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冲击变形的柜门五金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280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6
一种防冲击变形的柜门五金铰链,其包括上连杆及下连杆,上连杆及下连杆一端通过上铰轴及下铰轴与铰杯铰接,上连杆及下连杆的另外一端通过上铰轴及下铰轴与铰臂铰接;铰杯、铰臂、上连杆及下连杆形成四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杆与下连杆间安装有支架,支架一侧内凹形成有定位孔,上铰轴穿过该定位孔将支架与其连接,支架可沿着该上铰轴摆动;所述的支架另一侧向下开设有弹性卡扣槽,铰链打开至设定角度时,卡扣槽与下铰轴接触,撑开卡扣槽的槽口后弹性卡置入弹性卡扣槽内,锁定铰链处于最大开合角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支架能有效缓解门体打开最大角度时带来的冲击力,保护门体不受损坏,延长铰链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铰链,具体是一种防冲击变形的柜门五金铰链


技术介绍

1、目前的家具门铰链的种类繁多,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各不相同,但其内部一般都设置有缓冲装置,但是缓冲装置只是缓冲关闭时的冲击力,而对于铰链打开时则没有相应的缓冲功能,使得铰链在打开到最大行程时,各个连杆部件运行至最大角度时会强行撞击限位部件,导致打开的柜门反向反弹造成异响或是反复晃动,因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能够在铰链开的最大角度时缓冲开门冲击力,保护门体的一种防冲击变形的柜门五金铰链。

2、本技术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防冲击变形的柜门五金铰链,其包括上连杆及下连杆,上连杆及下连杆一端通过上铰轴及下铰轴与铰杯铰接,上连杆及下连杆的另外一端通过上铰轴及下铰轴与铰臂铰接;铰杯、铰臂、上连杆及下连杆形成四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杆与下连杆间安装有支架,支架一侧内凹形成有定位孔,上铰轴穿过该定位孔将支架与其连接,支架可沿着该上铰轴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冲击变形的柜门五金铰链,其包括上连杆(3)及下连杆(4),上连杆(3)及下连杆(4)一端通过上铰轴(5)及下铰轴(6)与铰杯(1)铰接,上连杆(3)及下连杆(4)的另外一端通过上铰轴(5)及下铰轴(6)与铰臂(2)铰接;铰杯(1)、铰臂(2)、上连杆(3)及下连杆(4)形成四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杆(3)与下连杆(4)间安装有支架(7),支架(7)一侧内凹形成有定位孔(71),上铰轴(5)穿过该定位孔(71)将支架(7)与其连接,支架(7)可沿着该上铰轴(5)摆动;所述的支架(7)另一侧向下开设有弹性卡扣槽(72),铰链打开至设定角度时,卡扣槽(72)与下铰轴(6)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冲击变形的柜门五金铰链,其包括上连杆(3)及下连杆(4),上连杆(3)及下连杆(4)一端通过上铰轴(5)及下铰轴(6)与铰杯(1)铰接,上连杆(3)及下连杆(4)的另外一端通过上铰轴(5)及下铰轴(6)与铰臂(2)铰接;铰杯(1)、铰臂(2)、上连杆(3)及下连杆(4)形成四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杆(3)与下连杆(4)间安装有支架(7),支架(7)一侧内凹形成有定位孔(71),上铰轴(5)穿过该定位孔(71)将支架(7)与其连接,支架(7)可沿着该上铰轴(5)摆动;所述的支架(7)另一侧向下开设有弹性卡扣槽(72),铰链打开至设定角度时,卡扣槽(72)与下铰轴(6)接触,撑开卡扣槽(72)的槽口后弹性卡置入弹性卡扣槽(72)内,锁定铰链处于最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善雄黄亿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炬森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