架、碳粉仓和载体仓等的未尽功效。作为激光影像形成装置的一类,激光打印机的主要功能块包括激光扫描单元、光 电转换单元、充电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和定影单元。激光扫描单元的主要构件是激光发生器和由棱镜、透镜等光学元件构成的光线反 射透射系统。光电转换单元的主要构件是感光鼓。充电单元主要包括正电荷栅控式电晕充电辊或其它形式的充电辊。显影单元由用于储存碳粉的储粉室、显影室和显影辊等构成。显影辊、送粉辊、出 粉刀就设置于显影室内。送粉架和碳粉仓共同构成储粉室。转印单元主要包括转印辊。定影单元由加热辊和加压辊构成。常见的处理盒通常包括光电转换单元、充电单元、显影单元等几个承担光 电 图转换功能的功能块,此种构造方式一股得到多功能集成型的处理盒。也有采用区 分不同功能进行不同布局的方式,将光电转换单元、充电单元直接设置于激光打印机主机 上,而处理盒则仅包括显影单元,此种构造方式仅能得到仅可实施单一显影功能的处理盒, 此类单一功能处理盒与激光打印机主机之间则以总成装配的形式完成两者之间的匹配。在处理盒装入激光打印机的使用状态下,感光鼓表面由充电辊均勻地充电。激光 扫描器向感光鼓发射含有图像信息并且经过调制的激光束,经激光照射后在感光鼓表面形 成分布不同的静电压图,亦即与待复制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之后,来自显影辊的碳粉转而 吸附在感光鼓表面上,覆盖静电潜像后把其转换成可以肉眼观察的可视图像。随着感光鼓的旋转,由碳粉在感光鼓表面形成的可视图像换位至转印辊所在的位置。经转印辊转印电 压的作用,将可视图像形式的碳粉转印至纸张等记录介质表面上,随后经加热辊和加压辊 对记录介质上的可视图像进行加热加压后,将碳粉形成的可视图像永久地固化于记录介质 上。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基本的成像工作流程,该流程反复循环运转的结果,就可以得到所需 的图像。正如上文所描述的,对于多功能集成型的处理盒,或着是单一功能类型的处理盒, 其碳粉是形成图像的唯一物质载体,又是一种消耗性物质。在应用于图像记录之前,新碳粉 盛装于处理盒100的碳粉仓101中,如图1 3所示。在工作时,新碳粉由送粉辊(图中未 示出)传递至显影室104中,存于显影辊(图中未示出)附近并同显影辊表面保持接触。由 于显影辊在处理盒100中其辊面的一部分处于裸露状态,一部分被封闭于显影室104中,由 此对显影辊分隔出裸露辊面和封闭辊面的任务就分别着落在密封刮片102和出粉刀103两 个构件上。显影室104中的碳粉就封闭于由密封刮片102、出粉刀103、显影辊的封闭辊面 和处理盒100的盒体围成的空间中。在显影辊旋转时,出粉刀103对其封闭辊面上吸附的 碳粉厚度予以调节,达到设计值后,显影辊将碳粉自封闭区域携带至裸露区域,以备供感光 鼓(图中未示出)显影时使用。前述密封刮片102是显影辊裸露辊面和封闭辊面的分隔构 件之一,它刮擦显影辊的辊面,将碳粉封闭于显影室104中。就感光鼓的显影而言,来自显影辊的碳粉吸附在感光鼓表面上,覆盖静电潜像后 把其转换成可以肉眼观察的可视图像。该环节完成后,感光鼓表面尚留有残余碳粉,这些剩 粉由废粉刮片刮入废粉仓后保存于此,以保持感光鼓表面清洁,准备进入下一工作周期。对于前述密封刮片102,它承担的基本任务就是刮擦和密封,因此,它同显影辊辊 面之间应保持严密的贴合,这就要求密封刮片102应保持规整的形状。然而,由于密封刮片 102安装过程容易对其造成应力分布不均,或者显影室104变形,或者密封刮片102的制备 工艺不合格等等原因,致使密封刮片102失去规整形状,产生波浪状形变,最终导致密封刮 片102与显影辊不能严密贴合,出现缝隙,以致碳粉从该缝隙中漏出,难于打印出画面清晰 的图像。对于废粉刮片而言,也存在同密封刮片102类似的缺陷。前述密封刮片102和废粉刮片的制备原料均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 名polyethylene ter印hthalate,简称PET。PET是乳白色或浅黄色、高度结晶的聚合物, 表面平滑有光泽。其抗蠕变性,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都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密封刮片和废粉刮片存在的变形问题和其原材料特点,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工艺过程简单,可有效恢复两种刮片规整形状的激光打印机处理盒之刮片复原方 法。为达至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刮片复原方法。该复原方法涉 及的激光打印机处理盒包括感光鼓、充电辊、废粉刮片、废粉仓、显影辊、密封刮片、送粉辊、 出粉刀、混粉辊、送粉架和碳粉仓,其中的废粉刮片或者密封刮片存在波浪状形变。该复原 方法是利用其出风口温度为85°C 115°C的热风沿着废粉刮片或者密封刮片的长度方向 来回往复吹拂废粉刮片或者密封刮片,直至废粉刮片或者密封刮片重新舒展后于常温下冷4却使其恢复平直。出风口至废粉刮片或者密封刮片的距离保持在30mm 40mm。本专利技术的,针对安装所至应力、定位底座变形 所至应力、制备工艺所至应力等因素造成废粉刮片或者密封刮片产生波浪状变形的现象, 注意到前述刮片均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原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有受 热后重新舒展,冷却后能恢复规整外形的特性,利用这种热学特性,本专利技术利用加热以舒展 两种刮片,冷却以恢复其平直外形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安装所至应力、定位底座变形所 至应力、制备工艺所至应力等因素所造成的废粉刮片或者密封刮片的波浪状形变,使其恢 复至规整、平直的外形,从而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处理盒中的废粉刮片或者密封刮片,有利于 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现有激光打印机用处理盒透视图一。图2现有激光打印机用处理盒透视图二。图3现有激光打印机用处理盒透视图三。图4利用本专利技术复原方法处理刮片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参见图4,结合图1 3,分别示出适用于本专利技术复原方法处理的激光打印机处理 盒在不同视角下的透视图及其刮片复原过程示意图。该处理盒100以显影单元作为其功能 块,它包括用于储存碳粉的储粉室和用于传送碳粉以显影的显影室104。显影辊(图中未示 出)、送粉辊(图中未示出)、出粉刀103就设置于显影室内。送粉架(图中未示出)和碳 粉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激光打印机处理盒之刮片复原方法,所述处理盒包括感光鼓、充电辊、废粉刮片、废粉仓、显影辊、密封刮片、送粉辊、出粉刀、混粉辊、送粉架和碳粉仓,所述复原方法是利用其出风口温度为85℃~115℃的热风沿着所述废粉刮片或者所述密封刮片的长度方向来回往复吹拂所述废粉刮片或者所述密封刮片直至所述废粉刮片或者所述密封刮片重新舒展后于常温下冷却使其恢复平直,所述出风口至所述废粉刮片或者所述密封刮片的距离为30mm~4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朱乔苏健强吴鸣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